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习一味中药|白茅根:凉血止血的 “天然清热药”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2 17:13 1

摘要:白茅根 =“普通茅草根”?用了会寒凉伤脾 / 仅能治出血?你对这位《神农本草经》列为 “中品” 的凉血止血良药知之甚少!它是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的 “止血不伤正能手”,被临床称为 “血热出血第一药”,却因随处可见被低估药用价值。一文解锁白茅根的 “凉血清热密码”

白茅根 =“普通茅草根”?用了会寒凉伤脾 / 仅能治出血?你对这位《神农本草经》列为 “中品” 的凉血止血良药知之甚少!它是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的 “止血不伤正能手”,被临床称为 “血热出血第一药”,却因随处可见被低估药用价值。一文解锁白茅根的 “凉血清热密码”,血热出血族、湿热黄疸患者、水肿人群必看,教你用对白茅根,凉血止血不寒凉、清热利尿不伤肾!

白茅根(Imperatae Rhizoma)

: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干燥根茎,以河南、山东、河北等地所产质量为佳(俗称 “北茅根”),以根茎粗长、色白、质坚、无杂质、味微甜者为上品,根茎细短、色黄、有泥沙者为次品。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膜质叶鞘,洗净,晒干,或趁鲜切段,晒干。白茅根呈长圆柱形,长 30-60cm,直径 0.2-0.4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微有光泽,具纵皱纹,节明显,稍突起,节间长短不等,通常长 1.5-3cm,体轻,质略脆,断面皮部白色,多有裂隙,放射状排列,中柱淡黄色,易与皮部剥离,气微,味微甜。

凉血止血:温和清除血热、收敛止血,改善血热引起的吐血、衄血(鼻出血)、尿血、崩漏(血热型),尤其擅长治尿血,止血不寒凉。

清热利尿:清除膀胱湿热、通利水道,改善湿热下注引起的水肿、小便不利、热淋(尿频尿急尿痛),利尿不伤肾。

清肺胃热:清泻肺热、缓解肺热咳嗽(痰黄黏稠),清除胃热、改善胃热呕吐、口干舌燥,清热不伤津。

利胆退黄:辅助清除肝胆湿热,改善湿热黄疸(皮肤 / 眼睛发黄、尿黄),退黄不损伤脾胃。

对比项白茅根芦根功效侧重凉血止血(偏止血) + 清热利尿 + 利胆退黄清热泻火(偏生津) + 生津止渴 + 除烦止呕性味微寒,甘;止血兼利尿(不寒凉)寒,甘;清热兼生津(偏寒凉)适用场景①血热出血(尿血、衄血)②湿热水肿、热淋③湿热黄疸、胆囊炎④肺热咳嗽、胃热呕吐①热病烦渴、肺热咳嗽(燥咳)②胃热呕吐、呃逆③热淋涩痛、小便不利④斑疹不透结论需凉血止血(治出血)选白茅根(止血不寒凉),需清热生津(治燥渴)选芦根,二者合用可增强清热之力(适合血热兼津亏者,需加健脾药防寒伤脾)!中医:《神农本草经》记载白茅根 “主劳伤虚羸,补中益气,除瘀血、血闭寒热,利小便”,《本草纲目》补充其 “止吐衄诸血,伤寒哕逆,肺热喘急,水肿,黄疸,解酒毒”,对血热引起的尿血(如尿路感染伴血尿、肾炎血尿)、衄血(鼻出血),搭配小蓟、藕节,凉血止血效果显著,即经典方剂 “十灰散” 加白茅根,专为血热出血设计。现代研究:含白茅素、芦竹素、多糖等成分,能缩短凝血时间、抑制血小板聚集,同时保护血管黏膜,减少出血风险。对肺热咳嗽(痰黄黏稠、咽喉干痛),白茅根能清肺清热,搭配桑白皮、黄芩(如 “桑白皮汤” 加白茅根);对胃热呕吐(伴口干、口苦),搭配竹茹、生姜(生姜中和微寒),既能清热又不损伤脾胃,适合儿童、老人等敏感人群。

白茅根微寒,脾胃虚寒者(无湿热却便溏、腹胀、畏寒、吃生冷易腹泻)服用后,可能加重虚寒症状,导致腹痛、腹泻,需搭配生姜、白术等温脾药,或选择蜜炙白茅根,不可单独使用生品。

