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走进徽县泥阳镇的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扑面而来。村民们挎着竹篮、握着蒜种,弯腰在翻耕平整的土地里播撒希望;播种机穿梭田间,轰鸣声与村民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秋播 “丰收序曲”—— 这正是泥阳镇 “三蒜”(大蒜、蒜苗、)产业秋播季的热闹场景。如今,
走进徽县泥阳镇的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扑面而来。村民们挎着竹篮、握着蒜种,弯腰在翻耕平整的土地里播撒希望;播种机穿梭田间,轰鸣声与村民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秋播 “丰收序曲”—— 这正是泥阳镇 “三蒜”(大蒜、蒜苗、)产业秋播季的热闹场景。如今,“三蒜” 产业已成为当地撬动乡村振兴、带动群众增收的 “金钥匙”,稳稳撑起了乡邻们的 “致富伞”。
“种大蒜比单种玉米、小麦效益高3倍,还能和菠菜、小油菜等蔬菜套种,一亩地能得两份收入!”泥阳镇中集村党支部书记算起了经济账。尽管受今年市场波动影响,蒜薹单价约4元/斤、蒜头单价约0.6元/个,但单亩大蒜收入仍可达8000元左右。若叠加套种作物的收入,一亩地的平均收益能超过万元,这一收益水平显著高于传统农作物种植经济效益。
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泥阳紫皮大蒜”的天然适生区与传统主产区,泥阳镇凭借优质土地条件,产出的紫皮大蒜风味独特。当地推行的“三蒜”产业振兴计划,重燃了群众发展传统“三蒜”产业的信心。大蒜投入少、周期短、产出高、价格稳的特点,让农户没了“后顾之忧”。从冬季蒜苗、春季蒜薹到夏季蒜头,“一种三收”让“三蒜”产业成为群众致富增收的“拳头”产业。
近年来,泥阳镇以党建为引领,将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动力,组建“三蒜”产业联盟,引导农户扩大大蒜种植规模、优化种植结构,形成规模效应。在政策、产业、市场的多重驱动下,农户种植积极性持续攀升,今年,全镇大蒜种植面积预计突破五千亩。
泥阳镇将持续以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持续加大“三蒜”产业投入与扶持力度,在扩规模、提品质、强管理、畅产销上下功夫。通过打造优质“三蒜”品牌、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当好群众致富“参谋”,让农户“钱袋子”越来越鼓,共同谱写“三蒜”增收致富新篇章 。
新陇南·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胡婕
来源:陇南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