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土根|我的回忆录:回忆刚进初中的事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7 08:01 1

摘要:我小时候家住嘉兴县环城西南路9号。(当时的嘉兴市城区称“嘉兴县”)当时我家的方位应该也是比较“偏僻”。我一直记得为家的地址正确表述曾与邮递员“干仗”这件事。当时我绍兴的姑妈给我父亲寄了一封信。地址就是:“浙江省嘉兴县环城西南路9号”。据说邮递员兜了一大圈仍找不

没想自学成才、只想试试自己。

我小时候家住嘉兴县环城西南路9号。(当时的嘉兴市城区称“嘉兴县”)当时我家的方位应该也是比较“偏僻”。我一直记得为家的地址正确表述曾与邮递员“干仗”这件事。当时我绍兴的姑妈给我父亲寄了一封信。地址就是:“浙江省嘉兴县环城西南路9号”。据说邮递员兜了一大圈仍找不到我们的住家。后来找到我们住家后对我母亲礼貌欠佳。埋怨我们家的地址不对。当时正好我在家,就出来与邮递员“论理”了。我说既然地址不对,你怎么又能把信送到我家了呢?我不提这个茬还好。一说这话题,邮递员登时火冒三丈,说我们家的地址应该是环城西北路9号才正确。我当即指着我家大门上的门牌说,“环城西南路9号”,这是政府裁定的!我们怎么能随意改变?邮递员也有一肚子怨气,他说自己去了南面的那几栋房子,问了,根本没有姓陶的。但当时有一个老人说马路对面倒是有一家姓陶的人家。让邮递员去找。所以邮递员才找到我们家。邮递员后来也意识到对我母亲态度不够好。向我母亲表示了歉意。因邮递员也看到了我们家的铁质门牌上确实是写着:环城西南路9号。

当天吃晚餐时,我与父亲和哥哥说起了此事。我哥哥说我们可以在自家的地址上加注一下。我马上想起住家附近“大洋桥”正对面有一个日本鬼子当初修建的坚固碉堡(当时是为了守护大桥而建)我与邻居的孩子常在那儿捉迷藏,玩打仗之类的游戏。应该是个“有名”之地。所以我对哥哥说可以加注:环城西南路9号碉堡边上。我哥哥听后笑的前仰后合把吃的饭都给喷出来了。说碉堡嘉兴很多,没有特色。只有小孩子才把碉堡当回事。我哥哥说还不如写大洋桥附近好。我父亲说大洋桥离我们家还有一点路的。直接注上:粮机厂对面比什么都强,还清楚明白!实际上我家就是与粮机厂面对面的。后来我父亲就让我哥哥把我们家的地址重新编辑成:“浙江省嘉兴县环城西南路9号,粮机厂对面”。把这个新的地址告诉外地亲戚朋友后从那时起就没来发生过投递信件不到位的事情了。

由于我住家比较偏辟,每到周六或周日,嘉兴无线电俱乐部的年轻男女生总是肩上背着报话机,戴着耳机,手上拿着报话机的话筒,一边喊话,一边就应答。我哥哥说这是嘉兴无线电俱乐部的年轻男女学员进行现场演习训练。说是为了防止“敌特”份子通过水路或偏辟之地潜入我内地搞破坏。我马上联想到电影里出现的镜头“我是长江、我是黄河”呼叫的情景。所以当时见到这批年轻学员非常兴奋。当然更多地是“好奇”。怎么肩上背着这个“铁箱子”竟然能够互相联络通话。我就一直尾随着他们。因为我家靠着运河边上有嘉兴食品公司分属的屠宰生猪场和由回民主管的宰牛场。所以河边有不少隔离墙壁和水泵机房,四周杂草丛生,地形比较杂乱。我就跟着他们后面对他们说你们藏在这个隔离墙壁内和水泵机房里面发电报肯定不会让人察觉......

