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家好,自从中华上下五千年以来,咱们中华大地上一共诞生了422位皇帝。他们当中有些是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成功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了一个新台阶。有些却是残忍暴虐,甚至为了“美女”享乐,弃天下百姓于不顾。今天咱们就盘点一下这些历史上有名的“昏君”。
大家好,自从中华上下五千年以来,咱们中华大地上一共诞生了422位皇帝。他们当中有些是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成功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了一个新台阶。有些却是残忍暴虐,甚至为了“美女”享乐,弃天下百姓于不顾。今天咱们就盘点一下这些历史上有名的“昏君”。
秦二世胡亥(公元前230年—前207年)通过矫诏篡位,成为秦朝第二位皇帝。其统治堪称秦末崩盘的直接推手:一、残杀功臣,听信赵高谗言,诛杀蒙恬、李斯等重臣,自毁朝廷支柱;二、苛政虐民,延续严刑峻法,赋役繁重,民间“刑者相半于道”;三、昏聩纵权,放任赵高“指鹿为马”专权乱政,朝堂乌烟瘴气。胡亥登基仅三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六国旧族复叛,帝国烽烟四起。公元前207年,胡亥被赵高逼杀,秦朝不足十五年即亡。其暴政终结了大一统王朝的首次实践,更引发楚汉相争,深刻改写中国历史轨迹。
乾隆史照
乾隆帝(1711-1799)虽然缔造“康乾盛世”,晚年昏聩却为清朝衰落埋下伏笔:一、纵容贪腐,宠信和珅,任其敛财逾8亿两白银,致吏治崩坏贪腐成风,后面嘉庆想上台整治,无奈积重难返,最终无功而返。二、奢靡无度,六下江南耗银超2000万两,掏空国库,民间百姓疾苦加剧乾隆熟视无睹。三、文化高压,大兴文字狱,因“清风不识字”等诗文株连甚广,思想禁锢空前;四、闭关锁国,严限外贸,拒绝西方科技,成功使中国错失工业革命,终致鸦片战争惨败。其暴虐亦显,曾因皇后劝谏南巡狎妓而废后幽禁,尽显专断无情。乾隆晚年之弊,透支盛世根基,清朝实亡于乾隆。
隋炀帝杨广的昏庸集中体现于穷兵黩武与滥用民力。其三次远征高丽(612-614年)堪称军事灾难:首征时高丽诈降致隋军错失战机,30万精锐覆灭;后续战役更因粮草不济、民夫逃亡,甚至出现士兵被迫“以麻袋装土充战功”的荒诞局面。对内则横征暴敛,每月役使200万民夫营建东都洛阳,六年内征发543万人开凿大运河,致“丁男不供,始役妇人”。晚年沉迷享乐,三巡江都建造数千龙舟,沿途州县需献“水陆珍奇”,百姓被迫“刮树皮充饥”。其暴政激化矛盾:拒谏斩杀任宗、崔民象等忠臣,宠信奸佞裴蕴、虞世基;大业十二年(616年)中原叛乱四起时,竟掩耳盗铃焚毁告急奏折,终在江都兵变中被宇文化及缢杀。其统治最终将隋朝推向“百姓疲敝,四海怨叛”的绝境。
剧照
唐玄宗李隆基(685-762)这个可以说,如果能够早死二十年,说他堪比唐太宗李世民一点问题没有,晚年堪比喝假酒的昏庸统治引发唐朝由盛转衰。其昏聩集中体现于四点:
其一,任奸纵佞,罢黜张九龄等贤相,重用李林甫、杨国忠等权臣。李林甫专权十九年,构陷忠良,致使“朝野钳口”;杨国忠身兼四十职却无能治国,甚至谎报粮仓充盈以媚上。其二,奢靡误国,为杨贵妃建华清池、运荔枝“一骑红尘”,劳民伤财,府库因滥赏耗尽,竟以军粮换布帛充内帑。其三,军事失策,纵容节度使权力膨胀,安禄山兼领三镇节度使,蓄养私兵“曳落河”八千人,终致755年安禄山以“清君侧”之名叛乱,叛军直陷两京。其四,拒谏专断,马嵬驿兵变时仍自毁长城,误杀名将封常清、高仙芝,错失平叛良机。其晚年被肃宗架空,亲信遭逐,最终在宦官监视下郁郁而终。
宋徽宗赵佶(1082-1135)是北宋覆灭的直接推手,其昏庸表现为:
一、任奸误国,重用蔡京、童贯等“六贼”,纵容其贪腐专权,甚至明码标价卖官鬻爵,导致“三千贯入阁,五百贯任通判”的官场奇观。二、奢靡暴政,以“花石纲”劫掠江南奇珍,役使民夫修建艮岳园林,致“民刮树皮充饥”,江南方腊起义爆发后,虽镇压成功却耗尽国力。三、军事昏招,联金灭辽时两次攻辽惨败,暴露宋军羸弱,反引金人南下;1120年与金订立“海上之盟”,却因指挥混乱导致燕京之战损兵折将,最终以百万贯赎城费换空城,为“靖康之耻”埋雷。四、外交弱智,金兵南下时竟然迷信神棍郭京“撒豆成兵”,致开封沦陷;被俘前禅位钦宗甩锅,终与子同成金国阶下囚,妃嫔为奴、公主遭辱,北宋百年基业毁于一旦。
