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没出路,就找本三国演义挖矿去,万一挖出“哪吒”就发达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2-16 00:00 1

摘要:趣聊群主:嗨,兄弟们,假如生活无出路,咱就找本《三国演义》挖矿去,搞点生活费也好啊。

找本《三国演义》挖矿去

趣聊三国 之一

趣聊群主:嗨,兄弟们,假如生活无出路,咱就找本《三国演义》挖矿去,搞点生活费也好啊。

百晓书生:好嘞。

书虫阿呆:用《三国演义》挖矿?想钱想疯了吗?

百晓书生:群主的意思是,罗贯中①老师这本书自问世以来,不少人通过说评书、制作游戏、拍电影、拍电视、拍小视频等方式从中赚钱,还有人赚到大钱了。所以我们......

书虫阿呆:明白了,群主这是没门路,想从罗老那儿找口饭吃。这么干合法吗?会不会有人打着保护文化遗产的旗号,提出“禁挖”议案?要不先了解一下?

趣聊群主:了解过,除了有点侵犯罗老的版权,目前不算犯法,暂时也没人提出“禁挖”议案。至于今后有没有人提,就不知道了。

百晓书生:只要不犯法,那就干呗。

书虫阿呆:打算怎么干?

趣聊群主:聊,使劲聊。聊得荡气回肠,聊到海枯石烂。把网友们聊嗨了,多关注我们的账号,点赞并收藏我们的聊天,就好了。

书虫阿呆:聊天我倒是会!可是怎么来钱呢?

百晓书生:网友们关注我们的账号,点赞并收藏我们的聊天,流量就多了。有流量就可以变钱。

书虫阿呆:这钱怕是不好赚吧?

趣聊群主:嗯呐,聊得不好,一分钱都没有,算是白聊。

书虫阿呆:要是聊得有一般呢?

趣聊群主:那就可以赚几毛钱,大约相当于捡了几个矿泉水瓶子。

百晓书生:哈哈哈,那我们仨岂不是成了“互联网上的拾荒者”?

书虫阿呆:聊得更好一点,能赚多少钱?

趣聊群主:这我不知道,得由网友们说了算。

书虫阿呆:@百晓书生 “互联网上的拾荒者”,赞!

百晓书生:别问那么多了,目前也没事干,聊呗。

书虫阿呆:好!@趣聊群主 从哪儿开始?

趣聊群主:(低唱)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

百晓书生:这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尾曲,歌名叫《历史的天空》,我很喜欢这首歌。

趣聊群主:为啥喜欢?

百晓书生:理由有二。第一,歌词像视频。你瞧,那战场上刀光剑影,正从清晰变得模糊;人喊马嘶、鼓角齐鸣的声音,正在从耳边渐渐远去。感觉自己像坐在历史的火车上,正在驶离激烈厮杀的战场。

书虫阿呆:嘿,眼里看歌词,脑中放视频,还真是视频一样的歌词!

百晓书生:第二,歌词的视频感,歌曲的沧桑感,再加上毛阿敏那充满 “母性” 的嗓音,简直绝配。听这歌儿,就像在听历史母亲唠嗑自家儿女的英雄事迹,一会儿乐呵,一会儿叹气。声音里既有骄傲,又透着深沉。

趣聊群主:这感觉太对啦!每次听这歌,我都有种穿越的感觉,特上头,想流泪。

书虫阿呆:你们聊的时候,我去扒了一下,《历史的天空》是王健作词,谷建芬作曲,毛阿敏演唱。据说王健为了写这歌词,狂写三本《三国演义》人物小传,花了 45 天,就为了这一百三十来字。开头都写了仨,改了六次才定稿,太拼了!

趣聊群主:@书虫阿呆 赞你!《历史的天空》虽是现代人写的,但歌词给人的震撼,一点不输给《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百晓书生 还记得片头曲吗?

百晓书生:记得!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

书虫阿呆:好词!这歌词是《三国演义》原著的开篇词,词牌是《临江仙》。

百晓书生:@书虫阿呆 知道这词是谁写的不?

书虫阿呆:既然是《三国演义》的开篇词,那当然是罗贯中写的咯。

百晓书生:好多人也这么认为,其实不是。

书虫阿呆:(惊讶)不是?

百晓书生:词的作者是杨慎②,1488 年出生,四川成都人,状元出身,明朝三大才子③之一。罗贯中是1331年出生,杨慎比罗老晚出生一百多年呢。

书虫阿呆:哈哈,晚生这么久,他的词咋跑到《三国演义》开头去了?难道会穿越?

