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首水平很高的七绝,余音绕梁,展现出空巢老人们的凄凉心境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1 06:59 1

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以及老年人口的逐渐增多,城乡各地也悄然出现了很多空巢老人的身影。空巢好像一条被遗弃的孤舟,被岁月搁置在荒郊的河滩边,船舱木板的缝隙间则塞满了孤独。老人守着空巢,日子恰如老式唱片机里播放的旋律,一直单调地不断重复。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以及老年人口的逐渐增多,城乡各地也悄然出现了很多空巢老人的身影。空巢好像一条被遗弃的孤舟,被岁月搁置在荒郊的河滩边,船舱木板的缝隙间则塞满了孤独。老人守着空巢,日子恰如老式唱片机里播放的旋律,一直单调地不断重复。

老屋里曾经回荡着欢笑,如今只剩下一片寂静。窗外繁华,屋内清冷,老人们宛如寒夜孤星,执着地不停闪烁,心里则热切地盼望着归巢的信号。下面分享两首水平很高的七绝,余音绕梁,展现出空巢老人们的凄凉心境。

孤巢老人

作者:王志伟

儿女频来电话嗔,老房何不粉成新。

三更辗转东风里,怕燕归来错认邻。

空巢老人就像被时代列车遗落的乘客,在岁月的站台孤独等待。很多老人热爱那一方旧土,守着曾经的回忆,无论生活如何冷清,他们也不愿离去。这首诗描绘了空巢老人的内心世界,传达出一种深深的无奈与孤独,读来令人感慨万千。

作者首先通过儿女在电话中的嗔怪,直接引出老人面临的困境。儿女们或许生活条件优越,但又无法劝说老人离开故土;他们希望改善老人的居住条件,打算将老屋粉刷一新,似乎展现出一种对老人的关心。可是儿女们却不知道老人并不在意物质生活,而是缺少了精神上的慰藉。

第三句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三更时分,万籁俱寂,邻家早已安然入睡,老人却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东风”二字点明了时节,暗示着春天里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象。然而蓬勃的春意与老人内心的孤独,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也衬托出老人的落寞。

最后一句以物写人,水平极高。老人在深夜里之所以难以入睡,竟是担心归燕找不到熟悉的旧巢,而把自己当成了陌生的邻居。表面上看,老人担忧的是燕子,其实是在担忧老房翻新之后,自己的生活轨迹也随之改变,就像燕子找不到旧巢一样。

燕子已悄然化作老人的情感寄托,它们每年如期而至,每一次振翅、每一声啼鸣,都能勾起老人对欢乐时光的眷恋。儿女们未曾深入老人的内心世界,难以理解老人对过往点滴的珍视。这些看似微不足道、又不舍丢弃的事物,承载着难以磨灭的回忆,也是老人情感世界的无价之宝。

空巢盼归

作者:贾杰

蛛网檐头慢织愁,旧门轻掩岁如流。

墙边拐杖无声立,望断斜阳未肯休。

空巢不仅是一座空荡荡的房子,也是时光流逝的见证者,更是情感缺失的栖息地。老人坐在门口,默默地地望向远方,眼神中满是期待,又夹杂着深深的无奈。这首诗如同一幅哀伤的画卷,生动地描绘出老人孤独盼归的身影,饱含着对儿女们无尽的眷恋。

首句独具匠心,檐头的蛛网无人打理,乃是寂寥荒芜的象征,“慢织愁”三字却赋予其情感。蜘蛛缓慢织网的过程,恰似老人心中忧愁的日积月累,每一根蛛丝都仿佛是老人内心深处的一缕愁绪,丝丝缠绕,越积越浓。

次句见证了家庭的变迁,“旧门”暗示了沧桑的痕迹,似乎在默默诉说着过往的故事。在旧门吱吱呀呀的开合之间,那些温馨的日子都已悄然逝去,曾经的热闹与如今的冷清形成对比,空巢老人孤独守望的形象立刻跃然纸上。

第三句就像一个特写镜头,墙边伫立的拐杖,见证了老人的行动不便,也始终陪伴着老人孤独地生活。拐杖的“无声”,衬托出周围环境的寂静,也传达出老人内心的极度孤寂。

老人日复一日地望着远方,盼望着儿女早日归来。“望断”二字,极言老人盼望之深切,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执着。尽管斜阳一次次落下,儿女始终未归,但老人依旧不肯放弃,日复一日地坚守和期待。

夕阳的余晖给画面染上了一层悲凉的色彩,强化了孤老境况的凄凉,也入木三分地展现出空巢老人的孤独、对儿女的思念,以及那份执着的盼望,也让读者深切感受到其内心深处的无比辛酸。

来源:云水心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