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几天,本家老师的微信上又有新留言,因为有新的工作再一次入川,于是我也就得到了一枚“成都儿童邮局” 纪念封。这家邮局是去年10月25日正式成立,设在青羊区草堂小学。这座由中国邮政成都分公司与青羊区多部门联合打造的"微型邮政王国",以"邮票为纸、童心为墨",在1
聞鍾記郵(5268)成都儿童邮局的创新教育实践
前几天,本家老师的微信上又有新留言,因为有新的工作再一次入川,于是我也就得到了一枚“成都儿童邮局” 纪念封。这家邮局是去年10月25日正式成立,设在青羊区草堂小学。这座由中国邮政成都分公司与青羊区多部门联合打造的"微型邮政王国",以"邮票为纸、童心为墨",在120平方米的空间里构建起集邮政文化体验、劳动教育实践、家书家风传承于一体的青少年成长平台。作为新时代邮政文化与素质教育融合的创新样本,成都儿童邮局正成为解码"教育+邮政"跨界实践的重要案例。
我收到的这枚纪念封,尽管距发行日已经过去了将近半年,能得到一枚也是三生有幸了。这枚纪念封加贴了一枚《万国邮政联盟成立150周年》纪念邮票,用今年3月28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纪念邮戳销邮资。看着邮戳上那只可爱的捂住嘴巴的猴子,总觉得在哪里见过。忽然想起来这枚纪念邮戳是去年12月4日正式启用的,据当时的的报道,这枚邮戳是一枚文化日戳。不曾想5个月之后还在使用,看来这枚邮戳是一枚可调日期的邮戳了。至于这个小可爱的故事,不妨查阅一下当时的资料。
成都儿童邮局的诞生,源于对"邮政文化传承断层"的主动破局。在数字化通信冲击下,传统书信文化逐渐淡化,青少年对"一封信的旅行"缺乏直观认知。邮政及合作团队创造性提出"儿童邮局"概念,将邮政网点转化为可触摸、可参与的教育场景。邮局整体设计遵循儿童认知规律,1.2米高的服务柜台、卡通化的邮政标识、互动式的邮务操作区,构建起符合6-12岁儿童身高与兴趣的友好空间。作为全国首个配备"双总监"的儿童邮局,政府妇儿工委与邮政企业分别派驻教育总监与运营总监,确保教育性与专业性平衡。让孩子们在真实业务中学习邮件分拣、邮资计算、封发操作。这种"角色扮演+职业体验"模式,让抽象的邮政知识转化为具象的劳动实践。
成都儿童邮局构建起"文化认知-技能实践-价值培育"的三维课程体系。在文化维度,以"从驿站到5G"主题展陈,通过汉代邮简复制品、清代邮差服饰、现代智能终端等120余件实物,系统呈现中国邮驿史的千年变迁;在技能维度,开发"小小集邮家""信封设计师""邮路规划师"等12门实践课程,指导儿童掌握邮票鉴赏、封片制作、地理信息标注等技能;在价值维度,依托"家书博物馆"开展"给未来的自己写信""给先烈的一封家书"等活动,将书信文化与情感教育、红色传承深度融合。
作为"最成都"的儿童友好空间,成都儿童邮局巧妙融入地域文化元素。以杜甫草堂、金沙遗址、熊猫基地为主题元素,成为青少年了解城市地标的文化符号。邮局特别设置的"成都名址打卡区",通过标注宽窄巷子、天府熊猫塔等108个城市坐标,引导儿童在邮件书写中认知城市肌理。在"成渝双城记"国家战略背景下,成都儿童邮局与重庆山城少年邮局建立常态化互动机制。两地儿童通过互寄"双城记"主题纪念封,在邮政编码、邮路规划的实践中理解区域协同发展理念。这种将国家战略转化为儿童可感知的邮政实践,彰显了教育场景的时代性建构。
成都儿童邮局的成功运营,得益于"政府主导-企业支撑-学校主体-家庭参与"的四维协作机制。青羊区教育局将其纳入"十四五"研学实践基地,全区28所小学将邮局课程纳入校本实践;中国邮政开放"信件处理中心""邮票印制厂"等工业旅游资源,形成"校内课程-邮局实践-企业研学"的闭环;家长志愿者组成的"邮驿家长团",在书信指导、活动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这种跨领域协同,创造了"1+1+1>3"的教育效应。更具创新意义的是其"邮政教育云平台"建设。通过AR技术扫描纪念封,即可观看邮政历史动画;开发"我的邮差日记"小程序,记录儿童参与邮政实践的全过程数据。这种线上线下融合的模式,打破了实体邮局的空间局限,使邮政教育惠及更多青少年。
成都儿童邮局的探索,本质上是对"教育空间再造"的深度思考。当传统邮局转型为教育场域,邮票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邮戳化作时光流转的印记,信件升华为情感沟通的桥梁。在这里,儿童不仅学习邮政知识,更在角色扮演中理解"责任""信任""等待"的含义——当他们亲手盖上日戳、封好信件,便完成了对"承诺与送达"的具象认知,这正是数字时代稀缺的情感教育。作为儿童主题邮局,其价值早已超越物理空间本身。它创造了一种"微缩社会"的教育模型,让儿童在模拟职业中理解社会运转逻辑;它搭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对话平台,使邮驿文明在青少年心中重新激活;它更探索出一条"以邮育人"的新路径,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文化传承提供了可复制的成都方案。
站在邮政百年变革的节点上,成都儿童邮局的窗口始终向未来敞开。当孩子们用稚嫩的小手写下第一封家书,当盖着熊猫邮戳的信件穿越城市街巷,那些关于传承、责任与美好的种子,已在方寸之间悄然生根。这或许就是儿童邮局的真正意义:它不仅是邮政文化的微型博物馆,更是培育时代新人的精神驿站,在传统与现代的交响中,奏响着属于未来的成长乐章。
来源:闻锺集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