《怀庆府粮河厅吴老公祖剿寇有功万民感德碑铭》补阙完善本 崔虎刚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11 12:18 1

摘要:其中既无陈王廷大名的出现,也无提及陈守备奉命去火烧敌船的文字介绍,只是笼统介绍了当时当地军民在吴从诲的领导下,集体努力取胜的历史,并由当时参与相关人员立碑记录,以其永传后世。

最新抢救的唐豪先生重要序言拳谱稿本

做学术研究与其他不同。一分证据说一分话。

明末吴从诲功德碑的发现,是河南当地及明末一份重要历史证据。相关发现、研究人员的贡献自不必多言。

但,其中既无陈王廷大名的出现,也无提及陈守备奉命去火烧敌船的文字介绍,只是笼统介绍了当时当地军民在吴从诲的领导下,集体努力取胜的历史,并由当时参与相关人员立碑记录,以其永传后世。

且不说其他,就碑文而言,并无提及任何陈守备其人的战功,或勇猛克敌的事迹,(其中提及的守备陈某(生?)是一副求救的面目出现),立碑的时候,其本人无需回避。

因此,相信乾隆二十四年《温县志》,以及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怀庆府志》相关陈王廷事迹记载的学人,已经足够,(不信者,另言), 没必要夸大此碑对陈王廷的作用。

焦作、陈家沟、陈王廷的武学精华、贡献不在此处。我们将陆续分享我们的挖掘成果与同好。

倒是这一碑文,为我们研究武学太祖拳、太极拳相关历史,重新审视陈家沟陈氏家谱,墓碑,口传,顺治、康熙县志等有关陈王廷事迹的缺失,而乾隆年间温县志及之后的怀庆府志有记载的原因、县志记载信息来源及其可靠性等课题,提供一个机遇及文献参考。

《怀庆府粮河厅吴老公祖剿寇有功万民感德碑铭》补阙完善本

【碑额】皇明
【碑题】怀庆府粮河厅吴老公祖剿寇有功万民感德碑铭

【正文】
吾乡浃岁大旱,珠粟桂薪,十家灶突九绝烟影。民贫为盗,而绿林处处蜂起矣。且逼近黄河,水寇纵横,白昼劫掠,而掠其财者沿流而至,自武陟至温县,已编数十乡堡矣。举国鼎沸,莫知所出,相率而问计于署。吴公曰:"贼势猖獗,侵我疆境,所到流毒,其锋甚利,不可当也,谨避之。"民曰:"窥我城垣何如?"公又曰:"谨避之。"民益恐增乱。深宵聚议,惶惶不可终日。

适道府檄文飞旌而至,过我水滨。生员张解举手加额曰:"吴公来,我温可恃以无恐矣!"公古藉藉案陈兵书,亲率壮士登城。贼众来攻城,公振威对敌,被箭伤左目,僵仆在地,不解人事。比时举国无策,号哭震天,知公可任大事,旗牌令箭统以付之。辞之不获,乃裹创复起,登城督战。贼伤者甚众,然后远遁。越日而他虏复至,亦被重伤,复又远遁。虏至今不敢窥城下者,公之威也。

居家且孝友敦睦,莅任则夙夜匪懈。公既守城,即清河倒息讼风,施药疗疾,恤贫掩骨,大是持世佛仙。业虽步武北庭,笔定珠玑,手分丹桂,犹日昃不暇食。时贼势益剧,任范二生、守备陈生求救于公,公曰:"贼为兵几何?"曰:"约数千。"曰:"驻营何所?"曰:"将在平皋。"曰:"离城几许?"曰:"十数里。"公即命陈并捕官率兵,千总侯方县整辔扬旌,亦次平皋。仍持令箭令盐兵至,亦次平皋,且曰:"兵暂屯以观贼势。贼立而阵,我兵可分击之。"

公曰:"贼可破矣。经涉川谷日夜而驰,于法为劳;不持粮藏刍,于法而匮。乌合之兵,人虽众,而心不一,另攻无谋不足虑也。信则感先,后吾者斩。"于是我兵勇气百倍,驱马如龙,不数刻而已踏破贼营。金鼓大作,贼即欲四散奔逃。对面飞羽簇无空隙,焚船二十余只,三分为刀下之残魂,三分为火中之煨烬,三分为留生之俘虏。余残孽数船窜入河口,数日万不敢足蹑北岸。后大兵克之,贼乃荡平,而黄河从此又一清矣。

向当猖獗之时,尚非我公运筹帷幄,温邑不知作何景况也。以至今日闾阎安堵,而获枕席之安者,公之赐也。用是温民感恩无既,共谋勒石来铭,以志不朽。

【铭文】
赫赫吴公,克彼凶族。朝饮鱼龙兮,暮吞貔虎。公奋渔阳兮,倒翻贼窟。浪静波恬兮,民沾厚福。德泽洋洋兮,勒铭昊天。贞珉既坚兮,我言永传。千秋万岁,永镇鸿沟。深如黄河兮,高如太山。