我跟了他们几次后,自己对无线电也有了“兴趣”,觉得很有意思。也梦想自己有一天也能成为无线电俱乐部的成员。

后来获悉,我们附近有一个高中生,自己在家组装了矿石收音机。戴着耳机能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音乐。我马上来了精神,三天二头去他们家看矿石收音机。偶尔那个大哥哥也能让我戴着耳机听一会儿。我当时非常好奇,这个木头盒子还能收听北京和上海的广播电台。真是神了。我随即瞄了几眼,发现矿石收音机,零件很少。我那个时候还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看不懂线路图,也叫不上这些零件的名称。但我问了后,那个大哥告诉了我零件的名字。我就随手记了下来。因为我发现矿石收音机不需要用交流电源,自然不会电死人。心里不害怕。想自己试试组装的心情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我从小就是一个“性急之人”只要想到要做的事,马上就想着手。但那个年代组装一台矿石收音机,包括耳机在内需要13至15元钱。那个时期,5元对我来说已经是个天文数字了。苦于无“经济实力”,但我已经没有象当初自学自行车那样感觉紧张不安了。因为我父亲觉得我和哥哥也长大了,所以每月给我一元零用钱(用于理发、吃早点或买铅笔、橡皮之类的小学习用品)我还是沿用自己的老办法来省钱。父亲让我去建国路“新湧洲”理发店理发。理由是干净卫生。父亲说小摊、小店里理发,不卫生担心“感染”疾病。但我却不管不顾,仍去家附近的高师傅理发店理发。他收我一毛钱。早点我基本不去外面买来吃了。就在家里喝粥吃罗卜条、酱菜和腐乳之类的下钣菜。

我自己还专门到建国路“兆民电料店”去比较和选择价格便宜的零件,当时“兆民电料店”的经理姓汪,是个高个子,常年穿一身旧军装,讲普通话,我哥哥说他是山东人,转业军人。他对人很热情,我有不懂的地方问他,他都会很耐心地解答。

为了节约支出,我那时开始有了“能用便宜绝不用贵”的成本预算的思路。矿石收音机里的“空气可变电容器”价格相对比较贵,我就选择了便宜的“云母可变电容器”。这个可变电容器主要是用于调节选择电台。

另外价格贵的还有双耳机,我选择了单个的耳塞机。检波用的矿石,我不选可以方便手动调节的矿石器,选了一个固定的矿石器。这样整体下来,价格便宜三分之一还多。

此外接线柱,我采用破损的拉线开关内的罗丝固定器来代替。小支架我用铁片自己做。矿石收音机的木盒也是我自己用木板制作的。林林总总下来,总共花费了8元左右。组装矿石收音机我是一次成功。但美中不足就是可选择的电台只有二个:中央台和上海台收听比较清楚。浙江台声音很杂乱。但由于一次组装成功并能收听,对我这个6年级刚毕业在家等中学录取通知书的学生来讲,心情不言而喻。在那个年代里不出家门能听广播和戏曲节目,好比神仙过日子一样。那个快活劲真的无法形容。

由于我年纪小,只有6年级的小学水平,能靠自己“钻研”组装成功。当时在我们左邻右舍中反响良好。其实我心里很明白,这个玩意儿是比较简单的。没有很多的线路联接。又不会触电可以随意摆弄。我从小记性比较强,看一眼就能记着矿石收音机线路相接的大概。

但不知为何当时的中学生都不组装,仅仅还是极少数的高中生在尝试。我父母喜欢听戏,只有浙江台播放戏曲节目多。但我的矿石收音机接受浙江台效果不佳。后来“高手”指点我,要把天线架高、天线接受网要做的大并要做成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均可以接受信号的那种式样。我把原来架在自家窗户边上的长竹杆上面又接上了一个长竹杆,天线接受网我也做大了,式样做成了“十字形状”意为可以四个方位接受无线信号。

没有想到这么一变动,引起了“大麻烦”。因我家靠近大运河四周没有遮挡,一刮大风,由于天线接受网是“十字形状”,四面受风,二根相接的竹子天线杆又不粗,所以象“扭秧歌”似的东摇西晃,四周邻居感觉恐慌,生怕天线竹杆断裂,砸坏房顶。都来我家要求我赶紧把天线杆拆掉,同时他们表示愿意帮我一起拆卸。迫于“形势紧张”,我无可奈何只得同意。后来我父亲下班后将我狠狠骂了一通。因为我接二根竹杆加高天线,我父亲就没同意过,我那时也是“阳奉阴违”表面答应就是试试信号而已,但由于矿石收音机接受信号大大改善,我就听之任之了。但我父亲一直催促我拆掉一根竹杆并说天线只能用一根竹杆的高度是安全可行的。

