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软医疗:AI医疗全域破壁者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11 09:55 2

摘要:AI最初带给我们的震撼,很大程度上源于2016年那场全球瞩目的“人机大战”。在与围棋世界冠军的较量中,AlphaGo运用其高效的通用型算法,最终以4:1赢得胜利。

AI最初带给我们的震撼,很大程度上源于2016年那场全球瞩目的“人机大战”。在与围棋世界冠军的较量中,AlphaGo运用其高效的通用型算法,最终以4:1赢得胜利。

得AI者或可得未来天下,医疗领域尤甚。

当年初Deepseek引发美国股市巨震,殊不知医疗领域的生成式AI技术竞争已入深水区。截至2024年底,中国发布的医疗AI大模型已近200个,应用场景拓展至辅助诊断、病历生成、健康管理、医院管理等医疗全流程。

比起一枝独秀,大健康领域更需要百花齐放。

在2025年CMEF舞台上,中国CT技术奠基者——东软医疗以“AI医疗全域破壁者”姿态强势登场。

重磅发布NeuAI2.0全域人工智能平台,以及其赋能下的四款CT新品、分子影像级磁共振,覆盖从临床诊断到科研级成像的全场景需求。向世界全景呈现“AI大模型+智能硬件+智能数据”三位一体的医疗科技新生态。

正如东软医疗首席执行官武少杰所言:“东软医疗的使命是既让老百姓用得起、用得上、用得方便医疗产品;同时不做跟随,而是在核心技术、关键材料、供应链上自主可控,实现技术突破和全球领先。”

2024年下半年,东软医疗以“国家队”身份开启中国高端医疗影像设备新征程。首次以“新身份”亮相CMEF,这场展示不仅是新产品迭代,也是中国医疗装备产业向世界发出的实力宣言。

01、AI大模型加持从1.0到2.0的飞跃

今年3月,东软集团正式推出“添翼”医疗健康智能化全系解决方案,该方案基于“添翼”AI大模型,衍生出八大医疗行业“赋能体”,涵盖医学影像、患者服务、病历服务、医学科研、医学检验、重症医学、医事服务、卫健等领域。

2024年以来,东软医疗从设备制造商向“智能化医疗解决方案服务商”全面转型。而这场技术狂潮的核心引擎,正是以其自研NeuMediThink医疗AI大模型为基,改写行业游戏规则的NeuAI2.0全域人工智能平台。

NeuAI2.0平台集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等尖端技术于一体。

此外,以“零代码AI基建”为核心理念,打造医疗领域的“技术乐高”。无需编程基础的拖拽式操作界面,让临床医生能像搭建积木般快速调用AI模型,使放射科、肿瘤科、影像工程部门在同一数字平台上实现无缝协作。这种“去技术壁垒化”的创新,正打破医疗AI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障碍。

NeuAI2.0的问世,不仅源自东软医疗近三十年的硬件研发底蕴,更得益于其“硬件为AI算力平台”的战略远见以及对千万级临床真实数据的深度挖掘。

作为链接设备终端与智慧医疗的数字筋脉,MDaaS智能数据服务以AI驱动数据引擎,实时解码千万级临床影像大数据潜在价值,为NeuMediThink大模型的诞生注入源源不断的“大数据燃料”。

而作为承载医学影像、患者服务、病历服务、医学科研领域的平台,NeuAI从1.0到2.0的飞跃不仅是技术迭代,更是重新定义全球医疗AI竞争的中国维度。

东软医疗智慧影像软件研发中心总监马锐兵告诉医趋势,1.0阶段,更聚焦于单点智能技术的独立应用。

2.0阶段,依托大模型,通过底层数据互通、算法协同及业务流程再造,真正重塑了“诊断-治疗-出院后随访”的全域智慧影像价值。

02、全域AI赋能

激活未来医疗新生态

东软医疗激活未来医疗新生态从影像质控、精准诊疗、医疗服务三大智能应用场景开启。

影像质控:从「人工操作」到「智能闭环」的范式革命

在NeuAI 2.0影像赋能体的加持下,CT全流程质控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实现了更精细化的扫描参数自适应设定、图像质量自动评估、危急值即时预警、影像报告规范质控的全链路自动闭环。

