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女孩——女孩的烦心事 (1)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6 21:57 1

摘要:这一段时间以来,曾乐一直紧绷着神经,像被夹在狭窄的时间机里,说不定哪个瞬间就会被弹射出去,内心惶恐不安,却又不敢道与人说。

这一段时间以来,曾乐一直紧绷着神经,像被夹在狭窄的时间机里,说不定哪个瞬间就会被弹射出去,内心惶恐不安,却又不敢道与人说。

她强迫自己看看书,比如最近校园流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但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的物理原理,通过文字和科学形式升高了一个维度后,于她而言,即使绞尽心思,终究连最基本的原理也只能囫囵过去。

如果判定一个人是否接受一样事物,取决于它的理论高度,而不是真实性的话,她宁愿荒谬地相信宇宙的法则是在人的认可之下才能运行始终。

01

这是某年春天里的某个周末。

开学近两个月来,天气格外的好。枝丫上流进来的阳光犹如泉水般清澈明亮,环绕在四周的空气时而如水晶般清晰剔透,光洁明亮;时而如余音绕梁,钉铃清脆。

宿舍里其他人都出去了,空荡荡的。

这份空荡融进光的海洋中,变得柔软细腻起来。由于焦虑得无力,曾乐推掉了本已约好的家教,想着实调整一下自己。

C城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

早在两汉王朝期间,便已是当时长江流域地区人口众多的郡县了。古城生命延绵不息,经过两千多年的锤炼,早已褪去历史的厚重和古朴,大街小巷都洋溢着现代都市的繁华气息。

曾乐就读的这所H大学就在C城的西侧。

H大学临江而建,拔地而起,早在民国时就已开始广纳学生,蜚声中华大地。能进入这所大学读书深造,成为很多莘莘学子的殷殷期望,似乎一只脚跨进这所大学的大门,就预示着人生进入了更高的境界。

带点自卑的她,一直暗自庆幸能考入H大学。

母亲说,你进入大城市,进入了大学,全家人就有了希望。

希望究竟是什么?

她有时想想也觉得很恍惚。希望这东西,讲得多了,就渺茫得如一缕烟,飘飘然,来去无踪无声。

人生有三大憾事,曾乐想,其一海棠无香,其二红楼未完,其三希望未成。

02

曾乐来自农村,她的希望里有大山。

古老的大山成为了她儿时的陪伴。不管是早晨起来第一缕阳光倾泻大地,还是傍晚时分落日斜挂西山,大山像没有灵魂的幽灵,苍劲挺拔,在无穷的天空下绵延不绝。

有时候大山就是她的守护神,在没有阳光的时候矗立在身旁,给人治愈性的宁静;有时候大山像淘气的玩伴,特意躲在她的背后捉弄她,似近似远,永远逮不住它。

大山教给她太多东西,虽然她嚷着父亲买了许多纸质书刊,但大山是她最大的书。如此日复一日与山为伴,她的思绪变得特别敏锐,有时候妄自狂想,嘴里还自言自语一通。脑子里总有无数的鸿篇巨著搅浑在一起,有时候善良的天神盘腿坐在山头向她倾谈;有时候无数的碧绿小精灵从茂密的山坳里飞跃黑暗的天空,驻留在山脊上,给周围带来一圈的绿光;这光染绿了她的身体,感觉自己变得如此透明轻盈,像一只小精灵,一不小心便飞上天,恣意挥舞。

后来,曾乐看了一本古代的英雄传记,书里的英雄人物老是爬到巨大的山上,一人占住一个山头,像雨水落地溅起的水洼一般,把绵延不绝的群山震出了一块一块的山洼来。

再后来,又跟着母亲看了些许宫廷电视剧,她便晚上坐在屋前乘凉,望见远方朦胧的群山,似乎都变成了宫里娇气的小公主,折纤腰以微步,互相饶舌,好不热闹。

最让她怀念的是爷爷的书凳。

事实上,她对书的挚爱,来源于她的“地主爷爷”。他博识翩跹,口若悬河,曾乐知事时爷爷已经瘫痪;他整天坐在走廊的竹椅上,吹着穿堂风,举手间侃侃而谈,把脑中神奇变幻的世界一一摊开在小曾乐的面前。爷爷的椅子边时常堆着一打书,小曾乐就把“书”当凳子,依偎在旁,甘愿被爷爷引领者,慢慢走向另一个世界。

在她9岁那年,久病未愈的爷爷与世长辞,小曾乐失去了珍贵又挚爱的“引路人”;继而,大山却神奇般出现在眼前,成了新的引路者。

03

在曾乐的老家,还流传着一个关于大山的传说。

当地的人们口口相传。

每座大山都是远古时代的女巫变化而来的,她们得罪了天庭,被流放于此。长年累月风吹日晒,劳累压垮了她们的脊梁,最后僵硬成了一座座大山。

没有人想起给它们命名,就像这些大山早已忘了这个世界一样。

春夏秋冬,一年有一年。

曾乐就是在这样的传说中长大,然后远离它,来到城市里求学。

有时候,曾乐会梦到模糊可爱的爷爷;更多的时候,她梦到的是家乡的那些大山。

在梦中,大山变得非常有灵气,从薄雾蔼蔼中姗姗来迟,手牵着手蹁跹起舞;又像是骑着骏马行走江湖的侠士,马蹄声声由远及近,而后又由近及远销声匿迹。

家人常对她说,希望在远方的城市里。

久而久之,她似乎也觉得一个人的希望应该在城市里——一个陌生的城市里。而大山终于聚形成了人或者物,总会在她脑里出现,有时白天,有时夜晚。

04

过了一年多的大学生活,从大一新生混到大二老生,她依然觉得学习很吃力。

她学的是化学专业,从农村出来的孩子在这些自然科学上显得非常吃力。

但她别无他法。

当年,她高考的分数线刚过本校录招线,与自己理想中的文学专业相去甚远。她经常自我安慰,以后的社会及其多样,需要各类人才,谁还不能混口饭吃呢?

想容易,做起来难。

专业书翻不了几页,就觉得脑子如绞在一起的铁链,越扯越拧得紧了,总一边抱怨着,一边弃了专业书,读起小说来。

这几天,英语四级考试的成绩下来了。

果然,她一败涂地。

于是,她把自己裹进被窝里,似睡非睡,一边自怨自艾,一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如何鼓劲振作,追逐希望。。

事实上,最近,她还遭遇了一件更加折磨人的事儿。

来源:忆子读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