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汝州和洛阳在历史上并不完全是一回事!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6 03:03 1

摘要:这些天笔者在短视频平台刷到了一些视频,是介绍河南省汝州市的一些视频,这些视频的创作者们可能都用了类似的模板,例如在开头的时候提到了这样一句话:“在河南有这样一座抢手的县城,许昌,南阳,洛阳三方争抢,如今却花落平顶山。”在视频评论区里面就有很多的人说:“希望汝州

这些天笔者在短视频平台刷到了一些视频,是介绍河南省汝州市的一些视频,这些视频的创作者们可能都用了类似的模板,例如在开头的时候提到了这样一句话:“在河南有这样一座抢手的县城,许昌,南阳,洛阳三方争抢,如今却花落平顶山。”在视频评论区里面就有很多的人说:“希望汝州尽快回归洛阳”、“我们汝州人出门在外都说自己是洛阳人”。现在在一些平台上搜索关键词“汝州”也经常能看到类似的评论和视频。其中“回归”这个词用的非常令人寻味,但是笔者认为汝州和洛阳在历史上并不完全是互隶属的关系。

汝州和洛阳的区位关系

首先要承认的是汝州在建国后的历史上确实是归属于洛阳专区管辖,在1949年到1986年之间,现在汝州市的名字在当时叫做洛阳专区临汝县。当时归属洛阳专区的历史也是现在汝州和洛阳非常亲近的重要原因之一,历史上汝州也多次隶属于洛阳,两地地缘相近,相隔距离也不短,方言也较为相似,并且同属于河洛文化圈。

原来洛阳地区管辖范围

汝州所在的豫西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早在8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这里就有先民定居,春秋时期的霍国曾在这里设国。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后,汝州归入韩国版图,韩国在此设“梁邑”(今汝州城区附近),作为重要的城邑治理,推动了当地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汝州地区属三川郡(后改称河南郡,治所在洛阳附近),设“梁县”,这是汝州地区首次纳入全国统一的行政建制体系,奠定了此后两千多年地方行政的基础。

三川郡梁县

南北朝时期,北魏统一北方后,对行政区划进行大规模调整,在汝州地区设汝北郡,这也是汝州第一次当了“大哥”。治所设在梁县(今汝州),下辖梁县、南汝原县等县,这是“汝”字首次成为郡级行政区划名称,进一步强化了汝州的地域标识。唐朝是汝州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之一。武德四年(621年) ,唐王朝复设汝州,属河南道,下辖梁县、临汝县(先天元年,712年,析梁县西境置)、鲁山县等7县。此时的汝州,地处东都洛阳与西京长安之间的交通要道,是“两京通道”上的重要枢纽,商旅往来频繁,农业、手工业(尤其是陶瓷业)迅速发展。此后一直到元朝,汝州一直基本下辖着鲁山、宝丰、叶县、郏县等地,也就是现在归属于平顶山市的各县。

汝州直隶州

后来因为战乱在元代的时候,因为推行行省制,汝州被并入了南阳府。后来到明代的时候又重新变成了直隶州。成化年间,明宪宗批准汝州从南阳府析出,升为“汝州直隶州”,直属河南省布政使司,下辖鲁山、郏县、宝丰、伊阳(今汝阳)4县,成为与府同级的行政单位,这是汝州历史上行政级别最高的时期之一。明清时期的行省制,省下边都设的有府、直隶州,散州。府的级别是最高的。下辖“县”或“散州”,负责辖区内的行政、司法、赋税、治安等全面事务,行政权限最完整。比如开封府、河南府(治所在洛阳)。“直隶州”与府同级,直接隶属于省,不隶属于府(“直隶”即“直接隶属”之意),如原属于开封府的郑州后来就变成了直隶州,从开封府中脱离了出去。