但用一根竹杆的长度上面尽管架设了“十字形状”的网络接受。不仅信号没有加强,一刮大风仍然摇晃不定。我父亲又一次下了“通谍令”。让我不要再弄矿石收音机了,免得刮大风把四周邻居搞的人心不安,影响邻里关系。我听了后心里非常不舒服,于是日思夜想,总想寻找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来加以解决。一天晚上睡觉时,在“山穷水尽”之际,突然想到了一条“出路”。我家西面有一排杨树,高出我们家的房子。我突发奇想,为何不把天线架到树上?这样不仅有高度,还安全。因我明白矿石收音机是一种不需要外界能量供给的收音机,它的全部能量来自于天线。天线提供能量,又提供信号。所以组装矿石收音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一个性能良好的天线和地线。

说干就干,我倒腾着就把天线架到了树上。在固定天线前我就先转动天线的方向,让哥哥帮我在下面听着矿石收音机声音是否清晰。这样来来回回几次后总算找准了一个方向。邻居傅叔还把家里的铁丝给了我,借给我一把老虎钳子,让我把竹杆与树干牢牢地拧紧,以保安全。天线重新架设后效果相当不错。浙江广播电台声音很清楚。从大洋桥往返朝我们家方向看,有一根“十字形状”的天线迎风而竖立,显得非常醒目有“气派”。只要有人问起这是谁家的天线,我就感觉非常自豪......因我明白了:一个人要做某件事情,必须具备两个要素,第一个是自己愿意去做,第二个是觉得这件事情对自己是好的,而且这两个是要同时具备的。

回首往事,日子虽苦,竟全是斑斓的光影。记忆的屏障,缓缓打开,苦涩又美好。那时的幸福简单,纯净,父亲健在,母亲健康我们一家无忧无虑就是有福了。也就在这一年,多彩的春节联欢晚会让我听的从此在记忆里生根发芽。

但过了没多久,我感觉矿石收音机已不能适应我家的需要了。因为只能一个人戴着耳机听。我母亲那时因为身体欠佳,已辞职在家。为我们做饭、洗衣照顾我们。我父亲对我母亲辞职一直有“微词”。说身体欠佳确有其事(因我母亲在织布车间被织布机上的梭子突然“飞”出来击中了太阳穴。后来一直头痛)但很大程度是不放心我和哥哥。中午放学回家,吃不上可口的饭菜。我和哥哥对母亲感情都很深。总想让母亲早日恢复身体健康。我非常盼望自己组装的矿石收音能给母亲带去一点儿的乐趣。但母亲不可能整天抱着矿石收音头戴耳机干活。我向“高手”请教,什么样的收音机可以安装喇叭,这样我母亲可以边干活会收听广播。同时也可以供一家人收听。高手回复我,起码要组装交流三灯机才能安装杨声器。所以我又异想天开地想要自己组装交流三灯机。但感觉困难重重。一是文化程度太低,看不懂线路图,不明白电器零件的性能。二来,也没有电烙铁也不会使用电烙铁。又没有电工的知识,生怕触电,当然关键还是没有钱!

我对哥哥是有话就说,不懂的地方就向他咨询。许多时候我都会跟我哥哥学一些样式和本事。60年代,我哥的要好学友詹虹(即詹云的哥哥)把自己家里的120相机拿到我家,与我哥哥一起教我如何拍照。还把相机借我使用。当时相机可是稀罕之物,一般都是不愿外借给别人的!可见詹虹与我哥关系确实不是不一般般!我在那时学会了拍照的简单技巧。后来我下乡时被抽调到大队担任通讯报道员还利用会拍照的“技术”帮大队宣传队和通讯报道组拍了不少照片并获得好评!而对于我哥哥他拉二胡、吹笛子,我一点儿也没兴趣,因为我觉得记个乐谱挺麻烦 。

后来我去北外求学前詹虹兄还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能去北外,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一定要努力努力再努力。并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但当时按我的知识水平、学历和经历还不能完全明白这话说的含义!

