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4%——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正全力迈向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新南阳。
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4%——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正全力迈向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新南阳。
近日,一则“南阳被列为收缩型城市”的虚假信息在网络上传播,引发了部分网友的误解。事实上,这一说法毫无依据,已被当地网信部门依法处置。
南阳不仅没有收缩,反而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扩大城市规模、提升城市能级。从经济数据的持续向好到产业项目的加速聚集,从交通枢纽的加快建设到创新动能的不断积累,南阳正在书写着一幅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画卷。
经济数据揭示发展真相
看待城市发展,最有力的是数据。2025年一季度,南阳市生产总值达1129.14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全国1个百分点。
到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2%。这些指标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2024年以来,南阳聚焦“两高四着力”,锚定打造“三区一中心一高地”,纵深推进“五聚五提”工作抓手。
南阳工业基础坚实,拥有39个行业大类、1.3万多种产品。现在,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表现亮眼,增速显著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
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已率先突破千亿元大关,装备制造、新材料两个产业集群也正朝着千亿级规模迈进。
项目建设积蓄未来动能
2025年上半年,南阳市845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67.9亿元,占年度目标的60.9%。投资近百亿元的豫西集团综合基地项目、投资35亿元的众德汽车新能源一体化车桥等一批大项目开工建设。
南阳还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全市争取项目建设类专项债券额度55.8亿元,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10.7亿元、占全省的六分之一强。这些项目的落地和资金的到位,为南阳未来发展积蓄了强大动能。
创新能力驱动转型升级
南阳深刻理解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全市已完成55项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17.8亿元。
牧元安粮异亮氨酸项目进入量产,全市33名“科技副总”到企业“走马上任”。303家企业入选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全省第三,34家企业入选省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全省第二。
南阳还抢滩布局合成生物、航空再制造和低空经济、新能源装备及化工等3个未来产业,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交通枢纽提升城市地位
作为全省三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南阳坚持“空水铁公”协同发力,破除高效联通的基础设施制约。
唐河航运一期已完成总投资的85.8%,南邓、渑淅高速建设顺利,嵩内、郑南等高速公路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工作。南阳还成为我省首个高速通车里程突破1000公里的省辖市。
随着机场迁建、南信合高铁等工程有望迎来实质性进展,南阳的交通枢纽地位将进一步提升,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民生改善彰显发展温度
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改善民生。2025年1-5月,南阳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9万人、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在教育领域,河南国医学院设置申报、河南工院升本顺利通过教育部现场考察;新高考首战告捷,全市本科特控线上线率达25.3%,高出全省6.6个百分点。
医疗保障方面,医保患者住院预交额度降至个人自付水平,27家乡镇卫生院通过二级综合医院服务能力执业评审、数量居全省前列。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南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2%,新能源车、家电音像等商品零售额大幅增长。
人流、物流、资金流正加速向这座省域副中心城市聚集。
南阳没有“收缩”,而是在扩张;没有“衰退”,而是在崛起。虚假信息终会被现实发展击碎,南阳正以实实在在的成就向世人证明其强大的发展潜能和活力。
来源:头号英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