漫画化角色
汉灵帝刘宏(157-189)以荒淫奢靡与宦官专权将东汉推入深渊。其昏庸集中表现为:
其一,宦官乱政,称张让、赵忠等宦官为“父母”,纵容“十常侍”专权卖官,公卿标价千万钱,曹嵩买太尉耗资一亿钱。其二,卖官鬻爵,首创西园官爵交易所,郡守标价二千万钱,官吏上任后横征暴敛,“百姓苦不堪言”。其三,奢靡荒诞,后宫仿建街市扮商贩取乐,建“裸游馆”令宫女裸身戏水,甚至给狗穿官服上朝讥讽“好一个狗官”。其四,党锢之祸,两次大规模迫害士人,李膺、杜密等数百忠良惨死,士族离心加速统治崩溃。其五,军事失策,改刺史为州牧致地方割据,黄巾起义后虽平乱却耗尽国力,最终引发董卓之乱。其统治22年间“田野空、朝廷空、仓库空”,诸葛亮痛斥“亲小人,远贤臣”令后汉倾颓,四百年大汉实亡其手。
剧照
晋惠帝司马衷(259-307)以“愚君”之名载入史册,其昏庸统治直接引发西晋崩溃。核心昏庸表现为:
一、治国无方:自幼智力低下,司马炎测试时需贾南风代答蒙混过关,执政后面对饥荒竟问出“千古名句”“何不食肉糜”,完全脱离民生现实。二、权臣乱政:纵容贾南风专权,其伪造诏书诛杀杨骏、废太后,触发八王之乱,期间被赵王司马伦篡位为太上皇,辗转沦为诸王傀儡。三、军事失控:在位期间爆发长达16年的八王之乱,诸王混战致30万军民死亡,洛阳、长安两京遭鲜卑军劫掠,国力耗尽。四、制度崩坏:继承司马炎分封制恶果,放任宗室拥兵自重,最终引发五胡乱华。其统治使西晋“田野空、朝廷空、仓库空”,被俘期间衣染忠臣嵇绍之血尚不知耻,终遭司马越毒杀。
剧照
明英宗朱祁镇(1427-1464)的昏庸统治使明朝由盛转衰,其核心表现为:
一、土木堡惨败:宠信宦官王振,率20万精锐仓促亲征瓦剌,因指挥混乱遭围歼于土木堡,致「三大营」覆灭、半数文武功臣死难,自身被俘,开创皇帝被俘先例。二、卖国求存:被俘期间配合瓦剌「叫门」,试图骗开宣府、大同城门,史称「叫门天子」;复辟后反将拒开城门的守将郭登流放。三、残害忠良:夺门之变后冤杀北京保卫战功臣于谦,清洗范广等将领,甚至将范广家产赠予瓦剌;为祸首王振建「旌忠祠」招魂。四、战略短视:纵容女真壮大,开抚顺关马市资助建州女真,间接为后金崛起埋雷。五、制度崩坏:其败局使文官集团独大,勋贵断层,开启明朝宦官专权与党争恶性循环。其两度在位共22年,被《明史》评为「无甚稗政」实属粉饰,实为「土木战神」「汉奸皇帝」的昏君典型。
明神宗朱翊钧(1563-1620)执政后期昏庸至极,直接导致明朝国势崩坏。其败政集中于五方面:
一、怠政荒朝:张居正死后,立即清算“恩师”随后朱翊钧开启了连续28年不上朝的历史,六部官员空缺率达70%,导致“南北科臣五十七人,今止八人”的瘫痪局面,奏章积压如山,边将请饷无人批复。二、贪婪敛财:废除张居正改革后,派遣矿监税使横征暴敛,“指其屋而挟之曰‘彼有矿’则家立破”,甚至抄没张居正、冯保家产充入私库,引发全国性民变。三、党争误国:纵容“国本之争”十余年,企图废长立幼动摇国本,引发东林党与阉党激烈对抗,朝臣“人人皆以为危而皇上自以为安”。四、军事溃败:萨尔浒战役惨败后仍拒拨军饷,任由辽东防线崩溃,放任努尔哈赤壮大,埋下后金崛起祸根。五、制度崩解:废除考成法致吏治腐败,“京察”形同虚设,纵容魏忠贤专权,开创宦官干政恶例。其统治被斥“明亡于崇祯,实亡于万历”,48年执政耗尽张居正改革积蓄,终使明朝滑向灭亡深渊。
唐懿宗李漼(833-873年)是唐朝灭亡前夜的关键昏君,其统治以奢靡荒政、加速王朝崩坏为特征:
一、穷奢极欲耗国力,每月宴饮十余次,供养500乐工赏赐无度,单次出行扈从竟达十余万人,致“咸通时代物情奢”。二、任相如儿戏,14年更换21位宰相,纵容路岩、韦保衡等“牛头阿旁”贪腐专权,民间讥讽“钱财总被收,货赂几时休”。三、宠佞残民,为溺爱同昌公主耗费五百万贯置办嫁妆,公主病逝后冤杀医官、流放忠臣,葬礼规模堪比帝王。四、崇佛乱政,咸通十四年倾举国之力迎佛骨,沿途官府横征暴敛,半年后即暴毙。五、激化民变,虽镇压裘甫、庞勋起义,但苛政引发“国有九破”困局,为黄巢之乱埋下火种。其统治耗尽宣宗“大中之治”遗产,《资治通鉴》评其“骄逸残暴”,终使大唐滑向“田野空、朝廷空、仓库空”的绝境。
这些皇帝的共同点在于:将个人欲望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或无能应对危机,导致政权崩溃、民生苦难**。他们的统治轨迹警示后人:权力若脱离责任,终将招致历史的审判。
来源:历史记录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