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看房事:从秦汉到清朝,官员百姓如何安家?古代买房难吗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7 13:06 1

摘要:现如今,住房问题是困扰平民百姓的一大难题,高昂的房价,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许多人倾尽积蓄,背负债务,就为了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那么,在古代人们也会为住房发愁吗?古代的官员有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吗?各个朝代的住房制度是怎样的?让我们来盘点一下。

现如今,住房问题是困扰平民百姓的一大难题,高昂的房价,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许多人倾尽积蓄,背负债务,就为了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那么,在古代人们也会为住房发愁吗?古代的官员有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吗?各个朝代的住房制度是怎样的?让我们来盘点一下。

秦汉时期实行“名田宅”制度,国家按爵位和身份等级分配田宅。爵位越高,分得的田宅越多。农民按“名”占田,一对夫妻可得田百亩。土地和宅地归国有,受田宅者只有使用权,不能自由买卖。去世或夺爵后,田宅由国家收回重新分配。

到了魏晋时期,朝廷实行“给宅”制度,为流民、功臣、官员安排住房。国家将无主的荒地或宅基地,分给百姓和官员自建住房。

这个时期,官员的工资实行“秩石制”,通过发放粮食来支付。官越大领的粮食越多,但没有住房特权。到了西晋,为了优待官员,才开始按照官员的品级授田。皇帝高兴了,也会赏赐官员土地和房屋。但大部分人还是得租房或自建房。

唐朝实行“永业田、口分田”制度。一个男丁授永业田20亩,口分田80亩,还配有宅基地2亩。土地归国有,禁止买卖,去世后国家收回重新分配。

唐朝对京官实行“给宅制”和“赐第制”,按照品级分配“廨宇”,相当于办公室兼宿舍,不同等级的“廨宇”面积和装修的豪华程度有所不同。功臣和宰相级的高官,皇帝会赐给宅邸。没有住宅的地方官员,朝廷每月补贴一笔租房钱。

“赐第”者死后,宅邸可由子孙继续居住,不充公,但也不能卖掉。五品以上官员退休后,可继续居住在“廨宇”中,直至去世。

宋朝不授田宅,实行住房市场化。官员住“廨舍”或“赐第”,退休后交公。百姓的宅基地和住房可自由买卖,但要交“宅税”和“契税”。

宋朝在京师设立“店宅务”,即国家房产管理机构,负责收购和建造房屋。将建好的房屋出租给商户、平民。遇到灾年,“店宅务”会减租,并把流民安置到空屋。朝廷也会拨款购买土地,让灾民低价认买,自建棚屋,免租三年,渡过难关。

宋朝把国有空地和弃置地段明码标价,卖给富人,让其盖房自住或出租,既提高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增加了房源。

元朝的京官可申请入住国有的“系官房舍”,不用交租金,但严禁买卖。官员也可申请宅基地,自建住房。平民以自建房为主,朝廷批给土地,房屋建好后定期交一笔“地基钱”。

元朝禁止蒙古官员在原南宋地区买房。为什么会有这种规定呢?有两个原因:

一、蒙古灭掉金国、西夏和南宋后,从前朝那里继承了大量国有房产。在灭国过程中,死于战火的平民也不少。平民的房子因为无人居住而收归国有。因此,在元朝初年,朝廷手里握有大量公房,可以随心所欲地分给各级官员,作为他们的办公室或家属院。因此,大多数蒙古官员都能分到房子,没必要再去购买。

二、南宋刚灭亡时,一批蒙古人被安排去江南做官,部分官员嫌分到的公房太小,就从汉人手中强买住房,逼着原房主签字画押,不给钱或给的钱很少。这种行为引起极大民愤,为了安抚江南,化解民怨,元世祖忽必烈颁布了严禁蒙古官员在江南购置房产的命令。

朱元璋时期,明朝实行分房制度,绝大多数京官都能分到住房,但产权归国有。无论城乡,百姓住房以自建为主,房屋面积一律不得超过三间五架(60平米)。

到了明孝宗时期,南京的房价高得离谱。繁华的秦淮河畔,一套房能卖到六百两银子。关于买房,普通人想都不敢想。

当时的南京国子监祭酒,名叫谢铎,他手下有30多号人,都没有房子,得租公家的房子住。30多人的租金,是一笔很大的开销。谢铎算得上高级公务员,但是他每年的薪水不过200两银子,不吃不喝三年,也就勉强买一间房。他手下那些人,就更捉襟见肘了。

为了买房,谢铎想出了一个绝妙的点子——集资团购。钱从哪里来呢?从牙缝里省。把朝廷给他们配的伙夫、马夫、门卫、抄写员,统统辞退,省下来的钱存起来。等到钱攒够了,买了三十多套住宅,过上了不用交房租的幸福生活。

与谢铎相比,礼部右侍郎林瀚更厉害,他为了让手下人有房住,捐出自己十年收入为机关盖住房。

林瀚和谢铎,两人都是高官,拿的工资不仅买不起房,连付房租都吃力。明朝房价之高,可见一斑。

清朝初年,大量旗人来到北京定居,清廷将汉人统统赶到外城居住,把内城腾出来给旗人。内城的房子盖好后,清廷按品级给旗人分配,一品官20间,九品官和没有品级的普通旗人一人两间。

到了乾隆年间,旗人越来越多,房子不够分了。一些分了房子的旗人吃喝嫖赌,领的钱粮不够花,就把朝廷分给他们的房子偷偷卖了。乾隆很生气,开始搞房改。

从此,国家不再给旗人免费分房了,如果旗人嫌房子不够住,可以向朝廷申请购买。原来分到的房子可以卖,但是得先把房子从国家手里买下来,从公房变成私房,才可以转卖。

据史料记载,能享受分房福利的旗人,乾隆年间至少有50万人。在清朝,不仅在北京城里为旗人修建了海量的住房;在全国各地,到处都有享受特殊待遇的旗人住宅区。

来源:萌叔话古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