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装国产人工心脏小伙:生命靠一根电线来延续,每8小时充次电

B站影视 2024-12-04 20:28 2

摘要:2005年,25岁的王十七在沈阳一所中学,担任高中数学老师兼班主任,颇受学生的喜爱与尊敬。

“没有心跳,照样能活!”

东北有一位小伙,因为饱受心衰折磨,身体被植入一颗国产全磁悬浮人工心脏。

从此,他的生命靠着一根电线来延续,每隔8个小时就要为自己充上电。

一旦没有找到电源,他的生命也会就此终止。

除此之外,电磁炉不敢靠近,飞机成了禁忌,就连洗澡都得层层防水。

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他却要过得小心翼翼......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2005年,25岁的王十七在沈阳一所中学,担任高中数学老师兼班主任,颇受学生的喜爱与尊敬。

这一天,学校举行运动会,王十七安排好一切后,便去为正在比赛的学生加油助威了。

突然班上的女生找来,说有两个男生在休息区打起来了,王十七一听,立即跑过去拉架。

到了现场,王十七便感觉自己有些喘不过气来,他的手刚伸出去,还没碰到人,便直挺挺地倒在地上。

周围的学生吓了一跳,反应过来后,立即找到其他老师,前来救援。

很快,王十七就被救护车送往了医院紧急救治。

医生拿着手里的检查报告,脸色越发凝重,王十七患的,是扩张型心肌病。

他的心脏会逐渐丧失向其他身体器官输送血液的功能,肝脏和肾脏也会因血液循环不流畅,而受到严重影响。

这对王十七来说无疑是天大的打击,他的腹部开始肿胀,每一次呼吸都变得异常艰难。

就连进食对他来说成了一种折磨,安稳的睡眠更是遥不可及,他整个人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之中。

患病后,他不得不离开心爱的讲台,他的家庭在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下逐渐破碎,妻子最终也离他而去。

在众多打击之下,王十七甚至一度想过就这么算了吧,痛苦的活着有什么意义呢?

但他转头,便看见了母亲那张担忧的脸,王十七犹豫了。

他不能这么自私,最起码不能因为自己的懦弱,让母亲陷入痛苦之中。

于是,王十七又重新燃起了对生命的希望,积极接受治疗。

然而,上天并未垂怜他,他的病情在治疗过程中不断恶化,先后收到了五次病危通知书。

他躺在病床上,看着身边的病友一个个离去,心中充满了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生命的无奈。

他只能依靠大量药物维持生命,但病情依旧没有好转的迹象,窒息、晕倒等危险状况频繁发生。

医生告知他,心脏移植是唯一可能根治他的方法,但心脏供体全国稀缺,更别提与他适配的了。

而且,心脏移植成功后,还有可能会出现排异反应等等,王十七隔壁床的病友就是排异反应走的。

人工心脏带来转机

2019 年,王十七始终未能等到合适的心源,他感觉自己就要坚持不住了。

可母亲不愿放弃,执意地带着他来到了北京医院寻求一线生机。

北京的医生看后也表示,没有心源进行心脏移植,他也没有办法。

不过,医生却告知了母子俩另一个消息:

中国成功在医学领域完成了突破,自主研发出了第四代全磁人工悬浮心脏。

不过,这项技术还在临床试验中,并未上市,如果实在没办法了,可以去试一试。

王十七听后,陷入了矛盾之中,这项技术是新研发出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没有保证。

万一不适用自己,那岂不是小命直接就交代了?可这可能是自己多年来,唯一能治愈的办法了!

