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1日,在深圳举办的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现场,传来一则令中国芯片行业为之振奋的消息:位于武汉光谷的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正式发布全国产、全流程的12英寸硅光工艺设计套件(PDK/ADK/TDK)。
一枚指甲盖大小的芯片,如何承载智能时代海量数据的高速传输?答案或许就藏在“光”里。
9月11日,在深圳举办的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现场,传来一则令中国芯片行业为之振奋的消息:位于武汉光谷的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正式发布全国产、全流程的12英寸硅光工艺设计套件(PDK/ADK/TDK)。
这标志着我国在下一代芯片技术——硅光领域首次具备自主可控的全链条设计能力,为摆脱外部依赖、进军全球高端芯片市场迈出关键一步。
什么是硅光技术?为什么它如此重要?
硅光是以硅为基底材料,将光器件与微电子元件集成在同一芯片中的融合技术。
与传统纯电芯片相比,硅光芯片具备三大优势:
超高传输速率:用光信号替代电信号,可实现 Tbps 级别数据传输,支撑AI计算、超算中心、6G等未来网络需求。
更低功耗:光传输能耗远低于电传输,符合“双碳”背景下降耗要求。
可回避极紫外光刻限制:硅光技术不完全依赖先进制程,在成熟工艺基础上也可实现高性能,是我国在芯片领域实现“换道超车”的重要路径。
这次发布的“全流程套件”到底是什么?
此次发布的PDK/ADK/TDK实际是一套覆盖设计、制造、封测的全套工具与标准文件组合,堪称硅光芯片的“设计图纸+标准零件库+工艺手册”。
PDK(工艺设计工具包):包括器件模型、设计规则等,好比“标准零件库”。
ADK(应用设计工具包):提供参考电路、IP模块等,帮助设计师快速搭建系统。
TDK(测试诊断套件):提供标准测试方法与流程,确保芯片制造良率。
在此之前,国内设计企业若想开发硅光芯片,必须依赖国外PDK,不仅成本高昂、流程冗长,还存在断供风险。
而这一次,我们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方案”。
全国产化意味着什么?该套件真正实现了从软件工具、工艺模型、标准单元到测试验证的全链路国产化,其意义远超单点技术突破。
大幅缩短研发周期:企业可跳过冗余验证,直接开展设计,试产时间从数年压缩至数月。
降低制造成本:本土化服务显著降低设计与制造成本,尤其利好中小科技企业。
支撑自主生态:为国内设计公司、制造厂构建协同创新的技术底座,加速硅光芯片在5G、量子通信、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商业化落地。
据透露,目前已有超过20家企业与该中心达成合作意向,多项基于此套件的硅光芯片已进入试产阶段。
中国硅光,正在世界舞台悄然崛起在全球光电子竞争格局中,硅光已成为各国布局焦点。
英特尔、台积电等巨头早已重金投入。而中国凭借在光通信领域深厚积累和市场需求驱动,正快步追赶。
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作为国家级平台,联合华为、中兴、中芯国际等产业链龙头共同攻关,此次发布代表我国已初步形成硅光芯片设计与制造的自立能力。
诚然,我们仍面临高端人才不足、产业生态初建等挑战,但毫无疑问,这套全国产套件的发布,是中国迈向“光芯时代”的关键里程碑。硅技术之后,光芯片正成为全球竞争新高地。
你认为中国能否在硅光领域实现“换道超车”?你是否看好光芯片在未来的应用?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与理由!
数据来源与参考:
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官方发布材料
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开幕式演讲实录
#分享我的头条荣誉##.在头条看见彼此#
来源:同舟共济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