关于我要组装交流三灯收音机,哥哥让我先去向行家请教,问清购买什么材料?让我整流变压器一定要买个质量上乘的。瓦数也要大的,这样以后改装5灯交流收音机是仍然可以用,起码是节约一笔“大的开支”。后来邻居帮我找了一个会组装交流收音机的工友---纪师傅。他在新嘉街道办的金工车间做车工,但家住南门丝行街,离我家有段路。但为了学到知识我不怕路远,去了他家里几次。也看了他自己组装的交流5灯收音机。他家里的收音机零件放得到处都是。光是电烙铁就有二把,一把小功率25W,另一把功率为75w。他对我说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说如果先组装3灯交流收音机,过些日子再要组装5灯收音机,是不合算的。会浪费一个电子管和其它的电解电容器及电阻等。还不如一下就到位组装交流5灯收音机合算。我听后感觉非常不安,因为3灯机还没有组装过,怎么一下就跳至5灯交流机了。纪师傅对我说,组装的原理是一个样的,不用担心。只要心细、认真、耐心边看线路图,每天趁脑子清醒时焊接就行。被他这么一“灌输”,我还真的以为一切都很简单了。回到家里就与哥哥说了要改装5灯交流收音了。但我那个时候,身上只有几块零花钱。我哥哥说,他也可以把零用钱省点给我。后来有一天,哥哥与我一起把家里的“废铜废铁”都找出来去卖了。换回来几元钱,就高兴的不得了。过去家里“杀鸡”鸡毛都是交给义乌人换糖吃。后来我就不换糖了宁肯只给几分钱也行坚决不吃糖了。为了省钱买收音机零件,我还听信了别人去盛泽可以买到便宜的收音机零件的消息。苦于又没钱坐长途汽车去盛泽。我又打探一些便捷路子。邻居家的一个初三学生告诉我,从“三青石”路经中丝一厂从那儿沿着堤岸的水路走很快就到盛泽。我便说服邻居家的初三学生陪着我一起去的。他对我说,他家父母都是嘉兴运输公司的,过去是在船上做工。他小时候曾帮父母航行的船背过纤,去过盛泽,说很快就到了。我就随他一直步行。但事与愿违,实际上根本不是他说的那样。我们走了好几个小时,我实在走不动感觉有点吃不消了,肚子也饿的慌,但沿着水路走没有地方可以去吃点东西。后来发现路边有一个小摊有卖小吃。我非常想吃点东西,但小摊的物品很贵,我又舍不得吃,生怕吃了食品,到了盛泽买收音机零件的钱又没有了。当时我是又渴又饿,无奈只能到运河河边喝几口水,洗了把脸又继续前行。我们俩人从早上出发到中午才抵达盛泽。我才发现盛泽是个很小很小的镇,当时嘉兴也是镇,根本无法比拟。总算老天开眼,买到了一些廉价的电阻、电容、电子管灯座等小玩意。回到嘉兴精疲力尽,倒头就睡。我母亲吓坏了,以为我生病了.....我一直睡到第二天早上才起来。醒来后我自己算了一下,要靠这种方法找齐全5灯收音机的全部零件真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但我仍有信心,我为了安慰自己,把组装5灯交流收音机的全部零件都写在本上。买到一样就用笔划掉一样,时不时我还会把这个小本子拿出来瞧一眼,以示安慰自己。后来我父母见我这样执着,也给了我一些钱。

