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用法治笔触书写山水华章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1 09:34 3

摘要:暮春时节,黄果树瀑布在阳光下泛着银光,游客们沿着智能化步道有序前行,往昔的拥堵与喧嚣已不复存在。景区指挥中心内,电子大屏实时跳动着客流热力图、停车场饱和度等数据,工作人员通过无人机巡逻系统全方位监控景区情况。

4月10日,以“景城共建融合发展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为主题的第十九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安顺市盛大启幕。

安顺,这座黔中之城,正以蓬勃的发展态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创新的治理模式,向世界展示贵州旅游的独特魅力,以自信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

黄果树下的“数字密码”: 传统景区迎来智慧蝶变

暮春时节,黄果树瀑布在阳光下泛着银光,游客们沿着智能化步道有序前行,往昔的拥堵与喧嚣已不复存在。景区指挥中心内,电子大屏实时跳动着客流热力图、停车场饱和度等数据,工作人员通过无人机巡逻系统全方位监控景区情况。

“我们接入了全省‘一码游贵州’平台,从吃、住、行到游、购、娱,游客都能轻松在线解决。”景区管理处负责人介绍,去年黄果树瀑布成为贵州首批“智慧景区”试点,投诉率同比下降47%,游客满意度提升至98.6%。

值得一提的是,安顺市以立法工作推动黄果树旅游景区提档升级,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初步拟定《安顺市黄果树世界级旅游景区建设促进条例(草案)》,在立法层面对黄果树旅游景区规划建设、资源保护、服务优化、国际拓展、保障措施等环节予以明确,有效保障黄果树旅游景区的生态资源得到科学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实现绿色开发、绿色发展和绿色服务的现实需要。

安顺市在全省率先推行“旅游+智慧警务”模式,将景区安防系统与公安大数据平台无缝对接。在黄腊乡4000亩的樱花园,游客借助“安顺110”APP遗失物品功能,仅用15分钟便找回了遗失的背包。

“让数据多跑路,游客少跑腿”,这句标语在安顺的旅游景区随处可见,成为这座城市平安建设的生动注脚。同时,安顺交警通过GPS动态监管平台,实时监管车辆运行状况和司机驾驶状态,及时发现、阻止交通违法行为,守护游客出行平安。

黄果树旅游警察在景区内执勤。陈炫 摄

屯堡文化的“文明实验”: 历史遗风遇见现代治理

夜幕降临,云峰屯堡的青石巷里亮起彩灯,地戏面具店老板老张正教游客制作屯堡刺绣。墙上的“文明旅游红黑榜”记录着游客的文明行为积分兑换情况。

“以前游客乱刻乱画现象时有发生,现在大家都自觉多了。”老张指着榜单上的积分记录说。

安顺市创新推出“文明旅游指数”,将游客行为、商家诚信、公共服务量化为可感知的数字。

在龙宫景区,游客李女士因主动归还他人遗失的相机,获得了景区终身免费入园资格。景区负责人表示,“这种机制让文明旅游从口号变成行动。”

旧州古镇,当地小学的“小小讲解员”令人眼前一亮。10岁的学生陈亮用原汁原味的方言介绍明代遗风,引得游客纷纷点赞。“当文化自信融入教育肌理,旅游文明便有了最深沉的底色。”教育部门负责人感慨道。

在安顺鲍家屯,有一座与都江堰原理相似的水利工程,它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600多年来一直滋养着当地2300余亩农田,许多学者、游客慕名前往。

然而,这里曾因村民坟石加工导致废料堆积、河道堵塞,威胁农耕文化和行洪安全。西秀区人民检察院介入后,先后与乡镇政府磋商、发出检察建议,但整治效果不佳。2023年7月,西秀区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推动拆除违规点位、清运1200余吨固体废物、复垦22亩耕地、疏通13公里河道。同年10月整治达标后,法院终结诉讼。

如今,该院在此设立公益诉讼示范点,推动保护措施写入村规民约,筑牢法治防线,守护农耕文化传承。

法治护航的“云上模式”: 权益保障跑在风险前面

仲春时节,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游人如织,游客张先生感受了一场快速的维权:他购买的蜡染作品存在色差,从投诉至拿到退款仅用15分钟。“没想到景区处理纠纷比网购平台还快!”张先生感慨。

在黄果树景区的法治宣传点,一群游客围着智能机器人“小法”咨询问题。“我想投诉导游强制购物怎么办?”一位游客刚说完,“小法”立刻弹出法律依据和投诉渠道。据介绍,目前安顺已实现法律服务“掌上办”“指尖办”,让游客的权益保障跑在风险前面。

安顺市司法局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分局创新的“菜单式调解法”,针对旅游纠纷“短平快”特点,推出“菜单服务、链条联动、嵌入管理”调解机制,面对游客投诉,矛盾调处中心集成“接单”、线上线下联动“出单”,反应时限平均不超过10分钟,高效化解涉旅纠纷。

“让数据多跑路,游客少跑腿。”不仅优化了营商环境,更成为贵州法治现代化的生动注脚。

法治护航下的安顺旅游,正书写着“诗与远方”的时代华章。

【记者手记】

贵州旅游发展的生动缩影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安顺市委政法委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督促政法机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结合职能职责推动涉旅游相关工作开展,助力制度机制建设。截至目前,安顺市中级人民法院制定了《关于建设一流旅游城市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检察机关制定了《服务保障安顺建设一流旅游城市工作方案》《关于依法开展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推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工作机制》,市文体广播旅游局制定了《联动执法工作机制》等。

站在黄果树瀑布前,记者深刻读懂了安顺的愿景——它不仅是在打造一座旅游城市,更在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旅答卷。当平安建设成为游客的“隐形导游”,当法治文明化作文化自信的注脚,当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每一寸山水肌理,这座城市的格局早已超越一域,成为贵州旅游发展的先锋和缩影。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光平

编辑 曹吟秋

二审 张谌

三审 黄峰

来源:天眼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