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有五千多年历史,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如今更是繁荣富强的国家,不仅有先进的技术,还有令西方国家畏惧的军事力量。
世界上每个国家的名字,都不是随意产生的,其背后赋予的含义,往往都尤为深刻。
中国有五千多年历史,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如今更是繁荣富强的国家,不仅有先进的技术,还有令西方国家畏惧的军事力量。
那身为华夏儿女、龙的传人,你知道中国为何叫中国吗?外国又为何称我们为China呢?
中国名字由来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在汉字进行简化后,国字变成外面一个框,里面一个玉。
赋予的含义就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一直将玉视为珍宝,我们国人要像爱玉一样热爱国家,保卫自己的国家。
但中国这个词在古代就已经出现,最早出现在周朝,周武王伐纣后说过一句话,叫做宅兹中国。
意思就是我已经占据了中国,这个中国指的是位于天下之中的洛阳城,指的并不是一个国家。
之后在古代记载中,曾很多次出现过中国一词,不过其中的含义不统一,有着很大差别。
有的是指中原之地,有的是说国家中心、国境之内,或者是皇帝所统治的地区,比如秦国统一天下后,中国一词变为单独指国境内的土地。
古代时,我国的国土面积不像现在这么大,所以中国所指的地理范围,也就是黄河中下游与中国地区。
早期的中国,只是以中原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地理概念,在中国之外,还有东南西北四方的居民,被称为“四夷”,所谓“天子有道,守在四夷”。
中国的概念,是逐渐扩大的,在古人的地理认知和炎黄二帝引出的炎黄子孙、华夏族的概念,中国的概念很早就有,秦始皇给自己起名也是用的这个概念。
在汉朝时,人们把汉人在中原地区建立的王朝称为中国,这算是中国作为国号的雏形。
在我国发现的多件汉代文物上,也都刻有中国二字,但是汉朝与之后的多个朝代,并没有真正将中国作为自己的国号。
第一个将中国作为国号的朝代是明朝,明朝与海外进行贸易交流比较频繁,对外常常用中国自称,将中国作为自己国家的发源地。
这种传统延续到了清朝,从历史中可以发现,清朝经常自称自己为中国,西方国家也一直将清朝称为中国,因为他们受到中国文化影响,一直认为清朝与明朝一样,只是皇帝不同。
比如在清朝与西方列强所签的条约中,所有关于百姓的条款,都是指的中国人,而不是清朝,清朝人出国,也是自称中国人。
清朝与西方列强进行谈判时,他们也经常称自己为中国钦差大臣,但是在清朝时,一般在国内,还是按朝代来称呼。
虽然对外签条约说领土归属一类的,就说属于中国,但对外的国号一般为大清国或者大清帝国,清朝很多民族的人会称自己为汉人、满人等,国家的概念没有那么深。
直到晚清时期,西方列强入侵中华,民族意识才得到觉醒,在多民族一致对外时,国人也慢慢放弃以前用秦人、汉人这样按朝代命名的称呼,中国开始被赋予整个国家的概念。
中国正式成为国号
在辛亥革命之后,清政府被推翻,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先生将国号简化为中国,正式作为国家的国号来使用,这是中国第一次正式拥有现代国家概念的国名。
1949年,中国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国名亦是中国,在此刻中华民族的自信崛起,中国国号已经深深印在每个人的心中。
中国这两个字的含义也不简单,古人喜欢将统治中心立于中央地带,而中就是中心之地,是最为尊贵与和谐的位置,国就是邦土,中国就是由中心向外扩散,是最尊贵的。
中国一词在历史中不断地演化,从地理中心到国之都城,再到政治中心,如今更是代表中外不同文明文化的意思,更蕴含了民族统一的意识。
而在英文上的称呼,中国被叫做“China”,这又是为何呢?
China
外国人将中国称为china,这之中有很多种说法。
最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因为瓷器,因为china这个词翻译过来就是瓷器的意思,而中国是瓷器的故乡。
在古代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中国与外界的交流频繁,瓷器也流向了欧洲,欧洲人将瓷器称为“白色的黄金”,价格与黄金差不多。
当时到欧洲的瓷器一般都是昌南镇的瓷器,昌南到了英语中就变成了china,表示瓷器的意思。
虽然昌南镇后来改名为景德镇,但是china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由于中国瓷器在国际的影响力,首字母大写的China就成为中国的称呼。
还有种说法是,西方与中国最开始接触的时候,是秦国时期,当时我们自称中国,意思就是在中心。
西方的人肯定不能接受这个说法,所以他们称秦国就用秦来发音,China就是从秦字发音而来的。
还有的认为,china一词来源于丝绸,按照欧洲语言的演变历史,对丝绸与china一词之间的关联作了解释。
中国的丝绸传到欧洲时,在希腊文中,也出现了丝这一词汇,在希腊文中,丝的发音与中文时很相近的。
在拉丁文中,丝的发音与后来的China非常接近,在法文中,丝的拼写为chine,与china的发音与拼写相似,之后从发文正式过渡到china一词。
虽然china的来源有很多种说法,但可以肯定的是,China这个词肯定是来源于中国历史中,某种标志性词汇的音译,绝对不是源自英文。
其他国家如何称呼我们,主要是看古代两国接触时,文化是如何传播的,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多个朝代与民族,传播的文化不同,那么各国的称呼也会不同。
现在我们要时刻记得,我们是中华民族的子女,无论外国如何称呼我们,我们都要记得自己是中国人,中国二字承载着民族责任,以及中华民族崛起的自信。
我们要骄傲地背负中国这个名字,铭记国名背后的历史与责任,为中国的未来努力拼搏。
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人民心中一种巨大的民族意识崛起,中国就是作为呼吁民族团结、民族凝聚的称呼。
中国者,吾中国人之中国,非他人所得而保全也,保全中国者,吾中国人自己之责任,非他人所得而代之也。
总结
从历史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历史在不断地进步,而中国一词的含义也在变化,从之前的君主专制社会发展到现在,中国的含义已经不仅仅代表国家。
更是代表我国逐步从封建制度解放出来,中国二字的出现并非是顺其自然的事情,几千年来,由于各种社会观念的影响,使其呈现出各种形式,它包含的内容,无比丰富。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来源:影视精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