有了钱,我就想方设法去买还缺的零件,邻居傅叔叔还指点我去建国路的“旧货店”去淘零件,记得“旧货店”的边上有一座桥。(当时“旧货店”的招牌上写的是调剂品商店)。后来我三番五次地去那里淘零件。那里的旧货硬实很便宜,有的是使用了一段时间,别人不愿意再用了,就送到旧货店兑几个钱。有的竟还是全新的,据说是买了后型号不对,我在那里淘到了一对新的可用于5灯交流收音机的“调频中周”。但更多地是买了5灯交流收音机里所需要的全部电阻(那里的电阻都是比较低档。电阻表层上有几种颜色用来表明电阻值。但需要根据颜色:红、黄、兰、白和黑来计算并购买。尽管我数学不是很灵光,但我对喜欢的东西,却是计算起来得心应手)和电容器,还包括买到了物美价廉的铝壳电解电容器,当时我简直就像挖到宝藏似的高兴。我的整流变压器和收音机铁制底架,是新加街道的纪师傅卖给我的。买了许多的旧货,我哥哥对此有异议。让我不要买别人用过的旧零件,说是会影响使用寿命。并说新的零件肯定比过时的零件更实用。但我那个时候,也有难处。一是买新的花钱过多,二来纪师傅是在北丽桥下面的中基路新嘉街道开的金工车间当车工,我有不懂的地方去讨教,也方便。如果不买他用过的物件,他肯定不愿意再帮我解答我不懂的问题。(虽然那个时候我年纪还小,但已经通晓些人情世故了)我父亲也曾说过,在街道工厂工作,工资不高的。再说纪师傅当时还是“光棍汉”一个。他也需要存钱结婚娶媳妇。我觉得母亲说的对,“二好合一好”。毕竟我还是省了钱,如果有问题还可以在纪师傅中午休息时找他或者他上夜班时也是可以去找的。毕竟他也是给我提供了方便。否则就是去南门丝行街他可能也不愿意接待我了。

日积月累,我的零件有了不少了。我就从自己的木箱里把零件一一取了出来,先把可以组装的零件都一一安装起来。其实这个办法确实让人“激动”。感觉5灯收音机的全部零件快要到位了。但就是缺5个电子管。其中一个电子信号放大的6B灯管,还需要有嘉兴公安局出具的证明才能购买。因为这个电子管在私自组装的收发报机上可以使用。所以公安部门管理的非常严格。但那个时候,我发现5灯交流收音机的线路图很复杂,线路密密麻麻。看不明白,我主要还是害怕线路接错,引起烧机事件。纪师傅给我支了一招,让我去建国路的“昌明书局”买一个安装交流5灯机的实体图纸,说这样方便了。我一听正合我意,好似找到了救星。行动就行动,我赶紧去了昌明书局,一张实体接线图纸,一元五角,我毫不犹豫掏钱就买。回到家里急不可待地打开放在吃饭桌上看,但当自己心静下来后发现,图纸太大,整个吃饭的“八仙桌”都占据了,哪还有地方发其它东西。我只能把图纸放在地下,桌上堆放组装的收音机零件等。但一会又要蹲下去看实体图一会儿又要起身坐上椅子,几次下来,感觉非常不适。也非常费劲。想了一想还是不能贪图方便,仍要化功夫继续“钻研”搞清线路图来安装为宜。因为线路图只有比一本书大点,放在桌上方便又不影响我焊接收音机零件和取拿零件。在这种形势的逼迫下,我只能静下心来一点一点仔细看线路图。

1964年8月的一天,我收到了嘉兴招生委员会发来的一封信。我知道只要是招生委员会的来信。肯定是录取了。心里一阵激动。但意想不到的是去“群力中学”。有点儿“伤感”。因为不仅学校“名气”不大,而且学费比二中、三中要高出不少。当时我去群力中学报到。见到了几个原来与我同在中基路小学的同学。他们分在一(三)班,班主任是沈琼老师。我对他们说学费太贵,他们对我说,沈琼老师说了可以分期缓交。我听后心里踏实了不少。但我们一(二)的班主任王嘉华老师不同意我学费分期缓交,要让我一次全部交清。我以为自己人微言轻。就让我母亲出面去学校找王嘉华老师说情。希望19.80元学费分二期缓交。王老师死活不肯,对我母亲说,你们家有困难是小困难,学校有困难就是大困难。如果大家都要分期缓交学费,学校如何能创办下去......我当时听了非常生气,心想为何一(三)班的沈琼老师允诺班里同学可以分期缓交。而我就不能。感觉王老师是在刁难我。因此负气地对我母亲说,我不要上学了。王嘉华老师看我丧气的话语,狠狠地瞪了我一眼。这个情景至今仍清晰地留在我的脑海里。也许王老师对我这个不爱学习和不求上进的学生感到汗颜。现在回想起来应该要感谢王嘉华老师。如果我真的不上学了,“流落”在社会上,就没有今天的我!后来我也慢慢明白了:人总是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能象组合柜似的都去组优点来衡量对方和要求对方。

