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历史上,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即大泽乡起义,鼎鼎有名。有人说是因为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但这个说法,咱是发自内心不认同的,这很明显是实在利用和消耗我们的农民朋友。其实它真正给历史造成深远影响的是它那句振聋发聩的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历史上,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即大泽乡起义,鼎鼎有名。有人说是因为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但这个说法,咱是发自内心不认同的,这很明显是实在利用和消耗我们的农民朋友。其实它真正给历史造成深远影响的是它那句振聋发聩的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句著名的造反口号为什么能经典永流传呢?因为它的本质是一种命运抗争的呐喊,它彻底点燃了人性之中不甘的情绪。跟当下流传很广的什么“我命由我不由天”是一个意思。
但是,我想请问一下大家,大家真的以为它就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吗?家人们,没有这么简单的!笼统地讲,咱举个例子,大家或许就豁然开朗了。这就跟当下很多带货农产品的主播在使劲鼓吹自己是扶持“三农”,是一个意思。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总会在某个时间节点上出现它的拐点的。读不懂这一点,其实是很难真正读懂陈胜吴广起义的。
周礼问世之后,社会秩序其实是经过了长达几百年的固化与破裂的。从天子到诸侯,再到卿大夫,最后到士,这是自上而下的一个有序礼崩乐坏的过程。咱们在讲战国历史的时候,为什么要把三家分晋作为起点?因为三家分晋就是一个历史拐点,那是晋国的六卿以卿大夫身份反杀和替代诸侯的典型、代表嘛。所以,大家明白大泽乡起义的真正历史内涵了吗?卿大夫之后,该轮到谁去竞争更高舞台了呢?士嘛!所以,大泽乡起义其实是士族阶级抗争命运的一次武装运动。
其实,早在战国的中后期,很多游士就已经极其明显地为争取更好的人生归宿而活跃在各种场景之中了。比如著名的嘴炮之王苏秦兄弟,以及他的师弟张仪等等。整个战国时代,咱们可以看到很多游士为了追求、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各种不择手段,反正就是“要么满足我,要么弄死我,不然我就跟你没完”。就像苏秦那样,你秦国不能满足我的职业诉求,那我就去忽悠你的对手跟你没完没了,但其实苏秦从来没有想过为任何一个国家解决实际问题。他玩的都是套路。
所以,随着这种求而不得就到处点火的游士越来越多,所以到了战国晚期,“战国四公子”大量地豢养门客,其实主要就是担当了替国家养士的责任。当然其中也掺杂了一些其他个人因素在里面。
原本战国晚期的贵族替国家养士还能维持一段时间的平衡,但是随着秦并天下,这个平衡生态又被打破了。六国那些原本被贵族养着的士,一下子就被秦国砸掉了饭碗了嘛!一个人被砸了饭碗,背后的怨气会有多大,那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大家几乎不用想就知道,秦末天下大乱,真正反秦的其实就是两股势力——六国旧贵族和六国旧士族。比如项羽就是贵族的代表,而刘邦则是士族的领袖。
咱没有任何看不起农民朋友的意思哈,但有一说一,任何时代和社会,我们勤劳善良的农民朋友都不会去疯狂幻想成为王侯将相的。客观地讲,他们也没有这样的能力和实力。社会底层永远都是首选安居乐业的问题。
先讲这么多,然后我们来具体了解陈胜吴广起义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吴广这个人,历史记载不够详细,所以搞不清他的出身。但是陈胜这个人在太史公的《史记》中是有详细描述的,他一开始是给贵族种地的。然后还经常思考人生,时不时还能爆出“苟富贵、勿相忘”和“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之类的金句。咱实话实说,陈胜就不像是个农民该有的样子。