东软医疗对于AI有独特的核心理念,强调人机智慧融合,而非单纯替代人工。因此,强调的是全影像链智能主动质控;类比 “主动辅助驾驶”,在影像生成前和过程中主动把控影响质量的关键环节,而非传统质控的“事后处理”。

精准诊疗:大模型驱动的「多模态智能辅助评估」

诊断阶段,以肺部筛查为例,CT一次扫描可自动输出肺结节、慢阻肺、心脏钙化积分、骨密度、脂肪肌肉分析等多项检查结果。在血管影像处理方面,NeuAI2.0可以支持包括头颈、冠脉、主动脉及下肢等全身血管的量化评估,不仅涵盖管腔管壁等结构化信息,还包括血流动力学信息。

ClearInfinity是唯一被纳入《CT深度学习图像重建算法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的国产算法;也让东软医疗获批国内首个且唯一同时支持CT&MR影像的缺血性卒中三类证软件,能在90秒内完成缺血半暗带分析,准确率超过95%。

将所有这些量化的检查结果与大模型的能力相结合,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治疗决策和预后预测的参考。通过融合多模态的影像和文本信息,让手术治疗方案更加精准,手术过程更加高效。

NeuAI2.0赋能下的医学影像设备也不再是冰冷的硬件,而是能主动适应临床需求的可靠“诊疗伙伴”;以本次CMEF明星展品为例。

NeuViz Epoch Elite

准光子CT

全球首款具备16cm超高清螺旋扫描能力的CT设备,配备东软医疗自主研发的UHD超薄精雕探测器,实现0.156mm的业界领先薄层采集层厚。空间分辨率高达46.5lp/cm,可与光子CT成像质量相媲美。拥有83cm超大机架孔径,提高了患者的检查舒适度,特别适合放疗定位等操作。配合第三代冠脉运动伪影校正技术,最高时间分辨率可达19毫秒,轻松处理复杂心律患者的检查需求。将儿童辐射剂量降至极低水平,填补临床空白。其独特的专科一站式解决方案,为医院多中心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NeuViz Glory+

超音速CT

全球首款0.235秒超音速CT,配备了航空级别的超音速平台,实现0.235秒的高速全身扫描。特别是对于心脏冠状动脉检查,其独特的Booster One-Beat炫速单心跳模式能够在单个心动周期内完成扫描,显著提高了心脏冠状动脉检查的成功率。采用国产首创的能谱检查技术,提供丰富的功能学检查信息,从而助力于疾病的精准诊断。

NeuViz Prime Vita

128层 全能智慧CT

作为一款全场景智慧型功能CT,能够实现一站式全心成像分析,提供肺部高清低剂量成像以及多部位联合成像,满足临床在多种场景下的使用需求。能谱成像技术通过采集高低管电压信号,实现功能学成像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NeuViz Spire SP

超薄层显微能谱CT

能实现0.5mm以内的超薄采集层厚,极大地助力于微小病灶的早期检出。采用60kV低剂量成像技术,结合O-Dose全方位低剂量平台,为患者提供更为贴心的关爱。此外,其能谱功能学成像技术进一步提升了对复杂疾病的诊断能力。

当磁共振技术已历经结构、功能、定量技术革新,癌症等复杂疾病对分子级早筛的临床刚需,正催生“第四次革命”。东软医疗破局之作NeuMR Wasa—— 全域分子研究型磁共振应势而来,构建“结构-功能-分子”三级成像体系,精准捕捉神经突触级病变,为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等神经精神疾病开启超早期诊断窗口。