思及此,王十七做了决定:做移植人工心脏的第一人,哪怕他从此就倒在了手术台上,他也不后悔。

因为这不再是单纯的离去,而是发挥了自己最后的价值,为中国医学献身。

王十七把自己的决定和想法与母亲说了,母亲沉默良久,最终也同意了。

手术前一天,他精心整理自己,还拍了一张照片留给母亲。

他想着,如果这是自己最后的时光,那也得体面些走,照片就给母亲当个念想吧。

手术当天,王十七被推进手术室。

母亲在手术室外焦急地等待,不断地祈祷希望儿子能顺利挺过这一劫。

八个小时后,手术灯熄灭,那一瞬间,母亲的心猛地提到了嗓子眼。

医生疲惫却带着欣慰的面容出现在门口,他缓缓摘下口罩,声音沉稳而有力地宣布:“手术成功。”

这三个字,如同天籁之音,让母亲紧绷的神经瞬间松懈,泪水夺眶而出。

术后的王十七,在麻醉药效渐渐褪去后,缓缓苏醒。

意识回归的那一刻,他只感觉自己的身体仿佛不再属于自己,被各种陌生的管子和装置所束缚。

他的视线有些模糊,努力地聚焦,才看清胸口插着几根透明的管子,里面缓缓流淌着积液。

那是手术的残留痕迹,管子周围的皮肤有些红肿,胶带紧紧地固定着它们,防止其移位。

他的腹部,一根细细的电线蜿蜒而出,顺着身体延伸到床边的仪器上。

那是连接着体内人工心脏与体外电池的生命线,电池发出轻微的嗡嗡声代替了心脏的跳动声。

他试图挪动身体,却发现全身无力,那些管子和电线限制了他的行动,让他有一种被困住的感觉。

他的心中涌起一阵慌乱与不知所措,脑海中一片空白,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全新的身体状态。

然而,就在他陷入迷茫时,他下意识地呼吸了一口,那顺畅的空气涌入肺部的感觉让他猛地一怔。

他又深吸了几口,不再有以往那种窒息般的痛苦。

那一刻,王十七的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与希望,他终于反应过来了,自己活了下来,有了新的生命!

为了维持人工心脏的正常运转,王十七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他每天必须严格按照每天 8 小时的周期,为电池“充电”。

随身携带的特制背包里,整整齐齐地放置着两块电池。

每一块都是沉甸甸的,不仅是物理上的重量,更是生命的重量。

每次在外出前,王十七都要仔细研究地图,规划好行程路线,标记出沿途所有可能的充电地点。

从商场的公共充电设施到朋友家中的电源插座,无一遗漏。

他还会额外准备几块备用电池,将它们仔细地包裹好,放在背包的内层口袋,以防万一。

他不能靠近电磁炉、微波炉、大型音响等强磁场设备,过安检门时需要特殊手续,乘坐飞机更是奢望。

洗澡也变成了一项复杂的任务,他必须先仔细包裹好电线接口,将电池妥善放置,才能进行短暂的沐浴。

在术后一年的卧床修养期间,他决定将自己的经历写成段子,用脱口秀形式表达。

在 2022 年的脱口秀大会舞台上,王十七沉稳登场,他手中拿着一个黑盒子,瞬间吸引了全场目光。

他打趣地说道:“这是中国第一颗(批)人工心脏,现在就在我的体内。”

“哎,别担心,我可不是在带货啊,当然啦,也带不起。”,观众瞬间被逗的哈哈大笑。

王十七掀开衣服一角,露出连接身体的电线,用轻描淡写的语句诉说着自己的经历。

他乐观幽默的态度感染了所有的观众,也让更多的病友知道了人工心脏这一新的希望。

王十七在用独特的方式,续写着自己的生命篇章,并传播着积极的力量。

结语

2021 年 11 月 25 日,中国自主研发的第四代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正式获批上市。这标志着中国在人工心脏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它不仅为国内的心衰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也为全球人工心脏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十七,作为中国第一批勇敢接受人工心脏植入的患者,他的亲身经历成为了这一科技成果最生动、最真实的例证。他的存在,给予了其他患者无尽的勇气和希望,科技能创造奇迹,让生命重新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1.央视频-2022.10.26-《他没有心跳却能像常人一样生活,央视纪录片讲述王十七的心脏故事》

2.齐鲁壹点-2022.11.11-《脱口秀演员王十七:用“心”说喜剧》

3.环球网-2022.10.26-《他没有心跳,却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来源:荷言的阅微笔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