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课文《宇宙的另一边》充满童趣,天马行空的想象,独特的体验,使整个故事充满了感染力。
“第五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
课文《宇宙的另一边》充满童趣,天马行空的想象,独特的体验,使整个故事充满了感染力。
第一步,播放视频,提问交流
1.教师播放宇宙的视频片段或展示宇宙的图片,启迪思维。
同学们,你们对神秘的宇宙是否产生过好奇?你们觉得在那未知的领域,还有哪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事?
宇宙的另一边是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寻找答案吧!
第二步,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感知课文大意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
1.圈出文中生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
2.出示生字生词,指导识记。指名认读,指导朗读词语所在句子,帮助学生巩固读音。
3.识记字形,学生自主思考: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吗?(二)学生再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1.读课文,试着说一说本文主要讲述了什么。
本文主要写了“我”想象宇宙的另一边是什么样儿的。
2.思考:宇宙的另一边有什么?是什么样儿的?带着这个问题,大家再去认真读课文。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晚上,“我”遥望星空,想象宇宙的另一边的世界是这一边的倒影。
第二部分(第6~11自然段):白天,“我”想象宇宙的另一边的学习生活。
第三部分(第12自然段):下课了,“我”和同学们对宇宙的另一边的事情都很感兴趣,“我”还要继续畅想。
第三步,学生交流,感受想象的有趣
1.教师法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觉得哪些想象最有趣?找出相关的句子或段落读一读,说一说。
2.学生自由交流找到的句子。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适当点拨。
3.教师小结,过渡到下一个学习环节。
第四步,研读课文,重点体会想象的内容
(一)教师布置学习任务
任务一:火眼金睛找异同。宇宙的“这一边”和“那一边”有哪些
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任务二:奇思妙想设计师。宇宙的另一边也许有另一个“你”,“你”的生活还会有哪些精彩之处?
(二)集体研讨,教师提炼要点
1.集体学习第1、2自然段,教师引导归纳。
(1)知名朗读第1、2自然段。思考:星光告诉“我”一个什么秘密?(很远很远的地方,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
(2)你在哪儿见过倒影?有什么发现?(倒影一般指事物在水中倒立的影子,是事物在光线的作用下在平静的水面上形成的等大虚像。倒影与实物等大,倒影是虚像,倒影、实物与反射面对称。)
(3)文中说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你读懂了什么?
(4)出示表格,填一填,说一说宇宙的另一边还有什么和这一边是一样的。
宇宙的这一边 宇宙的另一边 生活环境
明确:宇宙的这一边有的事物,另一边都有。
2.自由朗读第3~5自然段。思考:宇宙两边的事物是完全一样的吗?有哪些不同?
3.出示表格,分小组完成内容填空。
宇宙的这一边 宇宙的另一边 孩子(人物活动)
明确:宇宙的另一边的事物与这一边的习性、特点大不一样。
4.想一想:宇宙的另一边还有哪些事物?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5.读第6~11自然段,讨论:在宇宙的这一边和另一边,孩子们的学校生活有什么不同?鼓励学生交流讨论。
6.指名朗读第8、9自然段,教师引导学生品读重点句子。
*在宇宙的另一边,加法是这样的:大地万物加上一场大雪等于一片白茫茫,那时,无数的孩子会从家里冲出来,打雪仗、堆雪人、滑雪……这样,大地万物加上一场大雪又等于无数孩子的节日。
7.思维拓展训练:在宇宙的另一边,减法和除法又是怎样的呢?
第五步,读写结合,练习表达
1.口头表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宇宙的另一边还有哪些秘密?
示例: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环境方面,那里有……;日常生活方面,当这边……另一边便……;自然现象方面……;学校生活方面……。宇宙的另一边真是一个神奇有趣的地方!
2.小练笔。你还能想到宇宙的另一边的哪些秘密?写一写,尽量写得生动有趣。
第六步,指导规范写字
1.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
2.引导学生按结构给生字归类,并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书写时的要点。
3.出示生字范写视频,教师重点指导“秘、梯、乘、越“等字。
4.学生书写练习,师巡视指导。
第七步,课堂回顾,作业设计
1.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
2.搜素作者陈诗哥《宇宙的另一边》的原文读一读,看看作者还有哪些神奇的想象。
来源:学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