搭载NeuAI2.0引擎的它,患者自由呼吸状态下即可实现高质量增强扫描,效率飙升50%,重新定义高端磁共振的临床效能标杆。

医疗服务:重构以患者为中心的智能服务

数字人NeuEVA化身“全流程智能助手”。

入院时,智能导诊,通过语音交互完成病史采集;检查前,用VR直观解释扫描注意事项;出院后,自动推送个性化康复方案并实时解答用药疑问。

这种“7×24小时在线+全场景覆盖”的智能沟通,不仅将医患单次沟通时间压缩60%,更让基层医院拥有“三甲级”的医疗服务能力。

通过以上智能应用场景,东软医疗在AI领域的布局已筑起“设备互联-数据互通-诊疗互融”的智慧医疗新生态。


新时代的“战争”或许没有硝烟,却可能更为残酷。2025年,全球医疗科技竞争前所未有的白热化。作为“国之重匠”,东软医疗正站在国产装备突围的历史关口。

03、启程新阶段

从1997年研发出中国首台CT,到首台超导磁共振、首台DR,再到2025年即将获批的中国首台(全球唯二)光子CT。

谈到东软医疗近三十年破局之路,武少杰不禁动容。做拓荒者,需披荆斩棘;但超越昨日领跑的自己,更要破茧重生!

作为国家医疗装备国产化战略的核心践行者,东软医疗从成立伊始就以“技术破冰”为使命,在高端医疗影像领域完成从“国产零突破”到“全球技术领跑”的三级跳。目前是行业内罕见的构建了覆盖医学诊疗全领域产品线的企业。


而其未来之路也迎来了历史性转航。2024下半年,通用技术集团成为东软医疗第一大股东,正式开启“央企资源+市场化机制”的双轮驱动新纪元。

作为掌管全国1/5优质医疗资源、运营超5万张床位的“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国家队”,通用技术集团的全产业链布局(从高端设备制造到临床场景应用)与东软医疗的技术原研能力形成战略同频共振。

这种“央企市场化改革样本”的独特模式,有力地促进了东软医疗与上下游的深度合作拓展。

上游研发、生产:多元矩阵锻造硬核竞争力

为了不断构建并强化技术优势,东软医疗已在沈阳、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美国休斯敦、韩国京畿道等地建立了研发中心,汇聚全球700余名研发人员,上演医疗科技“全球协同攻坚战”;形成“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工程转化”的全周期技术闭环。

其中,上海研发中心已经实现了包括磁体、梯度、射频、谱仪等所有高端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发和生产;南京研发团队已经解决了CT球管寿命的难题。

与通用技术集团联合攻关材料、核心部件等卡脖子技术,有望进一步保障供应链自主可控,提升全球竞争力。

下游:全球化多轨战略,编织中国医疗力量经纬网

作为中国医疗设备行业的海外开拓先锋,东软医疗借助13家海外子公司构建的全球服务网络,服务范围覆盖全球110多个国家的14000多家医疗机构。此外,建立了70多个集服务、备件和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枢纽,通过远程服务系统和云平台的实时监控,为医院提供包括早期预警、在线服务在内的更高效支持。

其市场拓展呈现出“高端市场突破+新兴市场深耕+一带一路战略拓展”的多元化推进模式。

高端市场实现突破:成功进入美国、德国等高端医疗市场,入驻顶级医疗机构,用“中国精度”重塑欧美市场对中国制造医疗设备的认知。

新兴市场深根固本:在巴西、肯尼亚等新兴医疗需求地区,以“中国力量”解决患者的医疗难题。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东软医疗与90多个沿线国家签订了数百份合作协议;还与国内多家顶级医院合作,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输送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诊疗技术,为全球医疗健康事业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利用通用技术集团海外贸易子公司网络,拓展“一带一路”及发展中国家市场,进一步加速产品出海。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啃下高端医疗设备这块硬骨头已是箭在弦上的必选题。

尽管中国医疗装备的发展道路依然漫长且充满挑战,但令人振奋的是,以东软医疗为代表的国产医疗影像设备,在硬件和核心技术方面已经实现了对国际先进水平的持续追赶。

相信,行远自迩,踔厉奋发。

来源:MedTrend医趋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