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体制内子女考公更容易上岸?这5点优势普通人根本比不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10 18:33 1

摘要:普通家庭的孩子备考公务员,大多靠在网上刷经验贴,比如在某乎、某书上找找资料。他们可能会花2万报个“保过班”,但学到的往往是过时的模板,根本跟不上最新的考试趋势。

普通家庭的孩子备考公务员,大多靠在网上刷经验贴,比如在某乎、某书上找找资料。他们可能会花2万报个“保过班”,但学到的往往是过时的模板,根本跟不上最新的考试趋势。

而体制内子女则完全不同。他们的父母提前3年就开始为他们布局,大二时就安排他们到政府实习,熟悉公文用语。他们还能拿到近10年本单位的面试真题,比如海关子女会重点练习“口岸防疫”这种针对性很强的题型。甚至,他们还知道考官的偏好,比如在答题中引用某领导的金句,就能直接加分。

普通家庭的孩子在政审环节往往面临诸多困难。他们可能因为爷爷奶奶的档案问题而焦虑,甚至为了开无犯罪证明跑断腿。

而体制内子女则完全不同。如果考察组在政审环节看到或听到你是“XX处长儿子”,往往会默认优先采信。他们的档案早就被父母处理得干干净净,没有任何瑕疵。甚至,他们还能通过父母的人脉,走“背调绿色通道”,让人社局的熟人帮忙加急审核。

普通家庭的孩子报考公务员时,往往盲目报考“三不限”的千人岗,直到政审才知道岗位要24小时值班。

而体制内子女则完全不同。他们的父母提前打听“哪些岗已内定”,帮助他们避开萝卜坑。他们专挑“限2年基层经验”的冷门岗,因为父母能帮忙开证明。他们还提前了解岗位的隐形福利,比如选择“参公编”比行政编更容易调岗。

普通家庭的孩子在面试时,称呼考官为“各位老师”,回答组织题时说“成立领导小组”。

而体制内子女则完全不同,他们从小在体制内环境中长大,机关话术已经形成肌肉记忆,能自然说出“成立工作专班,实行AB岗管理”。他们气场强大,从小在饭局上听领导聊天,模仿得体的仪态。遇到父母同系统的考官,一个眼神就能心领神会。

考官原话:“一听就知道是体制内家庭出来的,那种对分寸感的把握,培训班根本教不会。

来源:微客财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