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技与专业人才深度参与,是土特产产业升级的关键。湖南新邵县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同时充分发挥县乡 “科技特派员” 的作用。在中药材种植方面,技术团队从罗汉果、黄精等品种的选育开始,就提供科学指导,优化种植环境,引入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确保原材
多元路径驱动中国新旧土特产蓬勃发展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新旧土特产发展正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各地通过创新模式与多元举措,为土特产产业注入新活力。
科技与人才为基,筑牢产业发展根基
科技与专业人才深度参与,是土特产产业升级的关键。湖南新邵县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同时充分发挥县乡 “科技特派员” 的作用。在中药材种植方面,技术团队从罗汉果、黄精等品种的选育开始,就提供科学指导,优化种植环境,引入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确保原材料的高品质。在加工环节,运用现代提取技术,精准提炼中药材的有效成分,使其提取物符合国际市场严格的质量标准,成功将产品推向国际,打开了广阔的海外销路。
文化创意赋能,提升产品独特魅力
文化是土特产的灵魂,融入文化元素能极大提升产品附加值。湖南新邵县全力打造 “新邵资味” 这一公共品牌,将当地独特的石马江号子文化巧妙融入其中。从产品包装设计到宣传推广,石马江号子的元素无处不在,赋予了土特产浓郁的地方特色与文化韵味。同时,新邵县深挖 “新邵麻鸭” 的地理标志潜力,通过对麻鸭养殖历史、独特养殖环境的梳理与宣传,让 “新邵麻鸭” 不仅仅是一种食材,更成为地域文化的代表,提升了品牌在市场中的辨识度与美誉度。
电商平台助力,拓宽产品销售版图
电商平台为土特产突破地域限制提供了强大助力。湖南新邵县积极组织参加各类展销会,在展会上设置极具特色的展位,全方位展示本地土特产,吸引了众多采购商与消费者的目光。同时,举办特色文化节,将土特产与文化活动相结合,进一步扩大知名度。此外,大力发展电商直播,组建了一支专业的 “直播大军”。通过主播们生动的讲解与演示,新邵县的农特产品被推向全国各地,2024 年全县农特产品网络零售额高达 3.8 亿元。在重庆潼南区玉溪镇,新农人杨林利用电商平台销售家乡的红薯、苦藠等土特产。他精心打造 “阁蔬斋” 等品牌,从产品选品、品质把控到包装设计都亲力亲为。与农户签订严格的收购协议,确保原材料的品质,统一设计具有地方特色的包装,通过电商平台将这些土特产卖到全国各地,年销售额超 200 万元,其电商直播还入选 “2023 农村直播电商优秀案例”。
品牌整合升级,增强产业集群效应
整合品牌资源,能有效提升土特产产业的竞争力。宁夏银川兴庆区通贵乡整合老豆腐、胡麻油、蟹田米、石磨面、菟丝子 5 种优质产品,创建 “通贵五宝” 特色品牌,实现了从原字号 “土特产” 向 “通字号” 制成品的华丽转变。通贵乡以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形式打造老油坊,采用 “前店后厂” 模式,不仅售卖胡麻油,还设置了农耕体验区、农具展示区,让消费者深入了解产品的生产过程与背后的农耕文化。通西村打造豆腐文化产业园,吸引众多经营者入驻,实现产业化经营,并计划将其打造成集乡村旅游、豆腐餐饮、豆腐制作体验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通过产业融合进一步放大品牌效应,推动新旧土特产产业持续发展 。
来源:开心的野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