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选用高强度材质(如8.8级、12.9级螺栓),必要时采用合金钢(P1-90、A286、718等)或不锈钢(如A4-80、A4-100等)。
一、螺丝断裂的主要原因
材料问题
螺丝材质不合格(如杂质多、强度不足)。
热处理不当(过硬导致脆性,过软导致变形)。
设计或选型错误
螺丝规格与负载不匹配(如小螺丝承受过大拉力或剪切力)。
螺纹设计不合理(如牙距过小导致应力集中)。
装配不当
预紧力过大(超过螺丝屈服强度)。
拧紧工具或方法错误(如未使用扭矩扳手,导致不均匀受力)。
螺纹未对齐(强行拧入导致内伤)。
疲劳断裂
长期振动或交变载荷导致金属疲劳。
螺丝表面存在微小裂纹(应力集中点扩展)。
腐蚀或环境因素
电化学腐蚀(如不锈钢螺丝在氯离子环境中)。
高温氧化或低温脆化。
加工缺陷
螺纹加工粗糙(有毛刺或裂纹)。
头部与杆部过渡区未倒角(应力集中)。
二、解决方案
1. 材料与制造优化
选用高强度材质(如8.8级、12.9级螺栓),必要时采用合金钢(P1-90、A286、718等)或不锈钢(如A4-80、A4-100等)。
确保热处理工艺正确(如调质处理提高韧性)。
2. 正确选型与设计
根据负载计算螺丝规格(参考机械设计手册)。
优先选用全螺纹螺丝以减少应力集中。
对高振动场景,考虑防松设计(如双螺母、螺纹胶)。
3. 规范装配流程
使用扭矩扳手,按标准扭矩拧紧
确保螺纹孔清洁无杂质,必要时使用丝锥修复螺纹。
避免斜向拧入,可先手动旋入再工具紧固。
4. 抗疲劳与防腐措施
对动态载荷场景,选用细牙螺纹或柔性垫片分散应力。
表面处理:镀锌、达克罗(Dacromet)或渗氮以提高耐腐蚀性。
定期检查并更换老化螺丝(尤其高温/高湿环境)。
5. 检测与维护
超声波或磁粉探伤排查隐性裂纹。
定期复紧关键部位螺丝(如设备底座、法兰连接)。
三、紧急处理建议
若螺丝已断裂:
取出断丝:使用断丝取出器、电火花加工或反向钻孔。
修复螺纹:用螺纹修复套(如Helicoil)或扩孔攻丝。
替代方案:更换更高等级螺丝,或改用螺栓+螺母组合。
来源:栢尔斯道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