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选》:如何管理一个散漫的团队?(附方法论)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7 09:17 1

摘要:你是不是也常感到心力交瘁:自己加班到深夜,团队却死气沉沉?办公室里刷短视频的、机械敲键盘摸鱼的、到点立马消失的…你焦虑到失眠,他们淡定到冷漠。

你是不是也常感到心力交瘁:自己加班到深夜,团队却死气沉沉?办公室里刷短视频的、机械敲键盘摸鱼的、到点立马消失的…你焦虑到失眠,他们淡定到冷漠。

别急着怀疑人生,问题可能真不出在员工身上,而是你的领导方法出了大问题!

这可不是我瞎说,答案早就写在80年前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里了:“只有领导骨干的积极性,而无广大群众的积极性相结合,便将成为少数人的空忙。”

说白了,就是你一个人打鸡血,团队在看戏,累死你也是白忙活!

那到底该怎么破局?今天就来聊聊这套被无数高手验证过的终极心法。

很多管理者容易陷入一个误区:认为领导就是发号施令、监督执行。于是常见画面是:老板开会激情宣布“下半年全力搞直播!每个人都要播!” 底下人表面点头,内心OS:“播什么?谁播?钱在哪?怎么搞?”

结果就是:老板觉得自己讲清楚了,员工完全懵着来,执行起来各种走样,最后老板只能自己撸袖子上,团队还在背后吐槽:“领导又瞎折腾。”

闭门造车式的管理,注定是无效管理。

真正高效的管理者,从来不是靠一己之力推着所有人走,而是通过一套方法,让团队自己跑起来。

1. 先试点,再推广:别只会群发邮件了!

什么叫“一般与个别相结合”?就是说,别光喊口号,先找个小组“打样”

比如公司要做短视频,聪明的老板不会直接全员大干快上,而是会先找一个有潜力的小组:
“咱们组这两个月就专心搞这事,我陪你们一起碰,要资源给资源,要支持给支持,咱们目标就是把这条路蹚出来!”

老板亲自下场,和团队共同摸索两个月,总结出一套:拍什么、怎么拍、谁出镜、预算怎么控、数据怎么看。有了成功样本,再开全员大会,让试点团队分享经验,全面复制。

你看,这样一来,全员都知道该怎么干,资源不浪费,团队不迷茫。

2. 别自己做英雄,让兄弟们都当主角

这就是“领导和群众相结合”。
别再学那位连夜做80页PPT、发60秒语音矩阵的总监老王了!团队不仅不买账,还觉得你戏多。

正确做法是:先点燃几个核心骨干,再通过他们点燃整个团队

接到重要任务,先拉骨干开小会:“兄弟们,为什么这个项目重要?干成了年终奖翻倍/能碾压竞争对手/能成为行业标杆!” 讲清楚为什么做、做好了有什么好处。

然后带着大家一起脑暴:“你觉得咱们该怎么干?你擅长哪块?” 让每个人领到任务,有参与感。过程中,谁做得好,立刻表扬!遇到困难,快速给资源!

这样下来,团队会觉得是“自己的项目”,而不是“老板的项目”,干劲天差地别。

关键一步:培养你自己的“核心骨干”

这些人不是在任命中产生,而是在战斗中打出来的。他们通常:忠心靠谱、群众基础好、自己能搞定事、守纪律。

找到他们,重用他们,你会发现,管理突然变轻松了。

理论懂了,具体怎么做?送你三个马上就能用的方法:

1.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定期找一线员工聊天,把他们零散的好想法收集起来,变成公司的决策和流程。然后再回到团队中解释:“这个制度就是采纳了之前小张的建议…”
员工会觉得被重视,意愿度拉满!

2. 善用“积极分子”,火种点燃团队

每个团队都有几个积极、有影响力的“火种”。把他们组成核心小组,给你提供建议、影响他人、带动氛围。

定期更新名单,让能者上,平者让。

3. 一个阶段,只打一个重点

别学弹钢琴同时按十个键,团队会疯。学字节跳动的“双月聚焦”:一段时间集中所有人力量,就打一个核心目标。

目标越简单,越聚焦,越容易赢。赢多了,团队信心就来了。

04 说句大实话

管理的本质,根本不是管人,而是激发人

就像《论持久战》里说的:力量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你之所以累,是因为你在对抗团队,而不是发动团队。

最高明的领导,从来不是最能干的业务员,而是最会激发人的战略家。

下次团队带不动的时候,别急着抱怨员工,先回归方法:试点打样了没?骨干发动了没?重点聚焦了没?

当你用对方法,你会发现,带团队,真的可以很轻松。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