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9日,贵州茅台举行申遗与博物馆建设调研座谈会,中国白酒行业专家、领导嘉宾齐聚赤水河畔,共同为茅台申遗和博物馆建设把脉定向、贡献智慧。
人民网贵阳4月10日电 (记者王秀芳)4月9日,贵州茅台举行申遗与博物馆建设调研座谈会,中国白酒行业专家、领导嘉宾齐聚赤水河畔,共同为茅台申遗和博物馆建设把脉定向、贡献智慧。
座谈会现场。茅台集团供图
酒类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贵州茅台始终秉持“保护文化遗产、担当历史责任”的工作使命,通过深入挖掘茅台历史文化内涵,扎实推进茅台酒酿制技艺传承、保护和宣传等举措,持续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会议现场,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刘玉珠从国家层面和国际视野,解析申遗路径和策略。他表示,中国白酒与文化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农业遗产等6类遗产关联性强,建议将文化遗产确立为申遗的主要推进方向,更具可行性与战略价值。
专家交流发言。茅台集团供图
建议以酒旅融合推广文化认同和文化输出,采取“白酒+旅游+文化”模式,延长产业链条,联动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全力推动“卖酒向卖生活方式”的转变,从而给非遗插上旅游的翅膀;
中国白酒具有突出的遗产价值,符合我国申报世界遗产的核心意义,能填补制酒业遗产项目的空白。为科学高效地推进项目,建议前期开展申遗策略的研究和保护管理规划大纲的编制;
建议突破品牌思维和企业思维,建立文化遗产思维,通过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讲好茅台故事、中国故事,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会上,与会专家围绕茅台如何做好自身价值研究、申遗关键要点,以及面临的困难与挑战等进行了专项研讨。
专家组调研。茅台集团供图
“申遗和博物馆建设是打造文化新高地的有效途径,将增强企业文化发展效能,是国际认可和交流互鉴的文化媒介。”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表示,将坚定文化自信,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推进茅台申遗与博物馆建设工作,为中国酒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会议期间,专家组一行还调研了茅台文化遗产、赤水河流域自然保护区和红缨子高粱基地,通过一系列深入调研,为茅台申遗与博物馆建设工作提供了丰富且翔实的资料,也为后续研究论证、科学决策、精准施策筑牢了根基。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