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品牌押注,比榴莲贵的“巴西莓”,能成茶饮新顶流吗?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1 08:45 2

摘要:奈雪的茶、茉酸奶、代数学家去年就陆续上架巴西莓饮品。上海还出现巴西莓果泥专门店,售卖巴西莓饮品、酸奶碗等产品。

今年春夏,有个新元素备受关注——巴西莓。

树夏新上的巴西莓桑葚酸奶,被网友捧为“抗氧神仙水”。

奈雪的茶、茉酸奶、代数学家去年就陆续上架巴西莓饮品。上海还出现巴西莓果泥专门店,售卖巴西莓饮品、酸奶碗等产品。

巴西莓会是下一个爆款元素吗?

饮品圈刮起紫色风暴

多品牌上架“巴西莓”

羽衣甘蓝之后,“巴西莓”接棒蹿红?

3月底,树夏联动汽车品牌蔚来推出限定饮品——巴西莓桑葚酸奶,使用黑桑葚、巴西莓、菠萝多种元素与酸奶搭配,中杯售价22元。

巴西莓+桑葚“满杯花青素”的宣传语,很快掀起打卡热潮,网友喻之为“抗氧神仙水”。

不止树夏,近一年,多个饮品品牌上架巴西莓相关饮品。比如gaga的花青活力巴西莓、代数学家的巴西莓奇亚籽优格、茉酸奶的莓果BOOM、奈雪的茶的不加糖·奈雪巴西莓莓莓等。

在今年HOTELEX上海展上,巴西莓成为各展位做创意饮品的关键元素。有展位将其与百香果、火龙果搭配,做成“超模水果茶”;还有的将巴西莓和洛神花结合,突出养生价值。

值得关注的是,市场上已经出现“巴西莓专门店”。位于上海静安区茂名北路的Acai Bowls阿萨伊,于2024年5月开业,主要售卖巴西莓饮品、巴西莓酸奶碗等,堂食客单价在32~42元。

店内的热销品“早安巴西莓”,是一整杯浓郁扎实的巴西莓果泥,备受当地精致白领、健身人群的青睐。今年2月,其第2家门店也顺利落地。

在社交平台上,关于巴西莓的讨论度持续上升。小红书上,仅“巴西莓粉”相关的笔记就有7万+篇。

巴西莓,能成为饮品行业的下一个爆款水果吗?

理性分析:

巴西莓有爆款潜质吗?

巴西莓是原产于南美洲的一种紫黑色果实,外形与蓝莓有些相似,因其丰富的营养物质与高饱和色彩被消费者关注。

尤其在海外市场,不少欧美明星、维密超模都在种草巴西莓饮品。

伴随现制饮品的健康升级,巴西莓也展现出一些独特优势:

1、作为超级食物,功能价值突出

据了解,巴西莓是棕榈科家族中的一员,蕴含丰富的营养物质,被誉为“超级食物”“紫色黄金”。

“巴西莓的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维生素含量都很高,抗氧化属性也远高于野生蓝莓。”Acai Bowls阿萨伊主理人王娜介绍说。

在业内人士看来,茶饮、咖啡产品中融入巴西莓元素,符合消费者追求天然、低卡、健康、美容功能的大趋势。

“巴西莓是我们的一个新尝试,它不一定是最美味的,但其花青素成分、保健属性可以赋予一杯饮品更高的价值感。”树夏创始人李庆表示。

2、高饱和度紫色,拍照出片易传播

其次,成熟的巴西莓呈现出的高饱和度深紫色,无论是制作成饮品还是酸奶碗,都极具视觉冲击力。

如网友评价树夏的巴西莓桑葚酸奶时所说:“紫色渐变分层,美得像艺术品。”

目前市场上,添加了巴西莓粉的冰激凌、奶昔、酸奶等产品,也经常会因“高颜值”吸引年轻人种草打卡。

这种视觉效果,与当下的“多巴胺饮品”“Ins风”相契合。在社交网络的传播下,巴西莓相关产品也得以广泛曝光,从而成为一种“新型社交货币”。

3、果味较清淡,适合做“风味配角”

值得关注的是,巴西莓虽形似浆果,但与大众熟知的浆果口感、风味有明显不同。

“巴西莓自身无酸、甜、涩、苦的味道,仅有森林植物独有的清香。”巴西莓原料供应商氧芙负责人邹雷介绍。

也就是说,相比黑莓、蓝莓、树莓、桑葚、百香果等,巴西莓的风味特征并不突出。

“这反而增加了其复配的广度,非常适合与酸奶、冰沙、椰子水、气泡水搭配,也适用于柠檬水、乌龙茶、冷萃咖啡等,还能与牛油果、莓果类,以及功能果蔬做复配。”邹雷补充道。

不做大众爆款

而是“高价值符号”

尽管巴西莓具有一定爆款潜质,但其推广应用仍面临诸多困难。

消费者认知门槛高,教育成本增加

近两年,在饮品健康升级的趋势下,越来越多品牌打出超级食物的概念,但巴西莓在国内仍属小众元素。

这意味着,品牌需要投入时间和资源,向消费者普及巴西莓的营养价值、口感特点以及食用方式等,增加推广难度。

“现阶段的客户中,75%为年轻女性,以精致白领、瑜伽爱好者、健身人群为主。”

“考虑大家对巴西莓的了解有限,所以用巴西莓果泥搭配芒果、椰子、奇亚籽、牛油果、酸奶等大众熟知的水果或基底,以视觉差异化作为整体的产品设计思路。”王娜说。

供应链依赖进口,价格比榴莲高

再加上巴西莓的果实不易储存运输,在原产地之外,很难见到巴西莓的鲜果。

据了解,目前国内的巴西莓原料依赖进口,多以冻干粉原料与低温果浆等形式出现。

有品牌负责人直言,“现阶段巴西莓的应用成本很高,新鲜原浆每公斤的采购价在80元以上,比榴莲还要高。再加上原料的订购周期长,大范围上架或面临断货的尴尬。”

巴西莓的走红,本质上是健康消费升级与茶饮内卷双重作用的结果。

多位行业研发认为,巴西莓的价值不在风味挖掘,而是功能叙事。“它不会是受众广泛的消费品,而是健康升级浪潮下的'高价值符号'。”

其稀缺性与价值感,使其在高端市场、细分领域有一定增长潜力。

对品牌而言,可以借助巴西莓塑造高端、高品质的品牌形象,开辟差异化战场。

并且,考虑巴西莓的原料成本以及教育成本高,短期内作为活动限定、季节限定产品或许更为合适。

巴西莓能否掀起更大的“紫色风暴”?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统筹|艳子|子淇 视觉|江飞

来源:弼马温话美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