百晓书生:把这词放《三国演义》开篇的,肯定不是德高望重的罗老,也不是杨慎自己,而是另有其人……

书虫阿呆:别卖关子啦,说结论!

百晓书生:据说,明末清初的毛伦、毛宗岗④父子,不仅点评《三国演义》,还对书进行了大量整理修订,包括增删情节、整顿回目、调整文辞、改动诗文啥的。

书虫阿呆:所以,大家猜测是毛氏父子放进去的,对吧?

百晓书生:只是猜测,没法实锤。

趣聊群主:这首《临江仙》,俯瞰历史,大气沧桑,很有哲理,非常高明。

书虫阿呆:瞧瞧,还是群主会聊,“高明” 这个评价,很精准。

百晓书生:(大笑)你这是夸群主,还是在损他呢?

趣聊群主:哈哈,这词把复杂得让人晕头转向的历史,比作奔流不息的长江,化繁为简,在人们心里展开了一幅历史画卷,有俯瞰那味儿。

百晓书生:能俯瞰,说明站位高。“高”就有着落了,那从哪儿能看出“明”呢?

趣聊群主:词里把历史比作滚滚长江,人民比作浩浩江水,英雄人物比作江中的浪花。这三个比喻,形象地揭示了历史的内在联系。

百晓书生:啥内在联系?

趣聊群主:没了江水,长江就只是条深沟。没了人民,历史就是段没意义的时空。

百晓书生:所以呢?

趣聊群主:所以,江水才是长江的主角,人民才是历史的主体。

百晓书生:有道理。

趣聊群主:在江水激荡之时,江流中会涌现浪花。在社会运动之中,人群里会出现英雄。所以,浪花出自江水,英雄来自人民。

百晓书生:也可以说,浪花离不开江水,英雄离不开人民,是吗?

趣聊群主:是啊,浪花离开了江水,就无法存在。英雄离开了人民,就会被人民湮灭。

书虫阿呆:李世民⑤的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趣聊群主:都是一个道理,只不过李大帝是政治家,说得直达人心。杨慎是文化人,说得很文艺。

百晓书生:所以,《临江仙》揭示的道理深刻明了,这就是 “明”。与俯瞰的“高”度结合起来,就是“高明”二字,是吧?

书虫阿呆:哈哈,没毛病。

罗贯中:听你们仨聊天,我仔细品读了这首词,确实写得好。杨慎这后生,不简单!

杨慎:前辈过奖啦,跟您的巨作相比,我就是个萤火虫。

罗贯中:@杨慎 谦虚啦。@趣聊群主 你是谁呀?

书虫阿呆:报告罗老,他网名叫趣聊群主,是您的超级粉丝,也是《三国演义》趣聊群群主。现在是 2025 年,在您之后已经六百多年啦。

罗贯中:超级粉丝?网名?群主?…… 你们说的这些词,我咋听不懂呢?

百晓书生:咳咳咳…… 罗老莫怪,超级粉丝就是特别崇拜您的人。网名就是网上的笔名。群主嘛,就是建了个网上交流群,发起人自动成群主,我们都是群成员。

罗贯中:哦,明白了。六百年后,国家咋样?人民能吃饱饭不?幸福吗?

趣聊群主:报告罗老,现在咱们国家叫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曾建立元朝⑥的蒙古人,现在也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百晓书生:报告罗老,如今中国是全球公认的第一制造业大国、第一贸易大国、第一人口大国,但咱们对外自称是第二大国。还有个国家,各项指标排第二,可他们却爱自称第一大国,这个国家叫美国。

书虫阿呆:报告罗老,现在咱们中国,国泰民安,人民安居乐业。

罗贯中:(沉思)中国…… 第一制造业大国,人民安居乐业,没人敢侵犯 —— 华夏后人们这么优秀,我太骄傲了!…… 你说 “全球” 是啥意思?

趣聊群主:古代人觉得世界天圆地方,是平的。但现代科学证明,全世界人民都生活在一个球上,这球就是地球。

罗贯中:(惊讶)这么说,我们都是 “球人”?有意思,多谢告知。

趣聊群主:罗老客气啦,晚辈该感谢您才对!

罗贯中:谢我?为啥?

趣聊群主:在我们这个时代,您的《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影响了无数中国人,可谓家喻户晓。

书虫阿呆:有好多人靠拍电影、电视剧,做电子游戏,写评论等方式,演绎您的著作,赚了不少钱呢。您可以找他们要点版税!

罗贯中:@书虫阿呆 版税就算啦,当给后辈的福利。@趣聊群主,四大名著是啥?咋就家喻户晓了?

