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旧时光”对莫言童年的描写:两对糊涂概念,一个荒唐结论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7 13:02 1

摘要:本人看后也忍不住笑,但细讲起来不能全怪回味旧时光,他所依据的是莫言2000年3月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演讲内容。当然他也有错,没搞清楚两个概念,结论也是荒谬的。

“海边拾贝”《看看这个叫回味旧时光的人写的莫言的经历,差点笑出声了》中摘录了一段回味旧时光描述的莫言悲惨的童年生活。

本人看后也忍不住笑,但细讲起来不能全怪回味旧时光,他所依据的是莫言2000年3月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演讲内容。当然他也有错,没搞清楚两个概念,结论也是荒谬的。

一、莫言演讲的开始已经说明:他的童年形象是想象出的

莫言演讲的题目是《饥饿和孤独是我创作的财富》,他首先定义20世纪的60年代初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古怪而狂热的时期”:“物质极度贫乏”“在死亡线上挣扎”“勒紧裤腰带”“进行共产主义实验”“饿得半死”。后面有一过渡段:

“我的童年时期,根本就不知道世界上还有照相这码事,知道了也照不起。所以我只能根据后来看到过的一些历史照片,再加上自己的回忆,来想象出自己的童年形象。我敢担保我想象出来的形象是真实的。”

想象出的形象能是真实的吗?所以,这是莫言的悖论,回味旧时光也被搞糊涂了“想象”与“真实”两个概念。

演讲中的“吃煤”是这样说的:

二、莫言说,虚构个人经历是从福克纳那里得到的启示

也是2000年3月,莫言在美国加州大学做了题为《福克纳大叔,你好吗?》的演讲,把福克纳尊为自己的“灵魂导师”:

“读了福克纳之后,我感到如梦初醒,原来小说可以这样地胡说八道,原来农村里发生的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可以堂而皇之地写成小说。他的约克纳帕塔法县尤其让我明白了,一个作家,不但可以虚构人物、虚构故事,而且可以虚构地理。”

所以,那个“高密东北乡”就是莫言虚构的在他大脑中的“幻境”。

他告诉我一个作家应该大胆地、毫无愧色地撒谎,不但要虚构小说,而且可以虚构个人的经历。”

回味旧时光既然研究莫言,就应该了解莫言,包括他的童年生活。莫言认为,作家可以虚构自己的经历。而把他虚构的经历当作真实来进行传播,岂不是把“真实”与“虚构”的概念模糊了吗?

三、一个荒唐结论:“这个在今天听起来近乎荒诞的故事,却是那个时代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既然“听起来近乎荒唐”,就应该去找原因,但回味旧时光没有这么做,却坐实了它。而且,以(“近乎荒唐”的)点带面,得出“却是那个时代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的结论,能不荒唐吗?

两对糊涂概念导致一个荒唐的结论。它提醒我们,对作家作品的研究与其它科学研究一样,都需要“认真”二字。

来源:半支莲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