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太平兴国四年,宋军猛攻太原,北汉末帝刘继元归附宋朝,北汉灭亡。当时杨业仍据城苦战,刘继元派亲信前往命令投降,杨业无奈才归附宋朝。
杨延嗣,北宋大将杨继业的第七子,俗称七郎。
七郎
太平兴国四年,宋军猛攻太原,北汉末帝刘继元归附宋朝,北汉灭亡。当时杨业仍据城苦战,刘继元派亲信前往命令投降,杨业无奈才归附宋朝。
战争结束后,因为宋军攻打太原曾用火烧水淹,太原城已经不堪使用了。于是宋太宗命大将潘仁美修建新城。
潘仁美接令后不敢怠慢,不分昼夜加紧施工。半年后东南北三边的城墙皆已竣工。奇怪的是,西边的城墙怎么修也修不成。白天修好,晚上就塌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潘仁美
潘仁美眼见这西城墙会误了工期,怕被皇上责罚,便心生一计。
他把新降大宋的北汉将领杨业,叫了过来。他对杨业说:“杨将军,新修太原城工期将近,可西边城墙迟迟修不好。为保障能顺利完工,还需你这员虎将亲自监工,一定要按时修好。”杨业听后无奈领命而去。
其实杨业心中也很清楚,这是潘仁美逃避责任的一个办法。西城墙有古怪,满城皆知,现在让自己接手,明显替潘仁美背黑锅!
杨业
但是军令如山,杨业也没有办法。于是他带了几名能工巧匠,在西城墙工地细细地勘察,想找出这城墙坍塌的原因。
连着数天,杨业吃住都在工地,一门心思就想找到城墙倒塌的原因。可是这些能工巧匠把整个工地研究遍了,也没发现有什么古怪。啥都好好的,就是一建城墙,晚上就塌,大家伙都愁眉不展。
杨业
这天晚上,杨业和工匠们又研究到深夜刚刚入睡。忽然感觉到窗外金光闪闪,他便出了帐篷,往金光闪烁的地方看去。
发现一面如重枣,胸飘三缕长须,手提青龙偃月刀,骑着一匹赤兔马,周身散发金光的神将,微微向他招手致。
杨业愣了一下反应过来,这是关公关二爷呀!他连忙快走几步来到神将面前,倒下便拜说:“杨业见过关爷。”
关公
关公说:“某家云游至此,发现这西城墙有邪物捣乱,才一直建不起来。这兵荒马乱的时候,敌军打来,百姓们都无处躲避。我已灭了邪物,但要建起城墙,还需另外选址。杨将军看着我马踏过的印迹,在上方筑墙可成。”
说完关公从南向北纵马跑去,直到北城墙边消失不见。
下一刻,杨业从梦中惊醒,他诧异的拍了拍头,自言自语的说:“怎么能做这么一个奇怪的梦。”然后他就出了帐篷,到他梦见关公的地方,发现地上确实有两行深深的马蹄印,从南至北一直延续了过去。
杨业
杨业双手合十朝天空一拜说:“真是关公显圣指点迷津,杨业叩谢了!”说完拜伏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
随后杨业召集能工巧匠连夜开会。他告诉工匠们说,放弃城墙旧址,按照地上这两行马蹄印重新规划建设。
此后工地一帆风顺,几个月后高大的城墙终于建了起来。杨业顺利向潘仁美复了命。
潘仁美
这件事情在军民中传开,大家都非常感激关公显圣帮助建城。才能让这一方百姓得到城池庇佑。
于是大家自发地选举了几个代表,到杨业府上请杨业牵头,想在城中建一座关公庙,来祭拜感谢关公,杨业痛快地答应下来。
一年后,一座雄伟的关帝庙终于建成了。在关帝庙竣工的当晚,杨业和工匠们聚在一起庆贺,多喝了几杯,当晚就住在了庙里。
杨业
半夜时分杨业正在酣睡,忽然听见房外有人说话。他站起身走到窗边,隔窗向外望去,发现庙内的空地上灯火通明。有三人坐在八仙桌旁正在吃喝。,边上还有几个兵卒伺候。
杨业仔细一看,发现那三人竟然是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和平时画上见的一样。
只听见上首的刘备说:“恭喜二弟,又添一座新庙。我和三弟今天专程过来祝贺。”
关公说:“多谢大哥和三弟前来捧场。今天咱哥仨好好痛饮一场,我先敬大哥三弟一杯。”随后三人举杯痛饮。
这时候听张飞说:“大哥,二哥,我近期接到天庭的命令,让我进凡间历练。可还没寻好去处。”
关公哈哈一笑说:“这有何难,我这里就有现成的一个好人家,你投胎到他家肯定没问题。”
张飞
张飞忙问:“二哥快说是哪一家?”关公笑着说:“杨无敌,杨业,这是一个忠肝义胆,拥君爱民的主。你若去他家历练一番,也不负你下凡走这一遭。”
第二天日上三竿,杨业宿醉未醒。忽然大儿子杨延平跑来大叫:“爹爹,娘刚刚生了个七弟。”
杨七郎,自幼习武,膂力过人,善使一杆虎头乌金枪。他性格直率鲁莽,却兼具侠义心肠,常因路见不平而惹祸上身。
七郎
他少年时,汴京擂台选拔将领,太师潘仁美命子潘豹参加打擂夺取帅印,意图掌握兵权。
结果潘豹在比武时,利用比武生死状打死不论的规定,滥杀无辜。激怒七郎出手,结果力劈潘豹。把潘豹错手打死,被宋太宗贬黜京外,杨家都迁到雄州居住。
宋太宗征辽至幽州,不料宋太宗中计被困城内,不得已请铁鞭王呼延赞搬请杨家将。七郎听后偷偷先赴幽州参战。
七郎
在幽州之战中,他单枪匹马力杀四门,以一人之力击溃辽军数重包围,逼退辽将萧天佑,威震敌胆。此役后,他获封“敏烈侯”,成为杨家军的核心战力。
同年七月,宋辽在金沙滩展开决战。杨业识破辽军诱敌之计,命长子杨延平假扮宋太宗赴会,杨家七郎八虎随驾出征。谈判破裂后,辽军伏兵四起,杨家军陷入重围。杨七郎在乱军中浴血奋战,枪挑辽国上将沙里江、沙里海,杀出一条血路,突围求援。
七郎
杨七郎突围后直奔雁门关,向主帅潘仁美求援。潘仁美因记恨其子潘豹之死,以“临阵脱逃”罪名将其绑于百尺高杆,下令乱箭射杀。
传说杨七郎神力护体,箭矢皆避其要害,最终他自毁双目,引颈就戮,身中一百零三箭,其中七十二箭穿胸而过,惨烈殉国。其头颅被抛入滹沱河,河水竟逆流三日,漂至杨家祖坟,百姓感其忠义,建祠祭祀。
来源:中条山上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