回家后,我父亲说,他去找亲戚朋友借钱也要让我上学。并说今年我哥哥要上高中,我上初中真是花钱的时候。家里就是没有钱砸锅卖铁也要让我和哥哥都上学。不然就是一个“睜眼瞎”,长大了不成材。说了一句我们绍兴家乡的老话:“家有良田千倾,不如薄技在身”。

后来我一面在群力中学求学,一面靠自己闲暇时努力,我成功地组装了5灯交流收音机。后来自己又安装一个信号接受电子管指示器成为6灯交流收音机。试开机时,我的心情非常紧张,生怕出现“差错”。其实在这以前我已反复多次检查过线路,在确保无异的情况下才试开机,但仍然无法自控自己的情绪......当一切完全顺利时,我掉下了眼泪,庆贺自己成功了。

当时在群力中学上学时自己靠一把小钢锯,一把削钢笔的小刀和几张砂纸做了一个木制的收音机的匣子。“复课闹革命”期间施定邦老师从上海买了装饰板送给了我。让我贴在自己做的木制收音机匣子外面。当我将施老师赠与我的装饰板粘贴上去后,别人远看还以为是从商店买的现成收音机匣子。此外我自己又做了收音机匣子前面的电台频率刻度玻璃盘(商店里出售的收音机里面的电台频率刻度盘是印刷在一块玻璃板上的)。我那个时候,凭着学生证常去少年路的图书馆借阅科技小知识杂志。从中我学到了一个方法。即用一块普通玻璃,把玻璃的一面放在大理石突出的尖锐地方,另外再用一把钢锉后面的尖锐点对着放在大理石突出的尖锐点上的玻璃慢慢地轻轻敲打,就能敲打出一个洞,而玻璃不碎,我成功了。我后来请了班里的姚钢同学(他字写的非常好看)帮我书写了了电台频率刻度盘。

人有点“一枝之长”应该是好事。后来我去农村插队,由于会点电工,生产队里的电工活,也会叫我去做。有时农民家里要安装电灯,也会“请”我去帮忙。71年我在北外上学期间,还帮系里意大利语组的牵头人---费惠茹老师修好她家里弄坏了的美多6灯交流收音机。也让费老师对我刮目相看。并说了一句,“工农兵”学员就是与众不同。

但他们都不知道,我曾为此,付出了惨痛教训。整整耽误了我一年的学业。人生的机遇本不是很多,失去了就永远找不回来了。

后来我去了一(四)班,班主任沈琼老师曾是当年一(三)班,班主任。沈老师是杭大毕业生。身材魁梧。爱憎分明在学生中享有气场。我和班里的同学都与沈老师处的很好。至今仍保持着良好的联系。当时我们一(四)班里有一位同学叫邬烈贤,他也准备组装矿石收音机。为此曾来我家里多次,向我讨教。我正言告诉他,当学生首要任务是学习。我们这个年龄正处于“血气方刚”,做事容易“冲动”,分不清主次。一旦迷恋上无线电,深陷后很难自拔。最后只能是走“复读”这条老路了。后来文革开始,我听说他与班里万培忠同学仍在一起探讨无线电知识。

有了这个教训以后当我有幸去了北外上学。我一直要求自己: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做在别人前头,而不能落后于人。永远都要坐前排,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激发你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精神。在这个世界上,想坐前排的人不少,真正能够坐在前排的却总是不多。许多人所以不能坐到前排,就是因为他们把坐在前排仅仅当在一种人生理想而高高挂起,却没有采取具体行动。那些最终坐到前排的人,之所以成功,因为他们不但有理想,更重要的是,他们把理想变成了行动。

后来外交部调我去欧洲工作,通过中学期间自己组装交流收音机与人打交道悟出的道道,在欧洲工作期间自己能“举一反三”,让我也理解了为何与欧美人打交道难与非洲人合作共事容易的简单道理了。

其实任何事情在有可能的情况下都应该去尝试一下,因为自己无法知道,什么样的事或者什么样的人将会改变自己的一生。

来源:嘉兴往事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