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车展再次展示,无线充电技术大跨越,汽车无线充电可能要来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7 09:43 1

摘要:2025年德国慕尼黑车展上,保时捷正式对外展示其名为“Porsche Wireless Charging”的无线充电系统。这套系统的最大功率为11kW,虽然在技术参数上并不算突出,但其所引发的市场讨论,却远远超出了产品本身。

2025年德国慕尼黑车展上,保时捷正式对外展示其名为“Porsche Wireless Charging”的无线充电系统。这套系统的最大功率为11kW,虽然在技术参数上并不算突出,但其所引发的市场讨论,却远远超出了产品本身。

这不是无线充电第一次出现在汽车圈,早在之前就有宝马、沃尔沃、日产等车企就已经进行过相关测试和小规模部署,但最终都没有形成规模化。如今保时捷以唤起公众关注汽车无线充电,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挖。

很多人看到保时捷无线充电系统的售价——地面基座5000欧元,车载模块2000欧元,合人民币约5.8万元,这只是配件钱还不包括安装费,普通人看到第一反应是:这到底谁会买?

在消费市场中对充电桩价格敏感的现象并不少见。比如说极氪车主中就有人吐槽3000元的官方充电桩太贵,然后选择一千多买了个公牛的。但这种对比放在保时捷车主身上就有点不合适了。

根据保时捷官方数据,约75%的保时捷新能源车主选择在家中为车辆充电。而这些家庭都是拥有独立车库或固定车位,具备安装无线充电设备的物理条件。从场景来看这类用户对便利性和整洁性的需求更强,而非单纯追求成本最优解。

此外,麦肯锡的一份高端消费市场研究报告中指出,豪华品牌用户在购车时最看重的是科技感和专属感,不是光看性能指标。从这个角度出发无线充电的科技感,可能正好可以拿下这一用户群体的心理。

无线充电不是新技术其原理与手机无线充电类似——通过磁场感应形成电流,再进行转换和储能。但问题也在这:能量损耗高,是无线充电天然的短板

这次车展上保时捷宣布他们将能量损耗控制在10%以内,这一数据虽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还是比不上特斯拉家用有线充电系统的7%损耗率。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高端消费市场并不会因为3%的损耗差距而放弃更便捷的使用体验。保时捷的方向是在效率与体验之间寻找平衡,不是单纯的追求技术极限。

宝马也曾为其530e iPerformance车型推出3.6kW无线充电系统,但是到最后选的人少,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智己汽车在推出L7车型时,也曾提供无线充电选配,价格接近1.8万元,但随后也都不了了之。

这些案例的失败并不是技术方面不成熟,而在于用户场景与品牌定位不匹配。530e是一款插混车,目标用户关注成本与实用性,对无线充电的接受度本就有限。智己作为新势力品牌用户群体对品牌认同感尚未建立也不好支撑。

而保时捷则不同了。其品牌本身就强调驾驶之外的奢侈体验,这使得无线充电不再是单纯的技术升级,而是品牌价值延伸。

除了家用静态无线充电,另一条技术路径是边跑边充的动态无线充电。看过游戏《死亡搁浅》的玩家会对其中充电公路记得很深。现实中瑞典Electreon公司曾在机场通勤道上铺设这样两段充电车道,专供公交和卡车使用。

随着项目开展,动态无线充电的铺设成本高达每公里1000多万欧元,对公共交通系统来说,这成本有点太大了。2024年瑞典政府因预算压力取消了这一项目,转而投入更多资源到静态充电站建设中。

保时捷的无线充电系统,并不试图解决所有电动车主的问题。它解决的是一小部分愿意为便利和科技感买单的用户的需求。

它的高价格、场景限制就意味着它不会在短期内取代有线充电。但这并不妨碍它在特殊市场中发挥价值。

或许正是这些愿意花6万元多装一个充电板的车主,正在为这项技术的未来铺路。当早期技术成本被逐渐摊薄,未来普通消费者也有可能享受同样的便利。

就像当年无线耳机刚上市时被骂割韭菜到了今天却成了标配。无线充电在汽车领域的故事也是才刚刚开始。

来源:瑛子的分享日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