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项目自2011年正式启动实施以来,持续为脑卒中防控工作提供实践支撑。为进一步探索更科学、更高效的筛查与干预模式,项目组于2025年在部分重点地区设立试点,通过逐步拓展筛查覆盖范围、深化高危人群精准干预等创新举措,系统验证新模式的实际成效
启动试点工作背景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项目自2011年正式启动实施以来,持续为脑卒中防控工作提供实践支撑。为进一步探索更科学、更高效的筛查与干预模式,项目组于2025年在部分重点地区设立试点,通过逐步拓展筛查覆盖范围、深化高危人群精准干预等创新举措,系统验证新模式的实际成效,进而为全国脑卒中防控工作实现标准化、系统化、科学化目标,奠定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01
现场建档工作规范开展
此次项目覆盖全国十个省份,内蒙古托克托县于2025年6月5日作为第一批试点单位率先开展工作,为项目的全面铺开积累了宝贵经验。6月10日,项目线上启动会顺利召开,明确了工作目标、任务分工及实施路径,随后各省迅速行动,积极落实各项筛查工作。截至目前,十个试点省份已基本完成首轮居民筛查任务,累计筛查居民 21853 例,经评估确定高危人群占比 33.9%。通过筛查,切实提升了群众对脑卒中危险因素的认知度与防范意识,真正实现了疾病防控关口前移,为降低脑卒中发病风险、保障居民健康筑牢了第一道防线。
02
展示亮点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省涌现出诸多亮点。在花名册建立方面,各地充分整合资源,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档案等渠道,建立详细花名册,为后续的精准筛查奠定了坚实基础。工作流程梳理上,各省不断优化创新。形成了从宣传动员、现场筛查、数据录入到结果反馈的一体化高效工作流程。建立了“一站式”筛查服务模式,在村(社区)设置筛查点,减少居民跑路,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同时也提高了筛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03
正式启动随访、有序组织开展
随访工作的开展同样扎实推进。部分省份将筛查出的高危人群纳入重点管理,制定详细的随访计划,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并建立双向转诊、会诊机制,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指导。通过信息化平台,为每位高危患者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医生可实时跟踪患者健康状况,及时调整干预措施。
04
随访赋能健康管理
目前,项目已进入关键的随访阶段。根据方案要求,随访工作将严格按照既定计划执行,通过定期回访,密切关注高危人群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潜在风险,为其提供持续的健康管理服务。这不仅有助于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致残率,更将推动我国脑卒中防治工作从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的转变。
本文来自【国家百万减残工程专委会】,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