那么陈胜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其实应该是一个跟韩信类似的人,是一个国破家亡且没有得到秦朝新政府妥善安置的士。因为没点文化和见识,是不可能说出上述这些话和干出后面那些事的。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大秦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陈胜、吴广也在被征调之列,所以便和其他900余名戍卒背井离乡去渔阳戍边了。这种事情,在秦朝是很正常的,没啥可过多解释的。
但是这支戍边队伍(其实就是现在的劳务输出队伍)走到大泽乡时,遇到了大雨而耽误了行程。于是,陈胜和吴广便合谋杀死了押运的秦国军官,进而号召同行的“民工”揭竿而起。从而引爆了一次武装起义,因为起义地点在大泽乡,所以被称为大泽乡起义;也因为领头人是陈胜和吴广,也被称为陈胜吴广起义。
陈胜和吴广当时是靠什么鼓动其他人跟自己一起造反的呢?是以秦律中“失期当斩”的管理条例为逻辑起点的,反正大家现在已经耽误行程了,赶到渔阳也是个死,还不如鱼死网破地博一把。
但实际上,经过后世的各种考证,秦朝虽然盛行严刑峻法,但是“失期当斩”这个却并非绝对的。耽误事肯定会受到惩罚,但如果遇到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家秦律也没说要以死罪论处。所以,陈胜吴广在这里玩了一个什么招术呢?就是断章取义。把秦律给掐头去尾了,告诉那些不懂秦律的民工,耽误时间了就要被杀头,所以大家都难逃一死,跟咱反了吧。这一招,后面刘邦也照搬地用了一遍。
所以呀,咱们在现实生活之中听话办事都要多长点心,千万别他人说什么自己就信什么。比如有些小姑娘,她男朋友明明是不允许她去跟那些杂七杂八的人厮混,但她有可能张口就来对外宣称她男朋友是个控制狂,不允许她外出,极端干涉她自由……
请原谅我不礼貌地再度怀疑一下,如果陈胜、吴广真的是个纯粹的农民,这种阴招他们应该是想不出的。
然后,搞大运动必须要有相应的号召口号,陈胜吴广起义的宣言是什么?正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
实事求是地讲,这个宣言整得很有水平,很有蛊惑性和煽动性。对于那些活得极度不如意的人来说,这简直就是必杀技。啥玩意,咱们已经卑微到了尘埃里,还是活得如此艰难和危险,凭什么那些权贵们就吃香的喝辣的?咱不服!不服怎么办?不服就干呗!
但还是那句话,这种极具煽动性的宣言不是一般人能够想得出来的。
煽动起大家的情绪之后,还
要迅速地获取他们的信任,也就是让他们克服一些恐惧感。所以在发动起义前,陈胜吴广先是派人在鱼肚子里放上写有“陈胜王”的布条,又偷偷跑到营房附近的一座破庙里点起篝火,先装作狐狸叫,接着喊道:“大楚兴,陈胜王”。反正就是营造和散播一种陈胜是天命所归的意识,让追随者认为跟着陈胜起义是有前途的。
这种利用封建迷信在意识形态上大做文章的套路,后世还会层出不穷的,虽然在我们现代人眼里有点一眼假的味道,但大家还别说,古代人还就吃这一套。
同样的道理,这种套路也不是一个大字不识一箩筐的农民玩的出来的。别的不说,就是写出“大楚兴、陈胜王”这几个字,都是当时的普通农民难以完成的。
最后,起义运动张罗起来了,必须要给自己找个政治旗号,古代讲究个师出有名,造反也必须有个说法嘛!所以陈胜吴广起义便高举了为秦始皇儿子扶苏和抗秦名将项燕复仇的旗号。扶苏是有名的仁厚之主,项燕是楚国名将,他们都是有楚国背景的,都是楚国人所认可和怀念的人,以他们为旗帜,对号召楚人加入革命队伍相当有效。而且只要楚人率先暴动起来了,其余五国的遗老遗少也会伺机而动的。
就这种市场推广的手法,不懂点历史和社会规则,压根就想不到这个层次来。这同样不是一个农民的行事风格。
总而言之,只要咱们稍微注意点细节,就不难发现,大泽乡起义其实是一次很有策划、很懂包装、很会宣传的起义行动,是很有专业技术含量的,完全不可能是农民大老粗设计出来的。
大泽乡起义爆发后,由于秦朝当时对武器管制极其严苛,起义军只能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所以后世因此将起义行动叫做“揭竿而起”。
一群手无寸铁的义军其实在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折腾出什么大动静的,但是由于天下苦秦已久,大泽乡起义在严格意义上扮演了吹哨人的角色,义军居然如滚雪球一般迅速壮大了。
不久之后,陈胜便在陈邑(今河南淮阳,原楚国战斗名城)称王了,国号“张楚”,意为“张大楚国”。
陈胜吴广已经率先站出来吹口哨了,六国的其余势力也纷纷起兵反秦。按照电视剧《亮剑》中楚云飞的台词,这个场子咱们必须要帮一帮。一时间,六国纷纷复国、各地起义军大量冒头,形势可谓一片大好。
