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12月7日,主题为“共生·共识·共同体:华夏传播学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传播理论建构”的第四届华夏文明与传播学中国化高峰论坛在厦门大学隆重举办。此次论坛由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华夏传播研究会共同主办,厦门大学传播研究所、厦门大学福文化传承发展研究中心、厦门
2024年12月7日,主题为“共生·共识·共同体:华夏传播学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传播理论建构”的第四届华夏文明与传播学中国化高峰论坛在厦门大学隆重举办。此次论坛由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华夏传播研究会共同主办,厦门大学传播研究所、厦门大学福文化传承发展研究中心、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与教育中心及厦门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协办。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华夏传播研究会副会长、副教授刘大明在论坛围绕《解释权力:中国古代法制媒介传播模式》进行分享。
12月7日上午8:30,论坛在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正式开幕。厦门大学宣传部副部长杨机像、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林升栋,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华夏传播研究会会长谢清果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曾铮主持。曾铮书记指出本次会议主题旨在深入探讨华夏传播学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构建,以推动中国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建构和发展。本次高峰论坛将进行一系列精彩的主题演讲和分论坛专题学术讨论。这些内容将为我们带来一场知识的盛宴,为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支持。
厦门大学宣传部副部长杨机像指出厦门大学不仅是一所具有浓厚家国情怀的大学,也是中国大陆率先有组织开展华夏传播研究的学术阵地。他强调应从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传播学的角度去丰富中国本土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新视角和思路,为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提供体系化、理性化的支撑。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林升栋教授致辞中指出通过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而实现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是当下时代的主要命题,也是每个传播学者的时代使命和历史责任。林院长期待各位业界和学界精英、资深学者和主编在此次论坛上发表富有洞见的发言,为实现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华夏传播研究会会长谢清果教授在致辞中回顾了厦门大学华夏传播研究40年的光荣与梦想,并指出华夏传播研究坚持“中华文化立场 全球传播视野”。谢教授提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国当下重要战略,从华夏传播的事业中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传播理论不仅是我们当下正在做的事情,也对当下时代重要命题作出了积极的回应。
开幕式最后,与会嘉宾共同见证了新书发布的重要时刻。在新书暨新刊发布会上,《中华文明与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丛书》之《华夏文明传播理论建构与当代实践研究》《华夏传播学的观念基础》两部新书,以及新刊《华夏传播研究》(第13辑)正式与大家见面!
开幕式结束后,分别举行了上下两场主题报告。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谢清果主持“中华文明国际传播与华夏传播史发微”的上半场主旨报告,与会嘉宾做了充分的讨论。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传播系洪浚浩教授在题为《中华文明国际传播任重道远》的演讲中强调了加强国际传播效能研究的重要性。洪教授通过“本质”“受众”以及“目的”三个维度对国际传播进行了定义。他通过对当前国际传播一些困境的分析,指出国际传播效能的提升并非仅靠先进技术就可以实现,主要还是要靠社会与人来完成,其中新闻国际传播是国际传播的突破口。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传播考古学研究中心主任潘祥辉在《宋国人为什么那么笨?——中国古代“愚宋”现象的传播史探究》的发言中围绕宋国人愚笨的形象是如何固化和沿袭下来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话语建构和国际传播的视角出发,并基于大量的语料分析和实证考察,潘教授指出:宋人皆愚是一种话语和媒介建构的结果。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偏见和歪曲的形象塑造背后是一种话语权力的软实力博弈的结果。
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原院长、教授朱杰通过对《河西宝卷与多民族共生交融——从数字档案记忆出发》的分享,提出宝卷是河西走廊地区流行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在千百年的流传过程中已经变成了一种特殊媒介。宝卷包括底本文字、手抄、木刻以及说唱,既有说也有唱、曲调。传播内容和载体的演变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要素,也能够清晰呈现出多民族交融的传播特点。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张淑华教授在《苦难中开花:黄河文化形象的媒介记忆及其再生产》的发言中指出,透过对黄河文化的媒介记忆,我们可以勾勒出黄河文化在社会历史性发展中的总体特征及其与当下情境的关联,其英雄主义与乐观主义的精神气质,不仅有助于在当下重新提炼和省思黄河文化的意义内核和时代价值,亦能够为当代在公共传播视域下推动黄河形象的媒介形象再生产提供经验启示。
