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保护与发展并重 让传统村落彰显徽风皖韵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0 09:42 3

摘要:近日,安徽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安徽省传统村落保护传承利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在完善传统村落认定与退出的制度机制、细化传统村落保护措施、保障传统村落传承利用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以推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

近日,安徽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安徽省传统村落保护传承利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在完善传统村落认定与退出的制度机制、细化传统村落保护措施、保障传统村落传承利用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以推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条例》将于7月1日起施行。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散落在广袤大地上的传统村落,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见证了华夏文明的辉煌与变迁。而江淮大地,因为历史的悠久以及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传统村落更是星罗棋布。截至目前,安徽省共有470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818个村落列入省级传统村落保护名录,中国传统村落总数位居全国第七。

江淮大地上的传统村落,与全国各地的传统村落,一起构成我国农耕文明的根基,形成各个民族的“DNA博物馆”。这颗颗明珠,是我国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和富有利用价值的旅游资源,更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因而,保护传统村落和村落文化,就是保护中国乡土文化、农耕文明、农民的乡土田园和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珍贵资源。

为了更好地保护传统村落,我们不仅需要强化保护与珍惜的意识,更需要法律法规的支撑。传统村落因为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与浓郁的乡愁而日益成为旅游资源,这使得一些地方,一味指望传统村落这只金饭碗变现而疏忽保护。这种短视的行为,必然造成传统村落日益衰败,进而“盛名之下,其实难负”。另一方面,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也存在着剑走偏锋的现象,大拆大建、拆真建假。看似保护,实则破坏。为此,安徽省传统村落保护传承利用条例》对症下药。既明确了保护范围内风貌管控要求,最大限度地修旧如旧;又建立了传统村落退出机制,对资源严重破坏,历史价值等丧失,不再具备传统村落入选条件的村落,会同文化和旅游等部门提出退出建议报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后,要求其退出安徽省传统村落名录。多措并举,确保传统村落历久弥新。

传统村落应该保护,但保护并非封存。以保护促发展,以发展强保护,才是实现传统村落活态传承的最佳路径。为此,《安徽省传统村落保护传承利用条例》鼓励合理利用传统建筑开设博物馆等场所,开展民俗文化活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开办民宿等旅游休闲服务场所,为人民群众提供多样化多层次服务。以此为基础,加强传统村落数字化建设,促进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保存、共享、展示和传播。

保护传统村落,留下美丽乡愁。传统村落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需要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强化保护理念,落实具体举措,江淮大地上的传统村落,正在也必将永远彰显徽风皖韵。(作者 范德洲 李书学)

来源:安徽新闻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