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此之前,范代娣是西北大学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化工学院院长、二级教授;而比这些身份更受人关注的,则是她同时身为国内头部化妆品上市公司巨子生物(02367.HK)的创始人、首席科学家,身家高达百亿。
当产学研医的协同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范代娣能成为破局的关键人物吗?
来源 | 聚美丽
作者 | 文 静
日前,陕西省人民政府官网发布了一则人事任免通知,任命范代娣为西北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
△图源:陕西省人民政府官网
在此之前,范代娣是西北大学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化工学院院长、二级教授;而比这些身份更受人关注的,则是她同时身为国内头部化妆品上市公司巨子生物(02367.HK)的创始人、首席科学家,身家高达百亿。
另据大众新闻·海报新闻报道,单论范代娣、严建亚夫妇个人身家,在2024年胡润百富榜中,其以245亿元排在全国第196位,陕西地区富豪第三。
△图:范代娣(图源:西北大学公众号)
截至昨日收盘(4月8日),巨子生物总市值为668.16亿港元(约合人民币631.35亿元),已是目前国内上市美妆企业中,市值最高者。
回顾上市当日,2022年11月,巨子生物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市值超300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83亿元)。彼时,西北大学微信官方推文称:“这是西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合作推动两链融合的标志性事件。”
在2023年5月22日,可复美联合李佳琦、新世相共创的纪录片《成分中国·原料之战》中,范代娣出镜,回顾了其从国外学成回来,却坐了N年冷板凳,最后带领西北大学科研团队攻克重组胶原蛋白技术,打破国外科技垄断的故事。
截图自:《成分中国·原料之战》
依托李佳琦直播间,可复美开始迅速卖爆。据魔镜市场情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31日20:00,美妆品牌预售TOP10中,可复美预售业绩超2.4亿,跃升至第八。
彼时,在618大促预售首日李佳琦直播间,可复美及可丽金在李佳琦直播间共上架6个产品,可复美是李佳琦直播间美妆单品GMV前三名,业绩增长也超过了去年同期。 在2024年双11,可复美胶原棒在李佳琦直播间10分钟卖出20W+。
究其根本,可复美的业绩爆发和李佳琦直播间助力,以及范代娣本身在重组胶原蛋白领域的深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回到范代娣本身的从业经历来看,据《科技日报》报道内容显示,1966年,范代娣出生于陕西省渭北旱塬农村,幼年时,父亲常常半夜出诊,成了其在健康医疗领域多年深耕的原动力。
再结合范代娣个人履历来看,其与西北大学的渊源可谓颇深。
1988年7月,范代娣获得西北大学无机化工学士学位,3年后她又成功拿下了该校的化学工程硕士学位。
而后,范代娣考取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化工博士研究生,成为中国生物化工专业招收的第一个博士。
博士毕业后,范代娣放弃了在上海任教和出国深造的机会,选择回到母校西北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1999年至2000年,范代娣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国家生物工程中心担任高级访问学者。
也是在2000年,范代娣与严建亚(二人同为西北大学校友)在西安高新区创业大厦共同创立了巨子生物。
2001年,范代娣以专利技术入股成立西安巨子生物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由此开始了“产学研医”的探索与落地,但从技术研发到商业化落地的道路并不平坦。
据天天IPO报道,严建亚曾回忆道:“多亏妻子从美国实验室捡回了一些二手设备,节省了很大一笔资金”。最初几年公司没有收益,全靠他们夫妻的积蓄补贴,才能维持运营。
直至2011年,经过严格临床实验,第一个用于激光手术后修复皮肤屏障、促进受损皮肤快速修复的医用敷料获得注册证进入市场,至此,巨子生物迎来了后面的持续发展。
