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冷大屏幕放视频蛮爽的!超频三北境GT360散热器使用分享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0 16:35 2

摘要:一体式水冷散热器价格不断走低,现在中高端产品的性价比远超风冷(百元以下还得看风冷)。性能既然已经卷的差不多了,就来卷外观吧。先是风扇和冷头都上了光效,随后是冷头可以实时显示温度数据,最新的潮流居然是直接把可以自定义的屏幕安到冷头上!

一体式水冷散热器价格不断走低,现在中高端产品的性价比远超风冷(百元以下还得看风冷)。性能既然已经卷的差不多了,就来卷外观吧。先是风扇和冷头都上了光效,随后是冷头可以实时显示温度数据,最新的潮流居然是直接把可以自定义的屏幕安到冷头上!

超频三北境GT360水冷散热器就是这样一款产品,它不仅拥有一块3.5寸的自定义屏幕,性能也在第一梯队。

此外,现在水冷对于风冷的一大劣势就是漏液的安全性问题,针对这个问题,GT360给出了8年的超长质保,具体政策为若因非人为因素导致硬件损坏,用户在第1~ 5年可分别获得100%、90%、80%、70%、60%的阶梯式赔付,第6~8年仍享50%保障额度。让消费者在使用水冷时可以完全放心!

▼包装箱采用银灰底色,正面有水冷开机后的渲染图,以及型号信息和超频三的Logo。有黑白两种配色可选,这一套是白色版本。

▼打开盒子,水冷本体以及配件四周都有海绵包裹保护,即使运输中有剧烈的晃动也不会轻易发生损坏。

▼取出所有的东东,风扇预装在冷排上,标志性的显示屏幕采用与冷头分离的设计。背板扣具为全金属材质,支持Intel LGA115X/1200/1700/1851和AMD AM4/AM5的主流平台。其它的附件还有说明书,以及一管2g容量、导热系数达14.8W/(M·K)EX90导热硅脂。

▼标配了3个120mm规格的双滚珠轴承风扇,中心采用银色金属质感同心圆CD纹装饰,并有超频三Logo;半透明PBT材质的扇叶表面它是支持AGRB光效的。

▼风扇转速500~3000rpm±10%,最大风量99CFM,最大风压5.33mmH2O,供电规格12V & 0.35A。从参数上来看,性能非常强。

▼风扇两面四角配有橡胶垫,能减少共振产生的噪音。3个风扇采用了串联式的结构,这样只有1根 4Pin PWM供电线和1根1公1母的5V ARGB同步线,方便理线。但既然已经做到这种程度了,为啥不索性做成有共同外框的一体式联排风扇呢?颜值上也能更进一步。

▼冷排为360规格铝排,27mm厚,12条水道设计,鳍片弯折比较密集,用料和做工非常扎。

▼冷排侧面还有超频三标志型的三角图案,只是在全部白化的冷排上的浅灰色图形并不明显。

▼冷排和水管的连接部分采用了全铝材质的保护套,防止过度弯折造成损坏,同时边缘采用CNC工艺高光倒边,提高了颜值。

▼水冷管长度为400mm,采用了高耐压的材质,表面用编织网进行包覆。另外还有2个管线卡箍,让水管的曲线更加优美。

▼水管和冷头的结合也是采用了同样的全铝保护套,不过要注意弯头部分比较紧,转动时要小一点。水泵在冷头里,采用自研的第二代大腔体水泵方案,电机最高转速为2600RPM,水泵的核心传动系统采用烧结陶瓷轴芯和轴套,相比金属材质的轴承噪音更低,也不容易出现故障。

▼冷头底部采用纯铜材质,尺寸约61mm×55mm,可以完全覆盖住主流CPU表面,铜底内部采用精密的微水道,可以迅速带走CPU的热量,提升热传导效率。

▼水冷头四角有磁吸触点,用于和磁吸式屏幕的固定。

▼磁吸式屏幕为3.5寸(91.5mm×90mm×85mm),内侧除了4个用于磁吸的螺丝尾外,还可以看到4个金属触点,用于实现供电和数据传输功能,安装到冷头上后可以看到还是挺高的(大概85mm)。 4pin水泵供电线与USB线都在冷头上,进一步简化拆装屏幕的操作。

▼安装好屏幕后,GT360的整体外观。

安装

▼Intel平台扣具是默认安装在水冷头上的,这次用的是AM5平台,所以先拆下了intel的扣具。

▼扣具采用了快拆式结构,不管什么平台,都不用固定螺丝,按到冷头上预留的滑槽后推到底部就可以了。

▼AMD平台使用主板自带的背板,拆下主板上自带的塑料扣具,替换上全金属扣具。冷头上扣具自带螺丝,将其拧到主板扣具上就完成了安装。注意冷头扣具的螺丝可以移动,如果没有对齐就要调节下螺丝的位置。

▼还要注意得先安装冷头再安装屏幕,否则不容易拧紧螺丝,最后别忘了冷头USB接头与主板连接,再下载安装驱动才能让屏幕亮起。当然即使不安装屏幕也不影响散热器的正常工作。

