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公司什么职位最有油水?网友:采购才不是油水最高的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3 08:03 2

摘要:一句话,戳破了多少打工人的幻想:以为回扣是采购员的油水,结果连广告部的小妹都分不到渣。

“广告费又涨了?

别惊讶,那是老板的小金库在呼吸。

一句话,戳破了多少打工人的幻想:以为回扣是采购员的油水,结果连广告部的小妹都分不到渣。

真正的大头,早被老板和亲舅舅的“御用代理”锁死,发票一叠,数字随便填,反正烧的是公司账,进的是私人兜。

上市公司财报里,广告费飙到营收的10%以上,早不是新闻。

快消、互联网最夸张,一年几十亿砸出去,水花看不见。

业内人士私下吐槽:里面至少三成是“空气”,合同写着地铁灯箱,实际只给PPT。

代理公司老板是谁?

查查股权穿透,八成是董事长大学同学,或者干脆是老板娘的表弟。

钱从左口袋进右口袋,流程合规,签字齐全,审计师来了也只能干瞪眼。

链条比想象更长。

采购拿3%,总监拿5%,财务老大拿“喝茶费”,连法务都要分润“风险补偿”。

一张广告订单,五六个部门盖章,人人有份,自然没人吭声。

去年某头部饮料厂被匿名举报,调查组翻了半年账,最后只抓到两个背锅的媒介经理——真正的操盘手早移民加拿大了。

监管不是没努力,是真抓不到。

回扣不走现金,走“咨询费”“创意策划费”,发票抬头写着“品牌策略研究”,一查合同,全是“提升用户心智”这种玄学词。

税务系统再智能,也识别不了“玄学”值多少钱。

除非内部人反水,否则线索断在邮箱里。

最魔幻的是企业文化。

老板在年会上大谈“诚信奋斗”,转身就把外甥女安排成独家代理。

审计部想查?

先问问老板娘同不同意。

独立董事一年见两次面,签字费照拿,谁愿意得罪金主。

员工想举报?

HR的“价值观考核”等着你,年底绩效直接打C。

羊毛出在羊身上。

广告费虚高,最后全摊进产品成本。

一瓶饮料多卖两块,一盒面膜溢价50%,消费者买单时,还在心疼“品牌真烧钱”。

烧的不是品牌,是普通人的钱包。

能破局吗?

难,但也不是没缝。

最近某家电巨头被逼着公开招标,把广告代理权放上网,价低者得。

虽然最后中标的还是“老熟人”,至少流程透明了,价格砍了15%。

媒体盯得紧,老板再想塞亲戚,也得掂量掂量舆情。

说到底,回扣不是蛀虫,是系统自带的“抽水机”。

只要权力还集中在几个人手里,只要审计还是走形式,广告费就永远有“水分”。

打工人别做梦分羹了,能保住工资不被“优化”就谢天谢地。

至于消费者?

除了骂两句,也只能在直播间蹲半价——毕竟,那可能是全年唯一没被回扣染指的折扣。

来源:高冷白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