在创立巨子生物的过程中,范代娣也没有放弃在学术端的“修炼”。
2000年,范代娣的实验取得了重大进展,用基因工程技术高密度发酵生产的一种类人胶原蛋白宣告问世。
2001年,范代娣申请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类人胶原蛋白及其生产方法”,开启了我国重组胶原蛋白研究历程,使胶原品类得以拓展,不再局限于动物皮及脏器,终结了此前胶原品类受制于动物皮及脏器的旧时代。
据西北大学官方推文内容显示,20余年来,范代娣共发表500多篇论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42件,出版专著及著作9部,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陕西省最高科学技术奖及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5项。
在工作层面,除任巨子生物首席科学家一职外,其近年来还先后担任西北大学博士生导师、西北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西北大学化工学院院长等职位。
不可否认的是,在国内头部上市美妆企业中,巨子生物是其中为数不多具有强学术背景的企业。其专研的重组胶原蛋白也是近年来热度持续攀升的赛道。
2009年,巨子生物创立了“可丽金”品牌,主要功效为抗衰、皮肤保养及修护;2011年推出了“可复美”品牌,成为国内首款获批二类器械的重组胶原蛋白产品。
据海报新闻报道内容显示,凭借上述两大产品线及重组胶原蛋白赛道的火热,自2019年起,巨子生物成为中国最大的胶原蛋白专业皮肤护理产品公司,也是全球范围内拥有最大重组胶原蛋白产能的企业之一。
从营收情况来看,2020年至今,除2021年净利润同比仅微增0.24%外,其余年份营收、净利润均呈双位数增长。
主要品牌可复美2019年营收还只有2.89亿元,短短5年时间,营收增长了近15倍,2024年为巨子生物创收45.4亿元,同比大涨62.9%,一跃迈入国货美妆品牌40亿阵营。(详见)
前文已提到,可复美的爆卖成就,李佳琦为其提供了不小助力。
今年38大促,截至2月28日下午16时,可复美胶原棒在李佳琦直播间累计售出9万件,登天猫美妆全周期品牌成交榜单TOP8。
但拨开成绩看内核,可复美的高增长,也离不开产学研医的赋能。
基于范代娣本身在学术端、产业端、科研端的多重身份,也使其在推动产学研医融合过程中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海报新闻报道称,有相关人士指出,按1966年出生计,范代娣如今已59岁。对于高校副校长的职位而言,按惯例来看,应是破格提拔。其中是否有对其“产学研融合”成功经历的考量,能否带动更多校企合作是可以想象的。
巨子生物高级副总裁方娟也曾在聚美丽大会上多次强调了产学研医协同创新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方娟表示:“在西安高校和科研单位非常多,但是一个技术、高校成果的诞生到产业化、品牌化的过程是非常艰难的,需要一家企业去推动。我们在准备走功效性护肤这条路时,就选择了产学研医融合的模式,因为我们坚定地认为一个好的产品是必须要遵循产学研医的协同探索途径,并去验证它的功效的。”
近年来,陕西省也出台了多项措施,助力产学研医加速融合。如出台《关于全面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的若干措施》、建立“1+N”线上线下常态化路演机制等,以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
诚然,化妆品行业对于产学研医的探索仍在过程中,第四军医大学教授组织工程研发中心创始主任金岩教授认为,科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一项好的科研技术能不能快速实现转化,不是一个机构、一家企业、一个人,可以做成的,也并非简单的接力,而是需要综合策划,多方配合,打造成科学的生态矩阵。
这与聚美丽的观点一致。“搭建科学生态这件事本身,并不是某个品牌和独立的院校能够独立完成的,聚美丽、每家公司、每个机构、每所高校和研究所都只是拼图的一部分。”
而范代娣的最新任命,或也是产学研医融合过程中的一次大胆尝试。
信息来源:西北大学官网、巨子生物官网、巨子生物微信公众号、陕西省人民政府官网、海报新闻
视觉设计:乐乐
责任编辑:Lucky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护肤没有捷径,护肤品、保健品需长期使用才能显现疗效。
来源:聚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