但是,很多时候小演员是撑不起大剧情的。首倡义旗的陈胜、吴广毕竟是长期混迹于社会底层,见识、能力、格局、资源方面都存在天然的短板,所以很快就偃旗息鼓了。
这也为历史上所有发起自社会底层的起义运动带去了一些永恒的反思,但根据后世的情况来看,几乎所有的底层起义者都是没有想明白。底层起义几乎百分百地沦为了过把瘾就死的炮灰。为啥呢?因为源自底层的起义队伍一般都难以克服以下的几个先天性缺陷:
第一个便是专业人才的匮乏。一个政权的构建和运行,是需要军事、行政、后勤等大量专业人才支撑的。不然就注定是一群乌合之众,因为没办法形成牢固的内部凝聚力,也没办法进一步去打开外部复杂艰难的局面。
首当其冲的就是军事方面,陈胜吴广的起义军是真正凭借一腔热血或者一时冲动临时聚集的,要装备没装备、要战斗素养没战斗素养、要专业技能没专业技能,就能最起码的军事纪律仓促之间都是难以形成的。所以,大家在后世看到“刘裕一个人追着几千起义军跑”或者“几千正规军对几十万农民军撵鸭子”,千万不要觉得很荒诞幽默。很多底层起义者其实就是凑热闹的。
比如陈胜吴广建立政权之后,居然连个像样的领军将军都找不出来。最后是到处寻访贤能,才找来一个名叫周文的人,这个人曾是楚国春申君的门客,也是一个标准的士,自称熟知兵法。
诸君感觉如何?这是不是有点小孩子过家家的味道?是不是很多底层人创业的搞法?反正自己也没整明白,找个人就凑合着过呗。
第二个就是底层阶级的战略格局通常都是比较狭隘的。其实大多数底层人造反,都基本上是情绪驱动而不是情怀驱动,是为了满足一己私欲而不是为民请命。比如后世著名的黄巢起义、洪秀全起义,其实都是他们都是因为剧烈的个人不满和愤怒而报复政府和社会的,跟想建立一个和谐新社会基本上没一毛钱关系。
这样的队伍在我们今天就叫纯激情创业团队,他们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战略规划、政治纲领的。在劲头上就勇敢向前冲一下,但凡取得一点小成绩了便开始纵情享乐了。但一旦遇到情况不对,便互相瞪眼睛、打退堂鼓或者集体迷失。
比如陈胜,才一起事就迫不及待地称王了,这就是典型的没有格局的体现。跟现在很多底层人创业一样,业绩还没干出来点啥,先就把个人排场搞上去。你让跟着你创业的人怎么想呢?但凡有点见识的人都知道,你这是只顾自己享受而并不关心企业发展和命运呀!既然如此,那大家就跟着纵情享受吧。什么积极进取,大家都过把瘾就死吧。
另外,从政治和社会层面来讲,枪打出头鸟的规律是永远存在的。秦朝要镇压这些此起彼伏的起义运动,会把火力集中到谁身上?自然是谁先冒头就先使劲打谁。这样才能最高效地形成震慑力嘛。你陈胜这么急着称王,不跟“叫嚣秦军快来打自己”是一个意思吗?
“缓称王、高筑墙、广积粮”这样的战略规划与格局是个好东西,但是一般的底层起义者通常是不具备这种思维和格局的,他们总是幻想着一夜暴富,今天创业,恨不得明天公司就上市。公司搞得怎么样无所谓,创业第一步就是让自己享受一下大老板的待遇。
第三个就是底层临时拼凑的队伍往往是没有任何凝聚力和柔韧性的。他们通常的表现是,在顺境便疯狂地得瑟,但陷入逆境便急着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很多底层起义军特别有意思,短时间集聚数十万的人很稀松平常,但是数十万大军一夜之间飞灰湮灭也是常态。
为啥呢?其实大多数底层起义军其实是没有建设利益共同体的思维的,大多数都是抱着凑合着过、尝试性参与的打工人思维在联合创业。若是进展顺利,那自然是皆大欢喜;如是处境不利,那就死道友莫死贫道吧,大家还是散伙单过吧。我们是来陪你玩的,不是来陪你死的。
陈胜吴广的起义军因为打了秦朝一个措手不及,再加上秦朝当时的国防内部虚空,他们居然一路浩浩荡荡地打到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函谷关,剑指咸阳。不是他们挺能打,而是秦朝很自信。当时的秦朝把几乎全部的兵力都调配到北方的长城兵团(30万)、南方的南越兵团(50万)去了,国内不是重镇的城市,也就是留下了一点维护治安的武装力量,所以打起来真的不太费劲。讲白了,起义军就是没有碰到什么硬茬。
义军碰到的第一个硬茬是哪里呢?是李斯的儿子李由镇守的关中门户荥阳。事实上,李由当时的兵力应该不是很多,但是吴广带领上十万的起义军就根本打不动。周文为什么能带着另一路义军畅通无阻地来到函谷关外?其实也是因为唯一的硬茬李由被吴广给牵制了呗。
但是,这些终将是泡沫,因为这样的历史大舞台根本就不是陈胜、吴广之流驾驭得了的。紧急关头,秦国的工程部部长章邯跨专业降维打击,整合了骊山数万刑徒和咸阳最后的一点中央正规军,带着二十万混编杂牌军用不到半年的时间就让陈胜的张楚政权灰飞烟灭了。
拥数十万之众,在占尽先机的情况下,半年之内就崩盘崩到渣渣都不剩了,这样的起义军,能有多大的韧劲?