白茅根有利尿作用,阴虚津亏无湿热者(伴口干咽燥、皮肤干燥、小便短少但无尿频尿急)服用后,可能加重津液损伤,导致口干更明显,需配伍麦冬、玉竹等滋阴药,避免单纯使用。

部分人对禾本科植物过敏,服用白茅根后可能出现皮疹、瘙痒、恶心等过敏反应,首次服用建议从 5g 开始尝试,确认无过敏再调整用量;外用(如白茅根煎水外洗治湿疹)需先做皮肤测试(涂于手臂内侧),避免大面积外敷。

白茅根虽止血利尿作用温和,但孕期体质特殊,过量服用可能影响胎儿稳定,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长期服用;短期少量泡茶(<10g / 天)相对安全,但需观察身体反应(如无腹痛、阴道出血)。

⚠️ 致命禁忌:伪品 “荻草根”“芦苇根” 与白茅根相似,荻草根无止血功效,芦苇根偏清热生津,不可混淆;白茅根不可过量服用(>60g / 天),否则易致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购买时需选择正规渠道,认准 “色白、质坚、味微甜” 的正品白茅根。

优质白茅根:呈长圆柱形,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光泽,具纵皱纹和明显节,质轻略脆,断面皮部白色、中柱淡黄色,气微,味微甜。劣质白茅根:根茎细短、颜色发黄 / 发黑、有霉点或虫蛀,断面空心、味涩无甜,混杂泥沙杂质,多为次品或伪品。辨质地优质白茅根质略脆,易折断,断面皮部与中柱易剥离,皮部有放射状裂隙;劣质白茅根质松脆,易破碎,断面无明显层次,可能掺有杂质或为伪品。白茅根因 “根茎色白,且为白茅植物的根部” 得名,《本草纲目》记载:“茅有白茅、菅茅、黄茅、香茅、芭茅数种,叶皆相似。白茅短小,三四月开白花,成穗,其根甚长,白软如筋,而有节,味甘,俗呼丝茅。” 古人发现其 “止血功效显著,且药性温和”,民间又称 “茅草根”“丝茅根”,是古代常用的 “应急止血药”。

→ 可以直接泡水喝,鲜品干品均可!干品白茅根每次取 10-15g,用沸水冲泡,焖 15 分钟后代茶频饮,可搭配菊花、枸杞增强清热滋阴效果;鲜品可洗净切段(每次 20g),加温水冲泡,适合轻度血热(如鼻出血)、暑热烦渴日常调理,重度症状需煎汤或入丸散。

→ 中医认为白茅根味甘能补益、性微寒但不峻猛,归肺、胃、膀胱经,其甘味可滋养脾胃、保护正气,制约微寒之性对脾胃的刺激;且止血作用针对 “血热”,仅清除热邪导致的出血,不损伤正常气血,同时能通过利尿作用排出体内湿热,减少血热根源,故有 “止血不寒凉” 的特点,适合脾胃稍弱的血热人群。

→ 二者均为治尿血良药,但侧重不同:白茅根止血兼能清热利尿,适合尿血伴水肿、小便不利,药性温和不寒凉;小蓟止血兼能解毒散瘀,适合尿血伴疮痈肿毒、瘀滞疼痛,药性偏寒凉易伤胃,二者血热尿血伴水肿者可配伍使用(加甘草防伤胃),单纯尿血选白茅根,尿血伴疮毒选小蓟。

结语

白茅根虽常被当作普通茅草根,却是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的 “天然良药”!正确使用(生用泡水、对症配伍),能帮你摆脱血热出血、湿热水肿、黄疸困扰,且核心优势 “止血不寒凉、利尿不伤肾”,让脾胃稍弱的血热 / 湿热人群也能安全调理。转发这份 “白茅根使用指南”,@你身边受出血、水肿困扰的朋友,一起科学用中药凉血清热!

明日预告

《小蓟:凉血止血的 “天然止血草”,这样用止血不留瘀!》关注不迷路~

《中国药典》2020 年版(白茅根项)

《神农本草经》

《白茅根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中药材》2022 年)

《白茅根在出血性疾病及泌尿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中医杂志》2023 年)

来源:GaySpot乐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