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上海市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公示了上海市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华东理工大学6项成果获二等奖,其中,著作类2项、论文类4项。
近日,上海市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公示了上海市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华东理工大学6项成果获二等奖,其中,著作类2项、论文类4项。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面向党的创新理论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设立的市级奖项,每两年开展一届评选表彰,是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标志性成果奖项。
熊万胜教授及获奖著作(图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熊万胜,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此次熊万胜教授撰写的《江山与人民:中国治理体系解析》获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
吴柏钧教授及获奖著作(图源:上海书展)
吴柏钧,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此次吴柏钧教授等撰写的《城市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机制研究》获学科学术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
图源:中国管理科学
范体军,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此次范体军教授等撰写的Output-Oriented Agricultural Subsidy Design获学科学术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
邱姝敏,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副教授。邱姝敏老师等撰写的《外部企业股东与学术衍生企业的技术市场化:基于制度逻辑视角》获学科学术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
侯利文,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此次侯利文教授等撰写的《科层为体、自治为用:居委会主动行政化的内生逻辑——以苏南地区宜街为例》获学科学术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
叶敏,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叶敏教授等撰写的《创建示范:政策执行中的控制性动员》获学科学术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
华理此次获奖的6项成果分别来自商学院和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其中既包括特色鲜明和学术创新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也拥有聚焦时代发展、关注社会现实的应用对策研究成果,标志着学校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上取得了新进步。
近年来,华理创新社会科学发展模式,优化学科结构,实施特色人文社科战略。在人文社科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获取上不断发力,研究方向涉及马克思主义、能源经济、城乡发展、文化遗产保护、产业经济等诸多领域,为学校学科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现有商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体育科学与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七个学院,学校坚持特色发展、应用导向及融合发展,依托理工科优势学科,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竞争力与影响力持续提升,并在重大项目、学术成果、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突破。
未来,华理将继续锚定特色化、融合化发展路径,依托理工科优势深化社科领域创新,紧盯国家战略与社会需求,持续产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不断提升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话语权与贡献度。
来源:潜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