八府一州

明代中后期,当时我国的地级行政划分基本上已经稳定下来了,当时明朝河南承宣布政使司(河南省前身)下辖 8个府、1个直隶州,具体如下:8个府:开封府(省会,今开封)、河南府(今洛阳)、归德府(今商丘)、南阳府(今南阳)、汝宁府(治所在今汝南)、卫辉府(今卫辉)、彰德府(今安阳)、怀庆府(治所在今沁阳)。1个直隶州:汝州直隶州(今汝州,直属省,下辖鲁山、郏县、宝丰、伊阳4县)。清代的时候也增设了一些府和直隶州。也增设了一些新的府和直隶州,例如郑州直隶州。可以看出来,在这一段时间中,汝州其实和洛阳是完全平级的关系

清代河南地图

后来到了民国时期,当时搞了一个东西叫做“废府存县”,把原来的府和直隶州全部都废除了一个省直接下辖所有的县。汝州直立州被废,汝州变成了临汝县。但是后来因为面临着管理难题,于是增设道这一行政单位,汝州就归属于豫西道(治所在洛阳),1927年,道制废除,临汝县直属河南省;1932年,河南省设立行政督察区,临汝县先后归属第五行政督察区(许昌)、第十行政督察区(洛阳)。在49年的时候,临汝县划归许昌专区,1954年到1986年归属于洛阳专区,在1986年的时候划归的地级平顶山市。

临汝县划归平顶山市管辖

80年代随着经济发展,是我国的地区改设地级市的一个关键阶段,临汝县后来撤县划市变成了汝州市。当时许昌专区和洛阳专区升格为地级市的时候都面临着拆分。洛阳专区在1986年的时候被拆分出来了,地级洛阳市,三门峡市。许昌专区拆出来了三个地级市,分别是许昌市、平顶山市、漯河市。跟汝州和其他的下辖县相比,相比平顶山的历史确实不太长。现在的平顶山市区是由两部分组成:原属南阳府叶县北部的乡镇和和原属于汝州直隶州宝丰县的一些乡镇(现在的平顶山新城区)。

清代地图中的平顶山

你如果说把清代后期的河南地图和现代的河南地图对比一下,会发现除了有些许变化之外,现在的河南的地级市基本上都是大致继承了原来州府的衣钵和领域。例如怀庆府和现在的焦作市差不多,驻马店继承了原来汝宁府的衣钵,新乡市继承了原来卫辉府的衣钵。无论你喜不喜欢平顶山这座城市,按照现在的地图来看,其实平顶山可以算是当年汝州直隶州的继承者。经常有人会疑惑,为什么汝州会划给平顶山,首先就是因为汝州的煤矿资源正好符合当时平顶山市的开发需要,其次也就是继承了古代的行政区划。只不过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矿产、交通),从古代州府演变为地级市中治所发生的变化(比如汝宁府,后来因为错失铁路,原治所中心转向驻马店)。

平顶山市地图

从上述讲述的内容也可以看出来,其实汝州在过去历史上是河南省“八府一州”的重要组成,可以说过去也是统辖周边县的“大哥”。由于近代的归属关系,包括洛阳市本身具有的非常强大的文化吸引力和文化底蕴的共同作用下,造成了汝州人对于洛阳的亲近和部分想要“回归”洛阳的心理。实际上汝州和现在的平顶山市。但是回溯明清时期的河南行政版图,汝州直隶州曾是豫西地区重要的地级行政单位,管辖着鲁山、郏县、宝丰等县域,其核心地域与如今平顶山市所涵盖的部分区县(如汝州、宝丰、鲁山等地)高度重合。从历史脉络来看,当年汝州直隶州所承载的区域治理功能、文化辐射范围,以及对周边县域的统筹联结,在后续的行政区划演变中,逐渐与平顶山市的地域发展框架相衔接。如今平顶山境内的汝瓷文化、部分历史遗存,也仍能看到当年汝州直隶州时期的印记,这种地域与文化上的延续性,让两者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特殊的传承联结。这也证明了现在汝州归属平顶山市以及平顶山市本身历史发展脉络。

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来源:历史那些事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