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抗体药研发中,轻链基因的选择直接影响抗体的成药性、靶点适配性与稳定性。共轻链小鼠模型是一类极为重要的工具,尤其是在双特异性或多特异性抗体的开发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产生相同的轻链,同时保留丰富的重链多样性,解决传统双特异性抗体研发中轻链错配的难题,从而提升双
在抗体药研发中,轻链基因的选择直接影响抗体的成药性、靶点适配性与稳定性。共轻链小鼠模型是一类极为重要的工具,尤其是在双特异性或多特异性抗体的开发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产生相同的轻链,同时保留丰富的重链多样性,解决传统双特异性抗体研发中轻链错配的难题,从而提升双特异性抗体研发的效率与成功率。我们先来看下赛业生物10款HUGO-LightTM 共轻链小鼠模型基本信息:
一、10款共轻链小鼠的核心设计
1、HUGO-LightTM单基因共轻链小鼠
结合重链与轻链的配对频率,选择发生频率最高的TOP8 VK基因构建共同轻链小鼠[1]。这类小鼠(i)重链使用HUGO-MabTM小鼠重链,可变区替换为人源VDJ可变区全长序列;(ii)Kappa轻链经TurboKnockout® ES打靶技术改造,使得小鼠Kappa light chain可变区固定仅表达1个单基因的VJ可变区组合;(iii)Lambda light chain完全缺失 。这类模型的优势是轻链一致性极高,特别适合需严格控制轻链一致性的场景,例如同时靶向两个抗原的双抗,避免轻链混杂导致的异质性和功能损失。缺点是若所选轻链基因与某些重链或靶点适配性不佳,可能限制抗体多样性与亲和力筛选范围。2、HUGO-LightTM四基因共轻链小鼠
四基因共轻链小鼠模型则是在小鼠基因组中引入4个不同的人源轻链IGKV基因。这些轻链基因经过精心挑选,可能涵盖不同家族、具有不同特性,如有的侧重稳定性,有的擅长适配特定靶点类型。当小鼠免疫后,可根据重链及靶点情况,灵活选择最合适的轻链进行配对,一定程度上平衡了轻链一致性与抗体多样性需求。其优点是拓宽了轻链适配谱,从而提高了针对复杂或罕见靶点筛选到优质双抗的概率。不足在于轻链一致性略低于单基因,需在双抗开发中增加轻链均一性验证。
二、10 款共轻链小鼠专项解析
三、选择策略
效率模式:如果你的目标是【快、稳、省】,做常规靶点项目(如 TNFα、HER2 抗体),可使用“首选基石”系列。
发现模式:如果你的目标是【找新、求异、突破】,做的是全新靶点((如离子通道或新型抗原表位),选择“极致多样性”系列,用组合库大规模筛选。
破局模式:如果遇到瓶颈或开发特殊功能,选择“特种探索”系列 ,选用特定基因解决特定问题。
四、总结
共轻链小鼠的选择本质是 “研发目标与工具特性的精准匹配”,上述 “效率—发现—破局” 三大模式,分别对应抗体药研发中 “常规推进、创新探索、难题攻坚” 的核心场景,为不同需求提供清晰的决策路径。无需盲目追求 “全功能” 或 “高复杂度” 模型,只需锚定自身核心目标(效率 / 发现 / 破局),即可从赛业生物 10款HUGO-Light™共轻链小数中筛选出适配工具,从源头优化研发流程,提升双抗成药成功率,加速从实验室到临床的转化进程。参考文献:
Tiller, Thomas, et al. "A fully synthetic human Fab antibody library based on fixed VH/VL framework pairings with favorable biophysical properties." Vol. 5. No. 3. Taylor & Francis, 2013.
Bogen J P, Hinz S C, Grzeschik J, et al. Dual function pH responsive bispecific antibodies for tumor targeting and antigen depletion in plasma[J].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2019, 10: 1892.
Hehle V, Fraser L D, Tahir R, et al. Immunoglobulin kappa variable region gene selection during early human B cell development in health and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 Molecular immunology, 2015, 65(2): 215-223.
来源:湖北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