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黄也兜不住底价!全国鸡蛋批发价创两年新低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0 16:20 1

摘要:清晨五点,当城市还在沉睡时,河北邯郸的养鸡场主老张已经蹲在鸡舍门口抽烟。烟雾缭绕中,他盯着流水线上滚落的鸡蛋,一枚枚白生生的蛋壳在传送带上挤得密密麻麻。"这哪是下蛋,这是下刀子啊!"他掐灭烟头,手指敲了敲墙上的价目表——红笔标注的"3.8元/斤"像道血印子,比

**前言:**

清晨五点,当城市还在沉睡时,河北邯郸的养鸡场主老张已经蹲在鸡舍门口抽烟。烟雾缭绕中,他盯着流水线上滚落的鸡蛋,一枚枚白生生的蛋壳在传送带上挤得密密麻麻。"这哪是下蛋,这是下刀子啊!"他掐灭烟头,手指敲了敲墙上的价目表——红笔标注的"3.8元/斤"像道血印子,比去年这时候跌了近三成。这个场景,正在全国成千上万个养殖场同步上演。

---

### **一、蛋价"跌跌不休":菜场里论筐卖 养殖户含泪清栏**

在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鸡蛋摊主王姐的吆喝声里带着焦虑:"十块钱三斤!买五斤送半斤!"她身后摞着半人高的塑料筐,刚拆封的鸡蛋在晨光里泛着温润的光泽,却鲜少有人驻足。偶尔有老太太凑近扒拉两下:"上礼拜还三块八,这周又降两毛?"

农业农村部最新监测数据揭开了残酷现实:4月9日全国鸡蛋平均批发价跌破3.9元/斤,较年初暴跌23%,比2022年同期便宜了整整1块钱。在山东潍坊的养殖基地,30万羽蛋鸡每天产出15吨鸡蛋,负责人李建国却盯着冷库监控发愁——库存量比去年同期多出40%,"每天光电费就要烧掉两千块"。

更揪心的是中小养殖户。河南商丘的刘美兰翻出记账本:玉米饲料每吨涨了400元,兽药成本增加15%,但鸡蛋收购价却从春节后"像坐滑梯"。她掰着手指算账:"现在卖一斤亏三毛,可不下蛋的鸡每天还要吃掉六毛钱的粮。"上个月,她咬牙淘汰了5000只刚满400天的"青年鸡","再养下去,棺材本都要赔光"。

---

### **二、供需天秤严重失衡:11亿羽蛋鸡的集体暴击**

行业内部流传着一组惊心数据:当前全国产蛋鸡存栏量突破11.3亿羽,创下近五年新高。在湖北黄冈的现代化鸡舍里,全自动环控系统维持着恒温恒湿,层叠式鸡笼从地面直抵天花板,每只母鸡的生存空间不到A4纸大小。这些"产蛋机器"正值280-350天的产蛋黄金期,每天贡献着超95%的产蛋率。

"现在不是鸡下蛋,是蛋追着人跑。"中国禽业协会分析师周明指着曲线图解释,去年三季度补栏的鸡苗如今正值高峰,而春节后本该出现的淘汰潮却因肉鸡行情低迷而搁浅,"养殖户舍不得宰,只能硬扛着继续收蛋"。

市场另一端,消费端的塌缩更令人心惊。往常这个时节,学校食堂、食品厂本该开启备货模式,但今年江苏某烘焙企业采购总监透露:"端午订单比去年少三成,改用临期蛋液能省15%成本。"就连传统"吃蛋大户"方便面企业也调整配方,某品牌干脆面生产线负责人坦言:"现在主打香辣口味,鸡蛋粉添加量减少了20%"。

---

### **三、替代品围剿与天气暴击:鸡蛋的至暗时刻**

菜市场的战争从来不只是鸡蛋的内斗。在北京朝阳区某生鲜超市,价签上的数字正在上演"生死时速":山东黄瓜1.98元/斤,河北西红柿2.28元/斤,猪肉后腿肉9.9元/斤......穿着围裙的张大妈把鸡蛋筐又放回原位:"青菜这么便宜,谁还天天炒鸡蛋?"

这种替代效应在数据上显露无疑。国家统计局显示,3月鲜菜价格同比下跌11.3%,猪肉批发价连续7周低于20元/公斤。更残酷的是,随着气温回升,山东寿光的蔬菜日供应量突破万吨,云南的露天叶菜开始批量上市。"现在食堂采购清单里,鸡蛋已经被划入'弹性需求'栏目。"某高校后勤主任苦笑道。

而南方的梅雨季正在酝酿更大危机。在浙江嘉兴,蛋商老陈的仓库里,除湿机24小时轰鸣。"湿度超过75%蛋壳就开始长霉斑,上个月赔了三千箱。"他摸着墙角的青苔痕迹,"等六月'黄梅天'杀到,怕是得贴钱请人拉走"。这种恐慌情绪正在产业链蔓延,某期货公司农产品研究员发现:近月鸡蛋合约出现罕见"贴水结构","市场在用真金白银赌未来会跌得更狠"。

---

### **四、绝望中的生机:行业开启"自救总动员"**

危机倒逼出的生存智慧正在显现。在四川眉山,"鸡蛋猎人"王浩每天驱车两百公里穿梭于养殖场,专收"破壳蛋""裂纹蛋"加工卤蛋,"这种残次品每斤能便宜1块钱,做成零食利润率反超新鲜蛋"。而在电商平台,打着"助农"旗号的预售鸡蛋突然爆火,某直播间主播举着母鸡玩偶喊出"29.9元90枚包邮",评论区瞬间刷出500单。

更深刻的变革发生在生产端。河北某养殖企业把5%鸡舍改造成"可生食鸡蛋"专区,喂食深海藻类的母鸡产出富含Omega-3的"功能蛋",尽管价格是普通蛋的3倍,却成功打入高端商超。生物科技公司也没闲着,深圳某企业研发的"鸡蛋品质检测仪"能透过蛋壳分析新鲜度,帮助经销商实现分级销售。

"现在拼的是谁能把鸡蛋卖出花样。"产业专家赵敏在行业论坛上敲着桌子,"当鸡蛋从食材变成预制菜原料、保健品原料甚至化妆品原料时,价格天花板才能被真正打破。"

---

**结语:**

夜幕降临时,老张的鸡舍依然灯火通明。自动喂料机隆隆作响,母鸡们还在不知疲倦地产蛋。这位养了二十年鸡的老把式,此刻正跟着手机视频学做卤蛋直播。"咱得让鸡蛋换个活法",他对着镜头挤出笑容,身后货架上"老张家秘制茶叶蛋"的包装袋在灯光下泛着微光。这场涉及千万人生计的鸡蛋保卫战,或许正如蛋壳上的细密气孔——看似脆弱,却总能在压力中寻到呼吸的缝隙。

来源:如华森子2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