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圈炸锅!英伟达遭遇反垄断调查,国产替代的春天真的来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6 02:56 1

摘要: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甩出一份重磅公告,宣布要对英伟达启动反垄断深度调查。这份文件语气强硬,直接点名英伟达涉嫌违反我国反垄断法和相关监管规定。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甩出一份重磅公告,宣布要对英伟达启动反垄断深度调查。这份文件语气强硬,直接点名英伟达涉嫌违反我国反垄断法和相关监管规定。

消息一出来,英伟达的美股盘前价格应声暴跌,跌幅超过2个百分点。围观群众立马反应过来:这波操作绝对不是普通检查,而是有可能重新洗牌全球半导体行业格局的重大事件。

01 监管画出三道“防火墙”:这些红线不能碰

2020年4月16日,经过数轮审核,市场监管总局终于给这笔交易亮了绿灯,但附加了限制条款。这些条件好似三道防火墙,给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经营行为划出明确禁区。

第一道:禁止捆绑销售。英伟达不能强行将GPU加速器和迈络思高速网络互联设备打包售卖。

第二道:禁止差别对待。英伟达不得阻止客户单独购买或使用某一类产品,也不能对只采购单类产品的客户搞歧视。

第三道:技术必须开放。英伟达必须按公平、合理、无歧视原则继续稳定供货,确保与第三方设备的兼容性,并守住开源承诺。

监管机构的考量非常长远:担心这场收购对全球及中国GPU加速器、专用网络互联设备和高速以太网适配器市场产生排除和限制竞争的影响。

02 越线嫌疑:巨头到底踩了哪些雷?

虽然监管没有第一时间公布英伟达具体违规细节,但行业老炮分析,英伟达很可能触碰了上述三道红线中的一道或几道。

可能一:英伟达涉嫌把GPU加速器和迈络思设备捆绑销售。这波操作类似软件界的“捆绑销售”,凭借市场支配地位打压竞对。

可能二:英伟达对只买单类产品的客户实施差别化定价或供货限制。这类行为会严重扭曲市场竞争,压制技术迭代。

可能三:英伟达未能保障产品与第三方设备的互操作性,或擅自调整软件开源协议。这类做法本质上是在构建封闭技术生态,制造市场壁垒。

03 千亿市值蒸发!市场巨震背后有深意

英伟达两天之内市值蒸发接近1000亿美元,差不多相当于一家中型科技公司的总估值。这场震荡背后,释放出三层信号:

信号一:中国监管对科技巨头的垄断行为绝不容忍。不管公司多牛、技术多强,都必须按公平竞争的规则来。

信号二:中国市场对外开放,但必须在规则下进行。外企可以盈利,但不能借助市场支配地位破坏竞争生态。

信号三:中国正在全力构建自主可控的芯片产业链,任何阻挡这一进程的行为都会受到限制。

04 国产芯片迎来“高光时刻

英伟达的麻烦,给国产芯片企业送上了超级发展窗口。多个领域的国内芯片企业正在强势崛起:

自动驾驶芯片赛道火力全开。地平线机器人作为国内智驾芯片一哥,到2025年8月,征程家族累计量产突破1000万套。大和研究报告预测,地平线2025年能交付超过400万块ADAS芯片,比2024年的290万块涨了一大截。

AI计算芯片方面实现技术跨越。华为昇腾910B推理效率已经逼近英伟达H20,价格只有对方的七成;寒武纪思元590在图像识别任务中的处理速度比H20还快15%。更燃的是,华为昇腾云已适配160多个大模型,开发者规模突破80万,正在打造能与英伟达CUDA对垒的生态圈。

GPU芯片领域也有重大进展。沐曦科技推出的MXN系列GPU在浮点运算性能上不输国际竞品,功耗还降了20%;壁仞科技发布的BR100系列芯片,在AI训练任务中表现抢眼,已与多家头部互联网企业展开合作。

半导体设备与材料领域突破“卡脖子”环节。中微公司刻蚀设备已进入5nm产线;北方华创的PVD设备在28nm生产线实现大规模应用;沪硅产业的12英寸硅片已通过长江存储验证。

05 受益企业全名单来了,请收好!

英伟达反垄断调查事件将直接利好以下国内芯片企业,投资者请重点关注:

AI训练与推理芯片:

· 寒武纪:思元590芯片性能炸裂,客户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等云服务巨头

· 海光信息:深算系列DCU在金融、政务领域应用广泛

· 景嘉微:JM9系列GPU已投入商用,性能持续升级

自动驾驶芯片:

· 地平线(未上市):国内智驾芯片领头羊,估值超500亿美元

· 黑芝麻智能(未上市):华山系列芯片获多家车企订单

· 芯驰科技(未上市):X9系列座舱芯片出货量破百万片

光模块与通信芯片:

· 中际旭创:800G光模块批量交付,技术全球领先

· 新易盛:LPO技术突破,功耗降了一半

· 光迅科技:25G光芯片自主研发,国产替代加速

半导体设备与材料:

· 中微公司:刻蚀设备进入国际顶尖生产线

· 北方华创:平台化布局,覆盖刻蚀、沉积、清洗等多个环节

· 沪硅产业:12英寸硅片打破国外垄断

EDA与IP核:

· 华大九天:模拟电路EDA工具全流程覆盖

· 芯原股份:芯片设计服务与IP授权双轮驱动

06中国芯片正在逆袭之路狂奔

这场蜕变的主线是从追随到引领、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可控、从单点突破到生态构建。

DeepSeek的UE8M0格式证明,靠软件算法创新能弥补硬件性能差距;中科曙光的开放架构说明,生态协作可以打破垄断;信创芯片的快速迭代则表明,产业链自主可控已具备落地基础。

全球芯片产业格局很可能重新洗牌。英伟达面对的不仅是一次监管风暴,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启——在这个新时代,中国芯片产业必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监管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已经高悬,芯片霸主的日子不再安稳。

这场调查不光牵扯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命运,更将重构全球芯片行业的竞争态势。对中国芯片产业来说,这是一次历史性机遇,也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战役。

随着国产芯片在技术、生态、市场三大维度全面突破,一个全新的芯片产业生态正在东方强势崛起。这场好戏,才刚刚开场。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吃瓜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来源:闺蜜财经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