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增产第一步:科学拌种关键技术指南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6 19:30 2

摘要:九月至十月是油菜播种的关键时期。许多种植户常在播种后面临根腐病、菌核病、黄叶烂根等问题,导致油菜抗逆性差、越冬困难,最终影响籽粒品质和产量。

播种前的种子处理是油菜高产的关键第一步。

九月至十月是油菜播种的关键时期。许多种植户常在播种后面临根腐病、菌核病、黄叶烂根等问题,导致油菜抗逆性差、越冬困难,最终影响籽粒品质和产量。

科学拌种处理能有效预防苗期病虫害,提高发芽率和幼苗健壮度,为油菜高产稳产奠定基础。

选择适合当地的优质高产油菜品种是成功的第一步。长江流域主推品种包括阳光131、徽豪油26、大地199等双低优质高产油菜品种。

近年来根肿病蔓延加速,长江上游地区可选用华油杂62R、华油杂5R等抗(耐)根肿病品种。

晒种处理可提高种子发芽率和杀菌:播种前选择晴天将种子摊晒1-2天,每天晒3-4小时,能杀灭种子表面病菌、提高种子活力。

对于自留的常规油菜种子,建议用风车去除空秕粒,再进行晒种处理。

针对油菜幼苗期黄曲条跳甲、蚜虫等主要害虫,可选用噻虫嗪等种子处理悬浮剂进行拌种。

预防病害可选用生物农药多粘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进行包衣或拌种。使用40%多菌灵·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至1000倍液浸种,可减轻油菜根肿病、霜霉病的发生。

药剂配制方法:按药剂标签推荐的剂量及方法,将药液均匀调成浆状药液,与种子充分搅拌,直到药液均匀分布到种子表面,在阴凉处晾干后即可播种。

拌种时不要加水,否则会造成不出苗。配制好的药液应在24小时内使用,以免产生沉淀影响使用效果。

03 物理处理与生物防治

温汤浸种是传统的种子消毒方法:对油菜等小粒种子,可用纱布包着放入50-54度温水(开水:凉水=1:1)浸种20分钟,可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对霜霉病、白锈病等有一定防治效果。

盐水选种:播前用1%盐水选种,即每1000克水加食盐100克溶解后,将500-700克油菜种子倒入盐水中搅拌,等水停止后,捞出杂质、空粒等,用清水洗净后播种。

生物防治方面,可选用含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等生物菌肥进行土壤处理,减少田间菌核数量。

拌种操作需要注意安全:应戴手套、口罩,穿戴防护衣物,禁止饮食、饮水和吸烟;处理后的种子应放置安全地带,严防人畜误食。

拌种时间:白露(9月7日左右)至秋分(9月23日左右)是油菜拌种的关键时期,此时进行种子处理可有效预防苗期病虫害,为2025年夏季粮油丰收打好基础。

拌种处理后的种子应及时播种,或控制在安全水分以下,在适宜的条件下储藏。拌种药剂包装废弃物不能随意丢弃在田间地头,应妥善回收处理。

05 综合管理策略

土壤处理:菌核病常发区结合深翻播种和科学施肥,选用盾壳霉、木霉菌以及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菌剂对土壤进行处理,可加速腐烂土壤中菌核。

合理轮作:条件适宜地区建议广泛实行水旱轮作,或与大麦、小麦等禾本科作物轮作,有效减少田间菌核数量,降低根肿病、霜霉病等病原的菌源量。

田间管理:菌核病常发区要深耕深翻,清洁田园,铲除田地周边杂草,清除残株败叶;合理密植,深沟高畦栽培,清沟排渍;科学施肥,增强抗(耐)病能力和抗逆性。

相比直接播种,经过科学拌种处理的油菜出苗更整齐、根系更发达、长势更健壮

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可有效防治种传、土传病害,预防或减轻农作物苗期病虫害,能提高产量10%-20%。

最好的丰收来自于对细节的把握。从选种到拌种,从整地到管理,每一步都蕴含着科学种植的智慧,这才是油菜高产稳产的根本保证。

来源:天道酬勤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