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Rocky 的首个系列 “Blacked Out Collection” 于今年春季发布,基于 Ray-Ban 的 Mega Icons 系列进行重构。三款经典造型——Mega Wayfarer、Mega Clubmaster 和 Mega Balorama,
Jennie出席品牌现场
眼镜市场迎来全新格局
Rocky 的首个系列 “Blacked Out Collection” 于今年春季发布,基于 Ray-Ban 的 Mega Icons 系列进行重构。三款经典造型——Mega Wayfarer、Mega Clubmaster 和 Mega Balorama,被统一以全黑基调呈现,点缀 AWGE 金属细节点缀其中,尤其在他频繁佩戴之后,这一系列迅速成为街拍和红毯上的标志性符号,并与其本人深度绑定。
比如他在 Met Gala 上戴过特制的 Wayfarer Puffer 墨镜,饰有超大尺寸的 18k 金标志,并镶嵌了 0.50 至 1.30 克拉的天然钻石和宝石;在戛纳电影节上,他又以黑金细节款与 Rihanna 一同现身红毯。
与此同时,Jennie 九月在首尔 Ray-Ban pop-up 店活动中的亮相,则让Ray-Ban 话题进一步发酵。她以深浅不一的灰色造型搭配 Ray-Ban 新款太阳镜,社交媒体上也开始猜测 Jennie 是否将与 Ray-Ban 建立更深度的合作。尤其是在她被传出与 Gentle Monster 的合作已到期的背景下,她的现身显得更加耐人寻味,并且展露出了 Ray-Ban 进一步拓展女性与年轻一代市场的野心。
值得注意的是,Jennie 在不同眼镜品牌下的造型差异感尤为突出,换上 Ray-Ban 之后,她在黑白灰的极简穿搭里展现出一种更为优雅的气质。这种通过配饰切换出来的气场转换,社交媒体上相关话题热度迅速上涨,讨论她是否会成为 Ray-Ban 下一任形象大使
实体零售唱衰?
HAUS线下空间
迎来社媒疯狂转发
尤其是在线下购买和买手店逐渐唱衰的当下,Gentle Monster定期更新的举行装置目的并不是在单纯卖眼镜,而是在贩卖体验、场景和社交传播。
Highsnobiety 的报道就提到,店内的装置、光影布局和材质选择——无论是巨型雕塑、镜面反射还是半透明面板都为拍照提供了素材。顾客走进店里,不一定会第一时间去挑眼镜,但很可能会因为某个角度的光影或某个装置本身而停下来拍照。
这种“零售即展览”的模式,并非 Gentle Monster 独创。早在 1991 年,Carla Sozzani 在米兰开设的 10 Corso Como 就首次把时装、艺术与生活方式商品融合在同一空间;随后,COMME des GARÇONS 的 Dover Street Market 更将装置艺术与零售结合成流动的、如画廊般的体验。
Gentle Monster 也正是在这一脉络下,把“概念店”推向了极端:用超现实装置、跨品牌叙事和社交传播,将眼镜赋予了超越功能的象征性价值。
也正因此,Kol 和博主们把 HAUS NOWHERE 当成了内容制造机。一张 “我在 HAUS NOWHERE 的照片,就能在 Ins和 TikTok 收获上千次点赞,并获得争相模仿。空间触发的传播,反过来又把品牌眼镜的热度推高。
在这样的逻辑里,Gentle Monster 的眼镜早已不只是功能性消费品,而是观感、艺术和社交符号。成为了社媒构图的关键元素,内容传播的一部分。
在亚洲市场,配饰类消费和潮流文化增长迅速,逐渐成为 outfit 的关键组成部分。眼镜作为一个可视配件,正在经历一个从边缘到中心的过程。它不再仅仅是功能性实用品,而是与社交媒体深度绑定的内容部分,眼镜已经不只是看世界的工具,更在让世界看见你。
来源:木易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