屏幕玩法

▼3.5英寸IPS显示屏的分辨率为640*480,支持60Hz刷新率,细腻度还是不错的,在主机中也显得挺大的。

▼冷排上风扇的光效。

▼这块屏幕真正好玩的地方还是它的自定义功能。打开软件后,在状态预览界面,有CPU、GPU、内存、硬盘、风扇、水泵以及网络实时运行的情况;硬件信息有CPU,主板,内存、硬盘等硬件的参数,这样基本也就不用使用鲁大师这种硬件监控识别软件了。

▼针对这款屏幕的设置在设备信息界面,可以调节屏幕的亮度和角度(用于冷头竖装)。选择开始编辑可以进行设置和背景的更换;点击上传可以上传自己喜欢的图片和视频,打造完全个性化的屏幕风格。

▼开始编辑菜单的切换背景选项中有30种预设背景可以选择。

▼预设背景既有静态的背景也有动态的背景,下图就是其中一个动态背景的效果。

▼如果选择上传,支持PNG、JPG、GIF格式的图片和MP4、AVI格式的视频,文件最大不能超过20MB,视频分辨率不超过1080P。我尝试做了一个的动画片段上传到屏幕上,60帧的频流畅度还是非常不错的,只是受限于网站对上传动图大小的要求,下图只有10帧,真正的观感要更好。

▼也可以把自家volg之类的上传到屏幕上,我的儿子就来到了这台“小电视”上!

▼在主题选择中可以选择预设的主题,就是各种硬件数据呈现的样式。还可以通过弧形条,状态条,图表,线条等形式来自定义。

▼允许更细致地调整坐标轴参数,各种硬件数据的大小、位置、颜色、字体等也可以进行自定义。

▼可以设置的硬件参数非常丰富,时间,CPU,GPU,内存等等各种参数都可以进行自定义设置。

▼下图就是我自定义的一个样式,虽然设计不算很完美,但可以看出可玩性还是非常高的。而且编辑好以后可以另存为一个新的主题,再导出一个主题文件,后面换机或者重装系统以后直接导入文件即可使用。

测试平台硬件如下:

CPU:AMD 锐龙 9 9900X

主板:微星 (MSI)MPG B850 EDGE TI WIFI

内存:宇瞻(Apacer)NOX DDR5 RGB 16G*2

显卡:索泰(ZOTAC) 5070Ti XGAMING OC

散热:超频三(PCCOOLER)北境GT360水冷

电源:安钛克( Antec)NE1000 白色

机箱:乔思伯(JONSBO)TK-3白色

测试使用的CPU为Ryzen 9 9900X,12 核 24 线程,基础频率4.4 GHz,最大加速频率5.6 GHz,TDP为120W。锐龙处理器将I/O模块与CCD计算单元分离,带来了发热位置的偏移,此外锐龙9000积热情况较上代有所好转,但还是存在。这些给散热器出了很大的难题!

首先来看下PBO:Auto的设置,也就是不超频的默认状态。

默认状态(PBO:Auto)

▼游戏测试时间大概在1小时左右,CPUID HWMonitor显示CPU(packagae)最高温度为74.3°C,最大功耗为144w,但观察冷头上屏幕的CPU温度,在大部分时间内都在60°C出头,还是非常清凉的。

▼再来进行CPU负载较重的渲染测试,选择运行CineBench R24(10分钟),CPU能保持在5GHz以上的频率,CPU(packagae)最高温度还是74.3°C,不过此时的最高功耗达到了162w。

▼ADIA64 FPU烤机,是测试散热器的一个传统项目了,由于会运行对CPU功耗最高AVX指令,能让CPU达到最高的温度。测试时间为10分钟,最高温度居然只有72.3°C,不过此时主频会降到~4GHz。

PBO Advanced

▼超频方式选择PBO Advanced,频率提升到最高,并且不设置温度墙(默认为95­°C)。游戏测试,CPU最高温度为~73.8­°C,功耗171w,与默认状态相比最高温度居然还降了一点点,但观察冷头上屏幕的CPU温度,基本在70°C左右,还是会比默认状态高一些。

▼CineBench R24测试,CPU最高温度是88.3°C,功耗达到了222w,功耗和频率都相比默认状态高了不少,但GT360能将其压制在90°C之下,远离功耗墙温度,保证了CPU能在较高频率下运行。

不过在PBO Advanced状态下进行ADIA64 FPU烤机,温度就会很快达到95℃的温度墙,在这种情况下确实散热器变得众生平等了。

最近一体式水冷散热器的高端产品,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升级屏幕。超频三北境GT360也是如此,这块3.5寸磁吸屏幕的自定义程度非常高,玩法多样。800多的价格也能够接受,要说缺点的话,个人认为如果它的边框再小点就更好了。

主流的AMD和Intel CPU在默认状态下,温度都很好控制;但超频后却都很难应付(AMD是因为积热,intel则是功耗太高)。在性能方面,就让高端散热器有点尴尬。

不过通过测试可以看到,在超频后的重负载渲染工作中,GT360还是可以让CPU以较高频率下运行的。不过它的风扇确实有些暴力的,在满负荷运行下,噪音还是有些明显。

9900X使用PBO Advanced 超频,功耗增加了40%,跑分只增加了9%(CineBench R24多核跑分结果),其实并不划算。对于现在的锐龙9000CPU来说,单CCD(9700X和9600X)建议使用105w模式超频;双CCD(9900X和9950X)则建议使用Set Thermal Point模式,牺牲了一点点性能提升,却能换来一个更安静的世界。

来源:从立冬到正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