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1月初,智元宣布量产下线1000台人形机器人;1月中旬,乐聚完成第100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的交付;优必选也披露其工业机器人Walker S1将于今年第二季度具备规模化交付的条件…
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小批量量产元年。
今年1月初,智元宣布量产下线1000台人形机器人;1月中旬,乐聚完成第100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的交付;优必选也披露其工业机器人Walker S1将于今年第二季度具备规模化交付的条件…
种种迹象表明,关于人形机器人的“军备竞赛”已经打响,未来人形机器人的上游领域,也将迎来新的结构性机会。
从不同零部件的价值量情况来看,人形机器人最核心零部件就是其末端执行器——灵巧手,价值量占比约为32%。
而且灵巧手也是整个人形机器人制造环节中,经营壁垒、技术壁垒最高的一部分。
灵巧手是人形机器人“拟人化”的关键,要想让灵巧手像人手一样工作,就需要给予其足够高的灵活度。
人手约有21个自由度,在当前的灵巧手市场中,特斯拉Optimus三代的自由度达到了22个,是所有产品中最接近人类手部自由度的。
紧随其后的,就是兆威机电所研发的灵巧手,自由度为20个左右(扩展后)。
自从2024年11月,兆威机电正式发布公司自主研制的灵巧手后,公司便迎来了价值重估,市盈率从60倍左右直接上升到了最高185.12倍,相当于大增了208%。
从传统制造到智能终端,从市盈率60倍到市盈率185倍,兆威机电到底做对了什么?
兆威机电入局人形机器人的时间并不长,但却在壁垒最高的灵巧手部分,做到了比肩行业头部的水平。
在自由度方面,公司灵巧手做到了国内领先,自由度扩展后可达到20个足以对标特斯拉。
在驱动方面,兆威机电采用了我国灵巧手控制的最强芯片——基于ARM框架的驱动器芯片,主频高达600MHz。
在精度方面,兆威机电的空心杯电机已经可以达到直径6-12mm,突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
人形机器人对空心杯电机的要求一般在13mm以下,而兆威机电是中国空心杯电机企业中,唯一一个超越国外水平的。
国内外主流厂商空心杯电机直径情况厂商无刷空心杯电机直径(mm)德国 Faulhaber3-44瑞士 Maxon4-60瑞士 Portescap8-35鸣志电器10-30兆威机电6-12要知道,2024年前三季度,兆威机电账上的货币资金一共只有2.29亿元,作为新入行的小白,兆威机电哪来这么多钱去搞技术呢?
2020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兆威机电的研发费用率基本上每年都要高于同行鸣志电器,最高的一次到了12%。
按理说,研发投入力度大了,成本应该更高才对,可每年10%以上的研发费用率却没有影响到兆威机电盈利水平。
以2024年前三季度的数据为例,鸣志电器的净利率仅为2.62%,而兆威机电的净利率却达到了15.05%,不仅高于同行可比公司,甚至比美的集团、格力电器、伊利股份等一众消费巨头都要高。
这是因为,兆威机电在开展高研发投入业务的同时,还有高毛利产品源源不断地为公司提供资金支持。
当前兆威机电的主要收入还是来源于汽车电子行业,主营产品微型传动系统占公司总收入的60-70%。
2024年上半年,兆威机电微型传动系统的毛利率为30%,精密零件的毛利率为38%,拉高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公司作为国内最早一批汽车零部件核心供应商,与比亚迪、长城汽车、蔚来、理想等新能源车企建立了优质合作关系。
2024年前三季度,兆威机电的合同负债再创新高,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高,这部分业务将为公司带来稳定上升的收入。
未来,兆威机电的业绩增量主要看两个方面。
第一,海外新增市场。
2024年上半年,兆威机电来源于海外市场的收入仅为1.16亿元,占公司总收入金额的18%,但海外业务的利润占比却达到了25%。
这主要是因为,相对于国内市场来说,兆威机电的海外业务毛利率要高得多。
2024年上半年,兆威机电的海外业务毛利率高达43.13%,而国内业务的毛利率仅为28.62%。
相当于,兆威机电卖到国外的产品,每收入100块钱能比国内市场的产品多赚15块钱,这对兆威机电来说是一个很值得开发的市场。
因此在4月7日,兆威机电发布了公司计划赴港上市的提示性公告,正式向海外市场发起冲击。
完成海外上市后,一方面兆威机电有望吃到国内主流车企出海的红利;另一方面,兆威机电可以加深与海外资本市场联系,便于公司人形机器人技术对标海外大厂。
第二,人形机器人领域持续放量。
截止到2025年4月10日,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已披露的融资金额已经达到了3.55万亿,投资机构高达7936家,尤其是2020年后,AI领域投融资迎来了新一轮的增长。
兆威机电作为国内资本市场人工智能领域七大核心龙头之一,目前已进入宇树科技的核心供应链。2024年11月,还与华为签订了战略备忘录,未来可发展空间非常大。
在成功实现两地上市之后,兆威机电凭借其技术优势和客户基础,有望吸引一群高质量的投资方。
不过,目前人形机器人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兆威机电的业绩放量在短期内可能无法快速实现。
预计到2029年,全球人形机器人的产业规模将以5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至324亿美元,合2375.45亿人民币。届时,兆威机电的业绩规模或许会迎来较大突破。
最后,总结一下。
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的产业革命浪潮中,兆威机电实现了传统制造向智能终端的转变,迎来了价值重估。
未来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加速,作为一家兼具技术硬实力与商业软实力的创新企业,兆威机电或许能成为中国智能装备出海的新标杆。
来源:格子说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