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得不到高分?只因你没有把握申论和高中语文的关系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6 21:11 2

摘要:政论文2026年国考申论班已经开班,线上直播授课,由我本人主讲。现在已讲授2节课,有想学习申论课程的同学,可以与我沟通。

政论文2026年国考申论班已经开班,线上直播授课,由我本人主讲。现在已讲授2节课,有想学习申论课程的同学,可以与我沟通。

今天,政论文与同学们共同探讨申论与高中语文的联系和区别。

本文根据政论文2026年国考申论直播课第二节课“申论的本质”中的部分内容整理而成。

一些同学会说,探讨申论与高中语文,对于学好申论,有什么意义吗?

其实,同学们对高中语文可以说是“根深蒂固”,在阅读文章、思考问题时,自然而然地会运用高中语文的思维方式——这是高中三年强化训练的结果。

虽然同学们在大学期间,在写论文时,也会形成“论文思维”。但这种“论文思维”往往针对一篇或几篇文章,其中还不免拼拼补补,多方借鉴,并没有真正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

因此,大多数同学在阅读申论给定资料和作答问题时,还不免会运用学习和理解高中语文的方式和方法。

但申论和高中语文并不完全相同,可以说差别很大。但一些同学不知道两者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往往将申论答成了高中语文,导致不能得到高分。

同时,还有一些同学,高中语文基础很好,但却不知道申论和高中语文的联系,不能很好地“借力打力”,导致不能将良好的高中语文基础,有效地转化成获得申论高分的能力。

因此,探讨申论与高中语文的区别和联系,对于我们学好申论这一门学科,具有重要意义。

申论从2000年开始,到现在已发展20多年。

最初的申论是怎么来的呢?2000年,在公务员管理司刘嘉林司长的主持下,顾德希、薛川东等同志开发了《申论》考试,两人都是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

因此,申论最初是以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为基础,以机关单位实际需求为导向的一门能力型考试。

随着申论命题工作的不断完善,并经历了几次大调整,现在已具备了科学严谨、体系完备的“学科”特征,因此,申论现在是非常成熟的一门学科。

一、两者之间的联系

如果用一句话来归纳概括申论和高中语文的联系,可以说:申论的小题由高中的阅读理解题演化而来,申论的大作文由高中的作文演化而来。

(一)小题

我们看2025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一卷的阅读理解题:

文本一画线段落写江轮穿过巫峡,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

我们再看2025年国考地市级申论的一道小题:

请根据“给定资料2”,谈谈你对划线句子“只有慢慢发展,慢慢成熟,蓦然回首才会发现:不是产业,竟是产业”的理解。

这两道题都是要求考生结合特定的给定资料分析语句,从而考察考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二)作文

我们看2025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一卷的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他想要给孩子们唱上一段,可是心里直翻腾,开不了口。

——老舍《鼓书艺人》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艾青《我爱这土地》

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穆旦《赞美》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我们再看2025年国考地市级申论的大作文:

给定资料反映了事物间的“互补”关系不是简单的拼合,而是互相作用、互相激发、互相促进的机制。请你对此进行深入思考,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35分)

要求:

(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内容充实;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字数1000-1200字。

这两道题都是要求考生结合文字资料,考察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因此,申论和高中语文,所考察考生的基本点是一致的。

这就说明,我们可以用学习高中语文的思维方法和基本知识,理解申论的基本概念,辅助形成申论答题的基础思维和基本框架。

比如,高中写议论文需要先拟定提纲,我们在写申论大作文时也要先拟定提纲。高中写议论文一般采用总分总结构,我们在写申论大作文时一般也采用总分总结构。

再如,高中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和论证,我们在写申论大作文时,这三个要素,也一个不能少,都需要体现在具体内容中。

还如:作答高中的分析题,先说这种写作手法或表达方式好不好,为什么好,对你有什么样的启示。申论的分析题,也是这种答题思路,先提出观点、再分析为什么有这种观点,这种观点为什么是正确的,最后再提出对策。

