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赌中方不会抛售美债?再加征145%关税,美方:不会坐等中方让步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1 10:29 1

摘要:在全球经济的棋盘上,美方一次次加征关税、操控市场的手段,犹如一次次高风险的豪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宣布将对中国征收高达145%的关税时,市场反应复杂,既有股市短暂的暴涨,也有随之而来的大幅下跌。

文|娱栀

编辑|娱栀

在全球经济的棋盘上,美方一次次加征关税、操控市场的手段,犹如一次次高风险的豪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宣布将对中国征收高达145%的关税时,市场反应复杂,既有股市短暂的暴涨,也有随之而来的大幅下跌。

而这一切的背后,是美方对于中国可能不再继续购买美国国债的恐惧,美方“豪赌”中国是否会放弃持有美国国债,成为特朗普政府在实施关税战略时的一张重要牌。

是否真的能如特朗普所愿迫使中国让步?美方的豪赌是否能最终胜利?

4月9日,美国股市的急剧上涨显现出投资者在短期内对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的部分乐观情绪,股市似乎在为特朗普的高调决定庆祝,然而次日4月10日,美国股市又迅速回落。

道琼斯工业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的下跌,表明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担忧已不容忽视,股市的波动显示出,美方虽然一时获得了部分市场的关注和支持,但长期的经济影响却充满不确定性。

更重要的是特朗普政府于4月10日突然宣布对中国加征的125%关税升到145%,对此解释是原本美国就有因为芬太尼问题给中国加征了20%。

美方此举实际上是在赌,中国会继续持有美国国债,而不是采取抛售的方式来反制,作为美国第二大外国债权国,中国如果抛售大量美国国债,可能引发美国债券市场的严重危机。

特朗普清楚这一点,因此他的关税政策实质上是在通过施压中国,使其在这个敏感问题上作出妥协,美国的经济策略变得越来越复杂,不仅依赖关税和贸易战,还把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策略作为其博弈的一部分。

这场关税战,特朗普是否能够成功迫使中国作出让步?市场的反应又能否给美方带来预期的结果?

中国的应对策略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面对美国加征145%关税的威胁,中国并没有直接采取报复性措施,而是通过精心的策略进行应对。

中国外交部坚决回应美方的强硬立场,表明中国不会在美国的强压下屈服,中国的态度不仅是对美方政策的回应,也是在强调自身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中方在减少美国国债持有量的同时,也在不断寻找多样化的投资渠道,这为美国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压力,特别是美方对中国“豪赌”不会抛售美国国债的心理预期,正面临着中国逐步减少债务依赖的挑战。

美国在这场博弈中不仅仅是对中国进行关税施压,还通过其他方式加大了对全球市场的影响,美国高举的关税大旗,实际上也在试探其他贸易伙伴的反应,尤其是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反应。

美国政府在调整关税政策时,不仅希望通过经济上的压力促使中国作出妥协,也在期待其他国家对美国采取“友好姿态”,而现实是全球经济的紧密联系让各国的反应变得更为复杂,而美国单方面的高压政策也引发了部分国家的警觉。

虽然美方的强硬策略在短期内或许能刺激部分经济领域的反弹,但从长期来看,这种依赖关税的政策未必能够带来稳定的经济增长。

这种局势的变化,使得全球贸易和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变得更加脆弱,在美国股市的不稳定和债务危机的隐忧下,美国是否能够承受这一切的经济压力,能否通过这种强硬策略赢得最终的谈判筹码?

美国的关税政策不仅让中美两国的关系更加紧张,也波及到全球供应链和国际贸易的稳定性,在制造业方面,许多美国企业,包括特斯拉和苹果,已经开始加速将生产线转移至其他国家,如墨西哥和越南。

新建工厂需要3到5年的时间,这无疑加剧了全球产业链的震荡,美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并不仅仅是生产基地的转移,更在于供应链中断和成本的激增,这种“断链危机”使得很多产业不得不面对重新布局的巨大压力,全球化的制造业已经受到不可忽视的冲击。

国际贸易的格局也发生了变化,美国实施高关税政策后,不仅没有使中国作出快速让步,反而促使其他国家在某种程度上寻求更紧密的区域合作。

中国与东盟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升级版,就为这一地区带来了更深层次的经济合作,这种区域化的趋势,加上欧盟推出的“碳边境调节机制”,都在加速全球贸易格局的碎片化。

各国开始重新评估与美国的贸易关系,部分国家甚至采取措施规避高关税带来的风险,通过转口贸易等方式重新布局贸易路线。

美方的关税政策不仅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冲击,也对美国自身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自损式”打击,随着高关税的实施,美国的消费者和企业成本上升,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压力尤为严重。

美国全国零售商联合会的数据显示,仅在2025年第一季度,就有2100家企业申请破产,其中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在这些企业的背后,是数百万美国工人面临失业的风险。

更严重的是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压力也在加剧,145%的关税预计将导致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上涨2.3个百分点,平均每个家庭将多支出4200美元,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生活成本的上升将使得他们的经济状况雪上加霜。

在美国经济面临如此巨大压力的情况下,特朗普政府是否能找到一条有效的解决路径?其强硬的关税政策是否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继续奏效?

未来的道路

美国对白中国加征145%关税的举动,显然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决策,而是包含着强烈的政治意图,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这一政策向中国施加压力,迫使其在贸易问题上做出妥协。

然而关税政策并未如特朗普政府预期那样迅速奏效,中国并没有按照美国的设想作出妥协,而是坚定表示,不会在强压下屈服,反而加大了自身的反制力度,中国减持美国国债的举动,更是让美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压力。

美方希望通过加征关税,让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失去竞争力,从而迫使中国在贸易谈判中做出让步,可现实却给了美方一记响亮的耳光,全球经济的深度融合,使得各国的利益链条难以被单方面切断。

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不仅引发了中国的反击,也让其他国家重新审视与美国的贸易关系,中国与其他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同时,也推动了全球贸易格局的重新布局,美国的关税政策,反而加剧了全球市场的不稳定性,并未带来特朗普政府期待的贸易平衡。

随着美国债务危机的加剧,特朗普政府的财政政策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虽然特朗普政府可能依然会坚持其强硬的立场,但从当前的形势来看,继续实施高关税政策的可持续性已经遭遇严重威胁。

结语

美方通过不断加征关税,试图通过施压中国做出让步,这一“豪赌”的背后却隐藏着对美国经济命运的深刻担忧。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贸易战的后果不仅是两个国家的对抗,而是全球经济的共同挑战,开放合作,避免极限施压,才是人类经济长期发展的正确方向。

第一财经所发布《特朗普关税大棒敲击下,全球金融市场还将迎来多少动荡》

新京报网所发布《104%!中国企业如何应对特朗普高关税?| 新京报专栏》

来源:娱栀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