【题名】
怀庆府知府马希贤,儒学教谕田颖,训导张国仕,典史朱国鼎。武生员张养遂、王之宣。千总朱梦戍、张纯如、邹杰东。
河南府阳和监军道山东佥事总督九边总兵张斗。钦依总练守备武生员陈方新,钦依按院标下守备侯之宁。
邑人任居温。己卯科举人范印心。儒学文武生员张解、王懋勋、陈于阶、任居淳、张国太、郑世明、郑虎田、陈易鼎、陈维、王锡九、陈经世。
大明崇祯岁次辛巳端阳吉期。监生卫之和、任端、郑文魁、王宾、张启太、冉之灼、王心仁、张之玉,本镇千总侯四位,立。

我们家乡连年大旱,粮食昂贵如珍珠,柴薪珍贵如桂木,十户人家有九户断炊,炊烟断绝。百姓因贫困沦为盗贼,绿林匪寇四处蜂起。加之靠近黄河,水贼横行,光天化日之下抢劫财物,沿河劫掠,从武陟到温县,已有数十个村镇遭殃。全县动荡不安,百姓不知所措,纷纷到官府求助。

吴公(吴从诲)说:“贼寇猖獗,侵犯我境,所到之处祸害百姓,势头凶猛,难以抵挡,大家暂且躲避。”百姓问:“如果他们攻打县城怎么办?”吴公仍说:“暂且躲避。”百姓更加恐慌,局势愈发混乱。深夜聚议,人心惶惶,日夜不安。

恰逢上级紧急调令传来,吴公率军抵达温县。秀才张解举手加额,欣喜道:“吴公来了,我们温县可以安心了!”吴公熟读兵书,亲自率领壮士登城防守。贼寇攻城时,吴公奋勇迎敌,不幸被箭射中左眼,昏倒在地,不省人事。当时全城束手无策,哭声震天,众人知道唯有吴公能担此重任,便将指挥权交给他。吴公推辞不得,便带伤起身,登城督战。贼寇死伤惨重,最终败退。隔日又有另一股贼寇来犯,同样被重创而逃。从此,贼寇再不敢靠近县城,全赖吴公的威名震慑。

吴公在家孝顺友爱,为官则勤勉尽责。他不仅守城御敌,还平息民间诉讼,施药治病,救济贫苦,掩埋尸骨,百姓称他为“活佛在世”。他虽然公务繁忙,仍勤于政务,废寝忘食。

后来贼寇势力更大,任、范两位秀才和守备陈生向吴公求救。吴公问:“贼寇有多少人?”答:“约数千。”问:“驻扎在哪里?”答:“在平皋。”问:“离城多远?”答:“十几里。”吴公立即命令陈守备率兵,千总侯方县整顿兵马,驻扎平皋附近,并调盐兵增援,同时下令:“先按兵不动,观察贼寇动向,待其列阵,再分兵击破。”

吴公说:“贼寇可破!他们长途跋涉,日夜行军,已是疲惫之师;又无粮草补给,军心不稳。乌合之众,人数虽多,却无统一指挥,不足为惧。听我号令,违者斩!”于是我军士气大振,如龙腾虎跃,不到片刻便攻破贼营。战鼓震天,贼寇四散奔逃。箭如雨下,贼船二十余艘被焚毁,三分之一的贼寇死于刀下,三分之一被火烧死,三分之一被俘。残余贼寇乘船逃入黄河,数日不敢登岸。后来朝廷大军赶到,彻底平定匪患,黄河沿岸终于恢复安宁。

回想当初贼寇猖獗之时,若非吴公运筹帷幄,温县不知会陷入何等境地。如今百姓安居乐业,全赖吴公之恩。因此,温县民众感激不尽,共同商议立碑纪念,以传后世。

威名赫赫的吴公,剿灭凶恶贼寇。
如龙吞鱼,似虎降魔,公奋神威,捣毁匪巢。
风平浪静,百姓蒙福。
恩德浩荡,刻石铭天。
石碑永固,功德长存。
千秋万代,镇守山河。
深如黄河,高似泰山!

河南府阳和监军道 山东佥事 九边总兵 张斗
钦命总练守备 武秀才 陈方新
按察使标下守备 侯之宁

本地乡绅 任居温
己卯科举人 范印心
儒学生员 张解、王懋勋、陈于阶、任居淳、张国太、郑世明、郑虎田、陈易鼎、陈维、王锡九、陈经世

大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端午吉日
监生 卫之和、任端、郑文魁、王宾、张启太、冉之灼、王心仁、张之玉
本镇千总 侯四位 立

希望当地学人多挖掘拳谱文献,像我们一样,也多分享。帮人就是帮自己!

多挖掘,多抢救,多分享,多保护,多研究,多进步!

欢迎入群指导,支持!

来源:六合武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