二、两者之间的区别

但是,申论和高中语文有着本质的区别。

高中语文的给定资料以文学性的文章为主,侧重让考生表达个人的观点和情感;

申论的给定资料以政府管理和服务的事例为主,侧重考察考生还原申论命题人观点的能力,不能掺杂任何个人观点和情感。

下面,我们通过分析2025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一卷的作文和2025年国考地市级申论的大作文的方式,具体探讨两者的区别。

(一)在给定资料的运用上

高考作文:命题人提供的三个材料,你可以任意选择一个创作文章,其他两个可以完全“无视”,三个材料是否都用,不影响的你的作文分数。

申论作文:“给定资料反映了事物间的“互补”关系不是简单的拼合,而是互相作用、互相激发、互相促进的机制”,这个题干就已经提示我们,“互补”就是中心论点,分论点一共有三个,就是“互相作用、互相激发、互相促进”。而申论的给定资料,必然围绕“互相作用、互相激发、互相促进”三者组成,我们需要分析哪则给定资料,具体围绕三者中的哪个方面组织文字内容。

如果你仅仅扣住“互相作用”,将“互相作用”分成了三个分论点,如,你将分论点定位为:把握事物相互作用的重要意义、破解事物相互作用的现实难题、健全事物相互作用的长效机制,这三个分论点看起来没有问题,也可以证明中心论点——事物“互补”关系关键在于互相作用的正确性,且三个分论点之间,还有严密的逻辑关系。

但这样的文章立意,是得不到分的。因为你没有读懂题干要求,没有紧密结合给定资料。

但如果换成高考作文,你这种立意就是完全可以的。

(二)在作答要求上

高考作文: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这里的联想非常重要,也就是你可以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进行构思,充分调动你储备的各类知识彰显博学,充分选取你积累的华丽词语和书面用语彰显语言魅力,让你有足够的展示文学才华的空间。

用较为正规的表述:高考作文要求考生基于审美体验写作,调动阅读积累和文化积淀,以真诚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认识,不仅考查写作能力,也考查文学审美能力。

而申论作文,就不能有联想。

你需要紧密地结合给定资料,归纳概括出各则给定资料的主旨或中心,通过分析给定资料,还原申论命题人的命题初衷,不能掺杂自己任何的观点和思想感情——你的任务是,站在政府的立场上,还原申论命题人的观点。

什么主要考察你对给定资料的概括、分析、提炼和加工的能力,而不是你积累了多少文化知识,也不在意你有多么高超的写作技巧,或是有多高深厚的文学审美能力。

申论的语言要准确、平实,不能用过多的书面词语和华丽辞藻,不能随意抒发个人情感。

我们再看看其他区别。

高考作文:选准角度,确定立意。

申论作文:联系实际,见解深刻,思路清晰。

从上述要求来看,高考作文,要求你先选准角度,之后确定立意,给了考生足够的思考和发挥空间。

而申论作文:

一是要求联系实际。就是在写作时,联系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社会背景、一些特定工作现实状况等。这些都需要考生平时关心、关注时政。如果考生做不到,那么申论命题人即使在给定资料中,给你一些提示,但你连这个“词语”或“概念”都没有听过,你的申论大作文自然不会有高度和深度。

二是要求见解深刻。这里并不是指你积累多少深刻性的观点,而是在拟定分论点时,要通过分析+综合的方式,读懂给定资料,把申论命题者隐藏在给定资料中的核心观点归纳概括出来,并能以文字的形式,清晰地表达出来。

三是要求思路清晰。不要求你语言有多么优美大气,只要求你用平实、通俗易懂的语言,把申论命题人隐藏在给定资料中的观点表达出来。在论证过程中,严格按照“观点+论点+论证”的方式行文,能让申论阅卷人清晰明了而又快速地看清楚。而不是像高考议论性散文一样,将观点隐藏在旁征博引的论据、抒情化的书面语言中——申论阅卷人没有时间和兴趣,欣赏你的“文学才华”。

申论更多的实用经验和技巧,我将在2026年政论文国考申论授课时,与同学们深入交流。

来源:鑫磊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