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不光是政坛的老将,还在媒体圈混得风生水起。做过台北市议员、“立法委员”、环保署长,后来转行搞媒体,弄了个《少康战情室》,成了台湾政论节目的招牌脸。
赵少康,这个名字在台湾可是响当当的。
他不光是政坛的老将,还在媒体圈混得风生水起。做过台北市议员、“立法委员”、环保署长,后来转行搞媒体,弄了个《少康战情室》,成了台湾政论节目的招牌脸。
最近几年,两岸关系紧绷得像拉满的弓弦,赵少康也没闲着,频频在节目里对大陆放话,其中一句特别火:“就算你一天来五百架战斗机,我们也不怕。”这话一出口,岛内岛外都炸开了锅。
这话的背景得从大陆军机绕台说起。
近年来,大陆的军机在台湾周边活动越来越频繁,尤其是2021年以后,基本上天天都能在台湾的防空识别区(ADIZ)看到它们的影子。
台湾官方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大陆军机闯进台湾ADIZ的次数高达961架次,历史最高。
台湾这边呢,空军只能硬着头皮起飞拦截,F-16、幻影2000这些老伙计天天在天上跑,油钱、维护费哗哗地烧,防空压力大得不得了。
赵少康这时候站出来喊话,说白了就是想给台湾人打气,同时也向大陆表明态度:我们不怂。
他在节目里讲得挺直白:“大陆现在一天派一百架飞机过来,就算一天来五百架,我们也不会怕。台湾不是谁想吓唬就能吓唬的,美国来不来,大陆说了不算,我们得自己站直了。”
这话听着挺硬气,但细一琢磨,底气到底有多少,还得打个问号。
要说硬碰硬,台湾和大陆的军事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大陆的空军实力摆在那儿,公开数据估算有3000多架战机,里面不乏歼-20、歼-16这种隐形战机和高性能重型机。
反观台湾,空军主力是140架左右的F-16,加上一些老掉牙的幻影2000和自制的IDF经国号,总数撑死200来架。
数量上,大陆是台湾的20倍往上走,质量上也占优,毕竟歼-20这种第五代战机,台湾压根没有对标的东西。
要是真按赵少康说的,大陆一天出动500架战机,台湾的防空网能扛多久?
台湾靠的是美国的爱国者导弹和自研的天弓导弹,可数量有限,性能也未必能跟得上大陆的饱和攻击。
更别提大陆还有东风系列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能精准打击台湾的机场、雷达站这些要害。
军事专家分析过,一旦开打,台湾的空军和防空系统很可能在几天内就被打瘫。
所以赵少康这话,更多是嘴上硬,实际操作起来,台湾的处境相当被动。
大陆这边对赵少康的言论自然没啥好脸色。
像环球时报直接发文批他是“挑衅”“自不量力”。
有篇评论说得挺狠:“这种不负责任的叫嚣,只会把台湾推向更危险的境地。”
大陆的立场很明确,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任何挑衅行为都不会被容忍。
军机绕台、军演常态化,都是在释放信号:统一是底线,谁也别想越线。
其实,大陆的军事动作不只是针对赵少康这一个人的嘴炮,而是对整个台湾当局的政策不满。
民进党上台后,拒不承认“九二共识”,还各种搞“去中国化”,这让两岸关系跌到了冰点。
大陆用军机绕台的方式,既是震慑,也是警告,意思很明白:别逼我动手。
除了军事上的博弈,两岸在经济上也绑得死死的。
2021年,台湾对大陆的出口占了它总出口的42.3%,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手机、芯片这些高科技产品,大多卖到大陆去,赚得盆满钵满。
可一旦两岸关系搞僵,大陆稍微动一动经济杠杆,台湾就得吃瘪。
比如前几年,大陆暂停进口台湾的凤梨、释迦,岛内农民直接傻眼,货砸手里卖不出去,损失好几个亿。
赵少康喊“不怕五百架战斗机”,但经济上的依赖可不是喊口号能解决的。
大陆要是真下狠手,全面限制台湾产品进口,岛内经济得立马凉半截。
所以他的强硬表态,听着解气,实际效果却未必能落地。
赵少康是国民党的人,可他的立场在两岸问题上偏硬,跟民进党有几分神似。
国民党这几年在岛内的影响力下滑,民进党靠着“抗中”牌牢牢抓住了执政权。
蔡英文上台的那几年,搞“台独”动作不断,课纲改得历史都快不认“中国”了,文化上也拼命切割两岸联系。
国民党这边呢,虽然名义上主张维持现状,可内部意见不一,有人想跟大陆缓和关系,有人跟赵少康一样,觉得得硬起来。
赵少康这番话,在岛内也掀起波澜。
支持他的人觉得台湾就该有骨气,不能被大陆压着打;反对他的人则说他不负责任,嘴上逞能,实际只会让局势更糟。
台湾民众的情绪也被撕裂得厉害,有人害怕大陆打过来,有人觉得得拼一把,反正日子都不好过。
赵少康提到“美国来不来,大陆说了不算”,这话点出了台湾对美国的依赖。
美国是台湾的后台,军售、情报支持一个不少,F-16升级、爱国者导弹这些都是美国给的。佩洛西2022年访台,更是把美国的态度摆上了台面。
可美国在两岸问题上的政策一直是“战略模糊”,说白了就是既不支持“台独”,也不明确承诺大陆打过来时会出兵。
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让台湾心里没底。
赵少康喊得响,可真到关键时刻,美国会不会真刀真枪地帮台湾,谁也说不准。
军事专家分析,美国顶多提供武器和后勤支持,直接下场跟大陆干的可能性不大,毕竟中美开战代价太高。
所以赵少康这话里的底气,有多少是借美国的势,恐怕他自己心里也有数。
赵少康的言论,某种程度上是两岸关系恶化的一个缩影。
现在的局势,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比过去几十年都要高。
大陆军事实力摆在那儿,统一决心也没变;台湾这边呢,民进党政府一条路走到黑,岛内民意也被“抗中”情绪裹挟着往前走。
赵少康这种强硬表态,短期内能提振士气,可长远看,对缓和关系没啥帮助,反而可能火上浇油。
要是两岸真打起来,台湾的损失肯定是最大的。
军事上扛不住,经济上又离不开大陆,国际空间还被挤得只剩十几个“邦交国”。赵少康喊“不怕”,但现实是,台湾的处境比谁都艰难。
赵少康这话,反映了台湾内部的一种焦虑。
面对大陆的压力,岛内既怕又不服,想靠喊话壮胆,可底牌实在有限。
作为一个资深政客和媒体人,他应该清楚,光靠嘴硬解决不了问题。两岸关系走到今天这步,更多需要的是冷静和理性,而不是互相叫板。
未来两岸怎么走,靠的不是谁嗓门大,而是双方能不能找到一条不打仗的路。赵少康这番话,注定只是历史洪流里的一小朵浪花,掀得起涟漪,却挡不住大势。
来源:看电影看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