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教授马梅通过对《向外发布与在内感知的叠加效能: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在地化实践分析》的分享,指出通过“在地化”的方式探究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对于理解不同文化间的共义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这一视角,在维护自身文明阐释框架的同时,我们更应积极探寻不同文化背景间的交汇点和共鸣之声。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苏俊斌在《以茶为媒:从物质交往视角看“茶”的“一带一路”传播》的发言中从物质交往的视角指出物质交往促进了与之密切联系的精神交往。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之一的“茶”,在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物质交往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彼此的精神交往。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陈素白主持了“华夏传播学的历史溯源与当代实践”的下半场主题报告。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连水兴围绕《闽南文化的全球化意义与国际传播传统》进行分享,他从闽南人吴朴的介绍切入,从历史视角指出闽南文化之所以进入现代意义的“全球化”时代是因为它正好与“大航海”时代的历史进程具有同步性,并因此进入了国际传播阶段。连水兴教授最后强调我们在学术研究中,需要以文化自觉的眼光关注在地文化,通过这种视角重新审视中国、世界、人类和全球化。
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范小青围绕《“两个结合”视阈下非遗数字化传播、传承与转化》进行分享,她从当前非遗遭遇“数字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两个认识误区方面重新审视非遗与数字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范教授提出“数字化”之于非遗不止是技术,还应当发挥数字化的三重属性为非遗的传播、传承和转化服务。此外,范教授指出非遗的传承保护对内有助于凝聚文化认同,推动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外则可展现中华文化的多姿多彩,跨越分歧,架起文化沟通的桥梁。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红教授分享了《手的姿态:人机互动的汉字书写及其后人类批判》。李教授提出数字时代的代码化使汉字的书写失去了“图像性”。为了洞察这一问题,需要在考察书写发生了何种改变的基础上重建汉语研究的“书写维度”。李教授指出“手”通过操纵作为精神载体的汉字的书写,使得主体(表达)、主体间(传播)、主客间(表征)等得以通达,从而超越语言学研究的阅读(文本)倾向,进而试图将语言学研究推进到书写的维度。“手的姿态”研究使书写研究蕴含了指向人的生存和世界存在的现象学意义,从而使数字时代的汉字书写研究得以穿透到符号、精神、社会和文化的深层结构中。
浙大城市学院青年英才,华夏传播研究会副会长、副教授姚锦云考察了“儒家思想何以传承”的问题。他从早期儒家最艰难的三四百年中寻找线索,孔子和儒家思想依附六经实现传承,但最成功、最出人意料、最具媒介学意义的是《易经》个案。孔子和弟子通过对《易经》的解释,把自家思想“植入”其中,方法是基于书写文本的口口相传。当书写时代全面到来之际,口语对话体依然被保留到了书写文本中,口语传统就这样被融入书写传统。儒家由此开创了注疏体这一符号形式,不仅使其成为思想传承的中介,也深刻影响了后世文化。
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华夏传播研究会副会长、副教授刘大明围绕《解释权力:中国古代法制媒介传播模式》进行分享,他指出法律通过媒介实现了在社会中的具体化与形象化。刘大明副教授围绕古代中国法制传播的媒介形式与权力运作展开讨论,通过分析法律的传播机制揭示权力的表达与建构方式。他指出这不仅能深化对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理解,还能为现代社会的法治建设提供历史镜鉴。
上半场主题报告之后,论坛分为五个分论坛进行深入讨论,五个论坛分别围绕“媒介学视野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传播研究”“华夏传播经典范式与中国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区域传播实践”“华夏文明传播研究的共同体向度与当代演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形态与策略思考”的主题进行讨论。在分论坛中,各大高校的青年才俊从不同研究视角共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学本土化构建,并提出了相关策略。
论坛还设置了“主编责编面对面”环节。由厦门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电影学院教授罗幸主持了“主编责编面对面”。《新闻界》主编段吉平介绍了期刊栏目和一些重要会议,她指出一定要先关注期刊的投稿要求再进行投稿。并鼓励博士生积极投稿“博士生新论”专栏。《福建师大学报》副主编林春香介绍了该刊物的基本栏目设置,她提到从“双创”和文化的角度而言,该刊物既有专业刊的优势,也有综合刊的灵活。她强调了借助其他学科方法扎根新闻传播学理论的重要性。《江汉论坛》副主编张卫东认为文章的关键在于质量。他强调做学问应该跟随时代步伐,服务回应人民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做的学问才是活的学问,才有它的价值。《中国出版》副主编袁舒婕再次强调了解刊物要求对于投稿的重要性。她建议青年学者不一定追求大而全的东西,小而美的东西更容易找到更好的通道。《厦门大学学报》责任编辑廖哲平认为无论是立意还是展开写作,都是对话的过程,需要观察别人的话语,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对外传播》编辑部副主任谭震建议青年学者开辟自己的赛道,根据自身兴趣和年龄特点,多关注游戏方面的国际传播、跨文化炒作、与海外受众的共情传播和情感传播。《传媒观察》责编江潞潞基于该刊的收稿情况指出部分文章存在传播学学科属性不足、选题陈旧等问题。并呼吁大家对自己的研究抱有更负责任的态度以实现编辑、作者之间的双向奔赴。
最后,华夏传播研究会秘书长王婷主持了本次论坛的闭幕式。谢清果教授就本次会议总结道:目前我们尝试提出标志性概念以构建标志性理论,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景。本次会议的主题围绕“共生”层面聚焦,以寻求共生、达成共识,建构共同体,我们将其称为“共生传播”,共生传播也是华夏传播的理论特质,可用“心传天下,和合共生”八个字进行概括!
本次论坛共收到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百余所高校的207篇论文,经过严格评审,共有53篇论文脱颖而出入选参会。经专家匿名打分,最终评选出13篇获奖论文。在会议闭幕式上,与会领导与专家学者分别向获奖作者颁发了荣誉证书。
来源:七一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