综上所述,历史上的底层起义大多数都只能停留在“纯属捣乱”的层面。跟小孩子过家家似地,热闹热闹就差不多了,千万别渴求他们以后真的能结婚生子。
但是闹归闹,大泽乡起义虽然并没有对秦朝造成什么实质上的实力消耗,但也不是毫无意义和价值的。它最大的价值和意义,就是他们起到了吹哨人的作用。同志们,起来砸碎暴秦的枷锁吧,我已经冲在前面给你们开路了。
这种事情,放在我们商业领域,就跟很多车企生产汽车一样,大泽乡起义就是一款概念车,没啥实际意义,但是市场价值和影响力却非常巨大。概念车发布之后,其他车型就纷纷跟着上市了。六国大地上造反的、复国的、想建功立业的,遍地开花。最出名、最传奇的就是项梁叔侄和沛县居委会主任刘邦两支队伍。
所以,大泽乡起义其实就是一个标志性事件,或者说是一根导火索。这才是其根本意义。
关于秦朝覆灭的具体过程,咱们后面有空再讲。这里还是集中笔力来继续聊大泽乡起义。最后一个问题——大泽乡起义为什么会爆发?
明面上,大家早已约定俗成地一致认为是秦朝的严刑峻法逼得底层百姓无路可走了。
但是大家仔细去想一想,会不会发现有什么不寻常的地方?无论是这时的大泽乡起义还是后面的芒砀山起义,那些参与起义的真正平民是不是都并非主动发起者,而是被鼓动之后才揭竿而起的?这说明什么?说明真正的农民起义往往是缺乏自觉性的。古今中外,所有的农民运动都必须有更高阶级的人去组织、动员和发起,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其实真的没有什么纯粹的农民起义。
也许大家可能不太理解,其实大多数陷入绝境的老百姓决定报复社会,一般也都是偏个人行为的暴力抗法,反当地官府、杀人越货、落草为寇,这些事情是有的,但真的要什么有组织、有计划地造反其实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不是他们不想反朝廷,而是他们没有那种策划和组织能力。
那900多个戍卒真的因为遇雨失期就会被秦朝官府斩首吗?其实这是说不通的嘛!秦律虽然残暴,但也并不是完全不通情理,尤其是这种面向全社会的条例,怎么可能不分青红皂白就砍人家脑袋呢?比如让一天之内从南京赶到北京,没及时赶到就枪毙你,不管你是不是飞机晚点,任何时代都不可能出现这样的公共法的。
但很明显,那些戍卒是没有文化的,所以某些解释权就交给了有点文化的陈胜手里了。他说秦律规定:晚点就枪毙,其他人知道个屁。要死不死,秦朝平时确实下起手来挺狠的,平头百姓都已经对它有心理阴影了。很多病都是被吓出来的!本来你自己就感觉不太舒服,结果专业医生一说你这是绝症,你还绷得住吗?
哀民生之多艰!
我们很多人动不动喜欢鼓吹农民起义的先进性,咱们不能全盘否定,但也绝不应该全盘肯定。大多数农民参与造反其实都是被裹挟、被利用的。
在咱们今天的商业社会,咱最看不惯的就是有些混蛋明明自己想给竞争对手整点事,却非要把消费者带进去,然后说这都是消费者对你不满、这都是消费者的愤怒、这都是你们众叛亲离的体现……一帮混蛋,消费者就是想吃棵白菜就心满意足了,结果你们会要弄得消费者想要贩卖白粉一样的。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面对苦难、不公、不平,我们确实应该勇于抗争。但是什么明明是你看中了村长家的闺女,忽悠我去村长家杀人放火弄死村长,然后你就可以霸占村长的女儿了……这种事情,大家还是要慎重对待。即便这个村长本身就是一个恶霸!
来源:老易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