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展柜前,该连第八任执勤组长、中士张子垚接过“年度执勤标兵”证书,面向徽章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这枚徽章是12年前八连官兵在完成一次重要任务后获得的,如今已成为连队官兵的‘传家宝’。”张子垚说,它就像一面镜子,见证着一代代哨兵的责任担当。
■杨佳旺 梁 天
仲春清晨,阳光洒在北京卫戍区某部八连荣誉室的展柜上,一枚铜制徽章熠熠生辉。徽章上的浮雕剪影持枪挺立,背面镌刻着“哨位即战位”几个字。
展柜前,该连第八任执勤组长、中士张子垚接过“年度执勤标兵”证书,面向徽章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这枚徽章是12年前八连官兵在完成一次重要任务后获得的,如今已成为连队官兵的‘传家宝’。”张子垚说,它就像一面镜子,见证着一代代哨兵的责任担当。
展柜中的物品背后,有很多难忘经历。对此,张子垚印象深刻。
去年深冬,张子垚前出执行任务,在寒风中展开作业近两个小时。当线路重新接好时,他的睫毛上已结满冰晶。“当年,老班长在电缆沟里匍匐作业,摸索出‘交叉接线法’等简单实用的修理办法。”张子垚说,正因传承着“哨位即战位”精神,八连的执勤工作才能够始终保持“零失误”的纪录。
徽章旁边,一盏老式马灯静静陈列。“这盏灯见证了那年抗洪抢险的惊险时刻。”张子垚回忆,当时洪水已经漫堤,官兵们誓死不退,提着这盏马灯找到了管涌位置,最终排除了险情。
这盏马灯的故事,曾深深打动上等兵张东生。初到岗亭时,他曾因一次工作失误信心受挫。连队指导员带他走进荣誉室,指着马灯讲起老兵们的英勇事迹。受到激励感召,张东生开始在站岗执勤中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在季度考核中获评“优秀哨兵”。如今,他所在岗亭的桌子上多了一盏复制马灯,灯座上刻着“哨位即战位”徽章图案。
展柜里还有本执勤记录本,泛黄的纸页间,一张张执勤官兵的照片映入眼帘。最新一页,贴着二级上士张浩的妻子寄来的照片。照片中,襁褓中的婴儿手里攥着一个自制的“平安”挂坠。
当时,张浩正带队担负重要执勤任务,收到妻子即将生产的消息,他选择坚守战位。指导员得知后,寄去那个官兵自制的“平安”挂坠,以及一封按满全连官兵手印的“平安信”,信纸背面正是拓印的徽章图案。“哨位即战位,我理解我的丈夫,也知道他深深挂念着我们。”收到这封信,张浩的妻子很是感动。
“荣誉室里的物品见证了八连官兵的成长蜕变,也见证了连队的发展建设,官兵‘哨位即战位’的信念始终不渝。”张子垚说,徽章上的麦穗纹样,象征着丰收与希望,也寓意着精神的传承与发扬。当都市霓虹与岗亭灯光交相辉映时,徽章提醒着每一名哨兵:哨位就是战位,执勤就是战斗,守护就是使命。
铜质徽章、老式马灯、自制“平安”挂坠……了解到这些物品背后的特殊意义,一名新兵很受触动,当晚在日记中写下:“我要拿出实际行动,续写永不褪色的忠诚誓言。”
来源:中国军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