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它最直接的用途,几乎写在所有报道的标题里,这是给北约看的,是给美国看的,不好意思,小国家,你没必要操心这种事情,东风61是个什么样的存在?明眼人谁不懂,它并不是针对那些所谓的区域争端去开发的东西。
中国东风61,这个“传说中的大炮仗”过去只留名号,无人得见,谁都以为它是个“野史”,是个未竟的项目,是个“画饼”。
但现在,它就这么明晃晃地摆在大家面前,瞬间让所有军迷彻底当场“变瞎”,嘴上说不想承认,心里却知道,东风61来了!
这个东西有多猛?不好意思,具体数据你别想知道!央视新闻的报道很简单:关于东风61能打多远,配备了什么型号的弹头,载荷有多大,现在统统属于“未知”。
可明知道它的性能没公布,整个国际上的军事圈却还是议论炸开了天,所有人心里清楚,一个可以被命名为“东风61”的武器,绝对不是普通火箭那么简单。
它最直接的用途,几乎写在所有报道的标题里,这是给北约看的,是给美国看的,不好意思,小国家,你没必要操心这种事情,东风61是个什么样的存在?明眼人谁不懂,它并不是针对那些所谓的区域争端去开发的东西。
这玩意儿,明确告诉你了,是“一招封喉”,是战略级的威慑武器,而且,亮出来了就已经是胜利的一半!大家都明白,中国这次是在故意不着急公布各项细节数据,而是让它成为一个悬念,一个悬而未决的谜团。
这种举措,可不仅仅是“秀肌肉”,更是告诉全世界:在大国博弈里,中国有足够的筹码,而且,是一颗让你睡不踏实的筹码!东风系列一直是中国导弹领域的骄傲,从最初东风21到东风41,这个名字每一次出现,都让军事专家们头皮发麻。
东风61是什么呢?据猜测,它很可能是一种在射程和打击精准度上超越过往的“重拳级”作品,而这一猜测还只是大家在“外行盲猜”的阶段,事实上,就算是北约礼聘的“大脑袋”,在这几日头疼地坐在地图前面盯着解读东风61的新闻时,也一样说不上来更多具体话。
“它可能是区域的,也可能是全球的”,顶多到这个水平,但关键是这个不确定性,已经足以让西方军方神经紧绷!对于很多小国家来说,东风61压根不关他们的事,也可以再直白一点,它甚至不是用来针对常规战场的“工具”。
有人说它很贵,甚至是“无意义的奢侈品”,但对不起,你错了,这个项目压根不是用来和那些所谓的小国家搞来搞去的垃圾事情,你要明白的是,它,是为大场面准备的,是让北约心跳过速的终极打击手段。
中国,尤其明白这一点:常规战场你可以对着前线喊口号,但在战略层面,安不安心,是压根另一个领域的战斗,实际上,有这么一个细节更加耐人寻味,央视新闻在报道东风61亮相时,几乎没怎么强调它背后直接对应的技术细节。
画面很清楚的意思:你想知道它是什么?来,你自己猜,这种“故意模糊”的传播方式,只会让西方更加紧张,从以往东风系列的规律看,每一次新的型号亮现,无论射程还是精准度,都迈出了整整一大步。
东风61就像一头悄无声息的狼,隔着丛林盯着猎物,而猎物的压力,不是它是否咬人,而是它随时会咬你,对比美国高喊“海空优势”那种直接的输出话术,中国在东风61这个事情上提供了完全不同的表达方式:拍拍照片,发句“就这,自己解读”。
而这个模糊感,太厉害了,不仅可以让军迷们在国内讨论的如火如荼,更能让北约那帮人白天黑夜召开紧急会议,别再傻傻问它打多远,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可以打,美国知道它会打,而美国不知道它怎么打,这才是真正厉害的地方。
2025年是个不平凡的年份,东风61的亮相,直接宣告了中国军事力量在全球战略威慑上的新姿态,那么,对美国和北约来说呢?也只能认了,有的军事专家干脆直言,这一招,就是给那些天天嚷嚷着“中国威胁论”的人一个大耳刮子。
既然你们一直用“威胁”描述中国,那么中国本次就告诉你,“威胁”的含义,可以有更深刻的理解,这可不仅仅是舆论战,而是实打实的力量对比,东风61的未来会如何震撼全球?目前谁都不知道。
但现在有一点已经很明确:中国不需要在东风61这件事上做任何形式的夸张,亮出来就够了,美国还想在战略博弈上占优吗?请调整姿态重新盘算吧,至于那位留在会议室里对着屏幕分析东风61的北约科研员,我建议您准备好咖啡,这几个星期估计是没法睡踏实了。
来源:运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