趣聊群主:和您的《三国演义》齐名的,还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这四部合称四大名著。这四部书知名度超高,在街上随便找个小学生都知道。

罗贯中:《水浒传》我熟,是我老师施耐庵⑦的大作,我还帮他整理过呢。《西游记》《红楼梦》不太了解,以后有机会找来看看!

趣聊群主:罗老师,我有个问题想请教您。

罗贯中:说吧,不用拘束。

趣聊群主:人们喜欢看《三国演义》,除了喜欢里面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紧张刺激的故事情节以外,还喜欢里面层出不穷的军事韬略。

罗贯中:然后呢?

趣聊群主:能将无限丰富的军事智慧,融进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里面去,这需要作者不但具有极高的文学水准,还需要具有极高的军事才能。

罗贯中:谬赞了!

趣聊群主:据史料记载,您曾跟着老师施耐庵加入张士诚⑧的起义军,可张士诚最后却兵败绝食而亡。为啥呀?是您没用心辅佐他,还是他没有重用您?

罗贯中:这事儿说来话长!张士诚喜欢重用亲朋好友,不能任人唯贤。一起创业的兄弟,后来想见他一面都难!事业稍有起色,就贪图享乐,不思进取。跟这样的老板混,就算你有再大的本事,他也只拿你当根稻草。

趣聊群主:您是看出张士诚不能成事,才离开他的,是吧?

罗贯中:追随这样的庸主,若不早点走,就要给他陪葬。

趣聊群主:良禽择木而栖。朱元璋算是雄主,您不愿跟着张士诚,咋不去投奔朱元璋?

罗贯中:他有刘伯温就够了,我去了也没啥用。

百晓书生:@罗贯中 在《三国演义》里,刘备和诸葛亮的主臣关系堪称典范。刘备坚定不移信任诸葛亮,诸葛亮鞠躬尽瘁辅佐刘备。您是不是特想遇到刘备这样的明主?

罗贯中:往事不可追啊,别提了。

百晓书生:离开张士诚后,您就专心写《三国演义》,不打算再出山了。满腹才华不能用来治理国家,太可惜了。

罗贯中:在张士诚身边,我浪费了太多时间。再拖下去,就没时间写这本书了。

趣聊群主:去辅佐张士诚,影响也就一时。写出《三国演义》,却能流芳百世!

罗贯中:过誉了。对了,你为啥要谢我?

书虫小呆:他看现在有好多人靠演绎您的著作赚钱,也想通过这法子赚点生活费。@趣聊群主 是这意思吧?

趣聊群主:确实,希望罗老批准!

罗贯中:(大笑)书就在那儿,我不批准也拦不住啊。还有谁想靠演绎《三国演义》讨生活的,我都同意。只要别胡编乱造,毁了原著就行。

张飞:@罗贯中,跟这小子啰嗦啥!敢胡编俺老张,先叫他吃俺一丈八蛇矛!

罗贯中:@张飞,张将军威武!

趣聊群主:@张飞,张三爷威武,晚辈不敢!

欲知这哥仨后续如何演义三国,咱下节接着聊。

备注:

罗贯中(约1331年-1388年),太原清徐县人;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后来成为施耐庵的学生,随施耐庵加入张士诚的起义军。但没有得到张士诚重用,不久返回老家太原之后随施耐庵四处游学,整理书稿、进行创作。施耐庵去世,对《水浒传》进行加工、增补,并继续自己的一系列历史演义小说的创作,1388年在卢陵逝世。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祖籍庐陵(今江西吉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明代状元、文学家、学者、官员。号称明代三才子之首。明朝三大才子,是明朝解缙、杨慎及徐渭三人通称。毛批(1632~1709以后),江苏苏州人,字序始,号子庵,男,生于明崇祯五年,一介寒儒,中国清初文学批评家,毛宗岗本《三国演义》在情节上变动很大,不仅有增删,还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世民取“济世安民”之意。出身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为唐高祖李渊与嫡妻窦氏(追封太穆皇后)所生次子,唐朝的第二任皇帝,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元朝:1271年建国—1368年国破,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张士诚(1321年-1367年),小名九四,字确卿,年号天佑,泰州白驹场(今江苏大丰西南白驹)人,是中国元末割据江浙一带的武装首领。二十五年(1366年),朱元璋进攻张士诚。直到二十七年(1368年),平江城被攻破,张士诚被俘虏至南京,自杀身亡,享年46岁。《明史》评价:“张士诚为人行为迟钝,不善言辞,看起来能成大器,实际上没有深谋远虑的远见卓识。”

来源:认真的读书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