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改进行时】北重集团构建“3331”工作体系 持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7 15:10 1

摘要: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重集团”),始建于1954年,是国家“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是国家重要的火炮研发生产基地、国家高强韧炮钢研发生产基地、中国矿用车研发生产基地。202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重集团”),始建于1954年,是国家“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是国家重要的火炮研发生产基地、国家高强韧炮钢研发生产基地、中国矿用车研发生产基地。

202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重要论述的重大举措,是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出的重大部署。《意见》明确提出9个方面、27条重要举措,为进一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指明了方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指导的重大改革。作为国家国防建设的重要力量,北重集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培养造就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强军首要职责,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突出创新第一动力,全面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以“三个基地、三个平台、三个体系,一个联盟”深耕产业工人队伍培育“试验田”,着力在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和服务保障等领域创新探索,打造出了一支理想信念坚定、创新能力强大、技术技能高超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01

构建三个基地,激发新时代产业工人新动能

今年以来,我国加大稳工业力度,工业生产持续恢复。数据显示,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其中,5、6月当月同比增速分别为3.5%、4.4%,呈现逐月回升态势。

(一)构建思想教育高地。坚持以党建工作引领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车间、进班组,持续掀起学习热潮。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为契机,开展职工书画摄影作品展、劳模工匠大讲堂、班组“微课堂”等活动。充分发挥北方兵器城、吴运铎事迹展馆等红色资源的教育作用,弘扬“把一切献给党”的人民兵工精神,教育引导广大产业工人不断增强服务国防建设的政治意识,提高履行好强军首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治定力。

(二)打造榜样培育营地。制定《北重集团劳动模范管理办法》《北重集团评优表彰奖励管理办法》等激励性政策文件,不断加大劳模工匠培养选树力度,拓宽成长成才渠道。将劳模每三年评选一次改为一年评选一次,对在职工技术创新、劳动和技能竞赛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团队及个人给予创新改善能手、技术能手、青年岗位能手、“工人先锋号”等称号奖励。

(三)打造精神弘扬阵地。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弘扬“中国梦 劳动美”主旋律,举办劳模工匠座谈会,实施关爱劳模工匠行动。在厂区内主干道设立劳模工匠宣传栏,编撰《旗帜 匠心 报国》——劳模工匠先进人物宣传册,利用公司广播、报刊、公众号等融媒体平台全面宣传劳模工匠先进事迹,进一步扩大劳模工匠影响力。

02

构建三个平台,彰显新时代产业工人新作为

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42.4%,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突破2000万辆;太阳能电池、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产量分别增长54.5%、34.1%;C919大型客机投入商业运营,国产首艘大型邮轮顺利出坞。

(一)构建职业培训平台。积极落实产业工人培养主体责任,通过企业新型学徒培训、各项技能提升专项培训等工作,“一对一”进行指导,加大培训力度,建立了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为主、贯穿劳动者学习工作终身、适应企业需求的职业技能培训平台。

(二)构建素质提升平台。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岗位练兵、导师带徒、技能比赛等多种形式的素质提升活动,健全完善“培训、练兵、比武、晋级、激励”一体化技能竞赛机制,坚持利用在制品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实现了职工技能水平提升与当期生产经营任务完成的有机结合。近年来,组织举办98个工种的技能比赛,50名选手获市级以上技能比赛前三名,11人获全区技术能手,5人获全国技术能手。

(三)构建创新创效平台。北重集团已建立2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2个自治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4个自治区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1个自治区级创新工作室联盟,1个包头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0个包头市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1个包头市级创新工作室联盟,打造了全员创新创效的大环境。截至目前,各级创新工作室共组织推广先进操作法233项,发明创造36项,获得专利501项,举办高技能人才技艺演示、劳模工匠大讲堂548场。

03

完善三个体系,打通产业工人职业发展通道

(一)完善岗位晋升体系。将改革试点任务与北重集团人力资源新体系建设相融合,构建以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和工作贡献为主要晋升依据的人力资源新体系,设置了7层25级职业发展层级,每个职层又细分为1-5个职级,纵向建立起从五级技能工到资深技能大师的25级通道,将每位技能人员的漫长职业生涯发展分解成更易于实现的短期目标,有效打破了“天花板”的禁锢,新体系运行后技能人员工资涨幅360元/人。

(二)完善薪酬激励体系。建立工资总额分层、分类调控机制,对重大专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特殊事项的工资总额单列支持,收入分配及薪酬增量向完成目标作出贡献的关键岗位人员倾斜,确保核心骨干职工薪酬具有市场竞争力。打造多样化的中长期激励机制,将公司核心高技能人才薪酬的一部分与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技术创新、重点项目完成、重大工艺突破等工作紧密挂钩,推进实施市场化的项目分红、风险跟投、揭榜挂帅等形式多样的激励方式,让核心高技能人才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完善权益保障体系。2021年组织职工代表团审议通过了《企业年金实施细则》《职业发展体系管理办法》《薪酬激励管理办法》,助力产业工人享有更好的职业发展空间、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修订完善《北重集团职工医疗互助和帮扶救助管理办法》,取消住院费用报销门槛,覆盖疾病种类更多,帮扶范围更广。运用“互联网+”以数智化赋能帮扶工作,开发运用北重集团帮扶救助系统,实现一站式服务。

04

构建产业工人培育平台

积极打造创新工作室联盟

为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北重集团跨区域、跨行业、跨单位创建了由郑贵有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王士良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夏永红自治区劳模创新工作室、李松自治区劳模创新工作室、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廖丽娟劳模创新工作室、陈亮劳模创新工作室、一机集团马强创新工作室等8个工作室组成的创新工作室联盟,同时特邀全国劳模郭晋龙加入联盟团队、指导联盟内团队成员解决难点和疑点问题。联盟主要以自动控制、数控装调、维修电工、数控加工等相邻相近工种为主体、以“攻关、传艺、创新、交流”为目标,使各个工作室之间实现互通合作,信息、资源共享。截至目前,工作室联盟共开展技术培训186次,9500多人次参与,开展技术交流,成果展示125场攻克技术难题4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33项。北重集团创新工作室联盟是全区首批6个创新工作室联盟之一。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