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轮融资由硅谷传奇投资机构Founders Fund带头砸钱,一帮老股东比如Lux Capital、8VC、Elad Gil什么的也是毫不犹豫地继续加码,还吸引了像Bain Capital Ventures、Hanabi Capital、D1 Capital这
Cognition AI初创公司,官宣了新一轮超过4亿美金的融资,投后估值直接飙到了102亿美金!
这轮融资由硅谷传奇投资机构Founders Fund带头砸钱,一帮老股东比如Lux Capital、8VC、Elad Gil什么的也是毫不犹豫地继续加码,还吸引了像Bain Capital Ventures、Hanabi Capital、D1 Capital这些新面孔挤上牌桌。要知道,就在半年前的3月份,这家公司的估值还“仅仅”是40亿美金,半年时间直接翻了个倍还多。
Cognition AI成了全球AI Agent这条赛道上,融资最快、身价最高的崽儿之一。
这帮天才少年,凭什么让资本为之疯狂?
Cognition AI公司2023年才成立,总部在旧金山,但它的创始团队阵容,简直闪瞎人眼,堪称“天才集结点”。
CEO叫Scott Wu,以前是谷歌的工程师,还搞过一个叫Lunchclub的职场社交应用,在开发者圈子里那可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更夸张的是,他和另外两位联合创始人,都是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也就是IOI (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 的金牌得主。整个团队里,足足揣着10枚IOI金牌,其他成员也都是从Google DeepMind、Waymo (谷歌无人车项目)、Scale AI、Cursor这些顶尖AI和科技公司挖来的大神。
聊到产品,就必须提他们的核心武器Devin——官方盖章的“全球首个AI软件工程师”。
你可能用过GitHub Copilot这类工具,它们就像你旁边一个反应超快的实习生,你写一句,它帮你补一句。但Devin的玩法完全不同,它的定位是“全自主AI代理”,你只需要给它一个任务,它就能自己一个人从头干到尾,包括分析需求、写代码、做测试、最后部署上线,整个软件工程的活儿它都能包了。甚至,它还能帮你训练别的AI模型、修复代码里的bug、管理整个项目的进度。
光有一个能自主干活的Devin还不够。就在2025年7月,Cognition AI又搞了个大动作,直接收购了另一家AI编程工具公司Windsurf,补齐了“IDE + Agent”的产品全家桶。这个Windsurf也不是善茬,它是一款AI驱动的代码编辑器,里面有个叫Cascade的智能代理,能记住你整个代码库的结构、自动修复那些烦人的小错误,还支持MCP插件生态系统,能跟Figma、Slack、Stripe这些常用工具联动。据说它的用户已经超过100万,企业客户4000多家。
通过Devin这个“自主工程师”和Windsurf这个“超级工作台”的协同,Cognition AI一只手抓“AI辅助人写代码”,另一只手抓“AI自己写代码”,成了全球唯一一家同时拥有这两种主流AI编码工具形态的公司。
百亿估值背后,是烧钱还是真能打?
半年时间,估值从40亿美金窜到102亿美金,增幅高达155%。资本为啥这么疯?是人傻钱多,还是Cognition AI真的有料?
咱们先看看是谁在投钱。这轮领投的Founders Fund,它的创始人是硅谷“创投教父”Peter Thiel,就是那个早期投了Facebook、SpaceX、Palantir的男人。再看跟投的,8VC的Joe Lonsdale是Palantir的联合创始人,Lux Capital专投硬科技,Elad Gil是Twitter、Coinbase的早期投资人,新加入的Bain Capital Ventures更是贝恩资本旗下的王牌风投。这阵容,堪称“硅谷顶级VC复仇者联盟”,这分量,不言而喻。
根据Cognition AI官方透露的数据,他们的王牌产品Devin,年度经常性收入,也就是ARR,从2024年9月的100万美金,暴涨到了2025年6月的7300万美金。朋友们,9个月时间,增长了整整73倍!收购了Windsurf之后,整个公司的ARR又翻了一倍。这赚钱速度,让多少还在烧钱换增长的AI初创公司羡慕得流口水。
更牛的是,在这么疯狂扩张的同时,公司的整体净烧钱(net burn)居然控制在2000万美金以内。
所以,Devin和Windsurf到底牛在哪?
先说Devin,这个“全球首个AI软件工程师”。它的核心超能力主要有几点:首先是自主任务分解和执行,你给它一个复杂的项目需求,它能自己把任务拆分成一步步的小目标,然后自己写代码、自己测试、自己部署,一条龙服务。其次是它有长期推理和记忆能力,能跨文件、跨会话记住项目的前因后果,不断学习项目的规范,然后自己优化。它还内置了代码编辑器、浏览器、终端这些工具,能像一个真正的人类工程师一样,在开发环境里自己操作。在那个很权威的软件工程基准测试SWE-Bench上,Devin的表现把传统编码助手甩开了好几条街,水平已经接近人类的初级工程师了。
当然,Devin也不是神。一些第三方评测也指出,在处理那些特别巨大、架构特别复杂的项目时,它还是需要人类在旁边盯着点,不然也可能跑偏。它的自主性,目前看还是有边界的。
再来看Windsurf,这款AI原生的代码编辑器。它的核心亮点在于那个叫Cascade的智能代理,就像一个住在你编辑器里的老管家,能记住你代码库的犄角旮旯,自动帮你修复一些小毛病,还支持各种插件。它最酷的功能之一,就是可以直接把图片拖拽进去,自动生成前端代码,这对UI开发来说简直是福音。还有,你可以用大白话跟它说你想在终端里干嘛,它就能自动生成并执行相应的命令,甚至还有一个“Turbo模式”,让AI自动执行终端命令,实现“一键部署”。
Windsurf还玩了一手漂亮的营销,在2025年9月前对所有用户无限免费,加上它本身强大的AI集成能力,很快就在开发者社区里火了,很多人都觉得它是Cursor的强力竞争对手。
AI编程大乱斗
这是AI编程工具神仙打架的时代。除了它家的Devin和Windsurf,牌桌上还有好几位重量级玩家。
比如微软的GitHub Copilot,毫无疑问的市场老大,背后是OpenAI的技术支持,最擅长的就是代码补全,但缺点是没法自己独立干活。还有Cursor,一个AI增强的IDE,能感知你整个代码库的上下文,被看作是Windsurf的直接对手,据说也在以100亿美金的估值谈融资。亚马逊也搞了个CodeWhisperer,主要服务自家的AWS生态。在线编程平台Replit和企业级代码助手Tabnine也各有各的地盘。
那在这么激烈的竞争里,Cognition AI凭啥能脱颖而出呢?核心优势大概有这么几点:独一无二的全栈产品矩阵,手里同时握着Devin和Windsurf两张王牌,把两个主要场景都覆盖了。“天才配置”的算法团队,技术迭代速度快得吓人。惊人的商业化能力,9个月ARR增长73倍,还拿下了高盛这种金融巨头客户。背后那群顶级VC的鼎力支持,有钱有人有技术,想不快都难。
投资圈的大佬们普遍认为,Cognition AI用Devin证明了AI真的可以在编码这件事上实现高度自主。Founders Fund就公开表示,Devin代表了从“辅助工具”到“自主智能体”的范式转变,这对软件工程行业是革命性的。
“软件工程师”这个职业的未来,真的要被重新定义了吗?
参考资料:
来源:算泥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