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有一代的苦痛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0 15:27 1

摘要:原始时期的人类受到自然的威胁,要学会生存,而发展基本上提不上,生存成了重要的主题,只要能活下去就算是胜利,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个人,不知道除了生存自己还应该干些什么。有了人类社会之后,人类不再完全受到自然的威胁,但很容易分出阶级,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进行

人类繁衍呈代际更替,每一代都有苦痛,只不过没有完全流传下去,或者说没有完全被后人理解。

原始时期的人类受到自然的威胁,要学会生存,而发展基本上提不上,生存成了重要的主题,只要能活下去就算是胜利,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个人,不知道除了生存自己还应该干些什么。有了人类社会之后,人类不再完全受到自然的威胁,但很容易分出阶级,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进行奴役和剥削,而被统治阶级只能默默无闻,失去了话语权,只是求得生存,至于发展,基本上谈不上。奴隶受到奴隶主的压迫,失去了反抗的权利,而到了封建时代,大量的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不得自由和解放。不管是奴隶还是农民,都要生存下去,以至于生存仍然是人生重要的主题。虽然有知识分子产生,可以讨论哲学和文学,甚至能够看清社会阶级的分别,看到压迫与被压迫的现实,却无力改变现状。知识分子比较普通,感觉自身的才能无法施展,经常感叹自己怀才不遇。他们看到社会阶级压迫的事实,却没有能力改变,而心比天高,想要修齐治平,却最终连科举考试都不能过关,被看成百无一用,只能算是命比纸薄。知识分子应该是社会的良心,能够看到社会矛盾,也能够看到大量农民的悲惨生活,看到统治阶级的真正面目。

知识分子想要进入统治阶级,一旦进入,就可以做官,而且要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早就把书生时期修齐治平的理想抛诸脑后。他们的苦痛由原来不能安邦定国,变为做官之后的不能升迁。他们要想方设法搜刮钱粮,不但要层层加税,而且要雇用一批地痞流氓来收税。遇到饥荒或战乱的时候,农民经常被逼迫得四处逃荒要饭。《水浒传》中有官逼民反的思想。说的就是官员的逼迫和压榨,致使农民造反。如果没有官员的威逼,农民是不会造反的。民间的知识分子能够看到这种阶级差别,看到这种压榨和剥削,却无力改变现实。他们长期苦痛,想要通过做官来重整乾坤,要为皇帝安天下,能够考中的成了体制内的禄蠹,只是为自己升官发财做准备,却不管老百姓的死活,而没有考中的,却只是整天郁郁不得志。即便开馆授徒,也没多少学生。倘若他们任性自然,传播天性自由的思想,就会被视为离经叛道,被批判为张狂任性,被排斥在主流话语系统之外,当然也就没有什么进步了。知识分子的苦痛是时代的苦痛,想要重整乾坤,想要让农民过上好日子,只是能力有限,就要获得更大的能力,其实就是获得权力。

一旦知识分子获得权力,就会进入名利场,在名利场中挣扎奋斗,其实就是维护整个统治阶级的利益,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忘掉了书生时期的初衷。到了晚清时期,知识分子才真正觉醒,域外文明的进入让知识分子焕发了青春。他们为救国救亡奔走呼告。甚至丧生于命,也在所不惜。不管是游行示威,还是面对反动派的屠刀,他们都没有退却。胜利以后,很多知识分子却被怀疑,接受了隔离审查,有一些坚持不住,就自尽身亡,算是自绝于社会。人们要和他们划清界限,以为他们真的是资产阶级作家或者是颓废的作家,亦或是反社会的作家,而后来给他们平反之后,人们才知道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作家。知识分子就是这样一群人,要看到社会矛盾,还要揭露社会矛盾,却无力改变社会矛盾,除非知识分子变为革命家,不然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而没有社会实践,就始终经受精神的煎熬。即便一些知识分子经历了社会革命,也仍然不能完全改变社会性质,除非所有的知识分子都加入,发动广大的人民群众,才可以改变社会性质。

但改变社会性质之后,社会究竟如何发展?还是一个大的问题。很多知识分子仍然有一定的苦痛,仍然认为自己肩负着改变社会的使命,要重整乾坤,要让所有人都觉醒,尤其要提倡民主和科学。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他们仍然苦痛,因为民主观念并没有深入人心,权力系统总是限制民主的发展,而所谓的民主本身又有一定的诡辩逻辑,很容易被资本支配,被强权支配,被人们误解。科学的观念也没有完全深入人心,反而是很多富人都变得迷信了,甚至在寺庙或道观里大把撒钱,也不会捐助一些贫困地区的人们,不会带领他们走上致富的道路。一些地方政府会以迷信产业为支柱产业,不但赚了很多钱,而且要大力发展这种产业,本身就比较可笑,但在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前提下,这种迷信产业的存在又是理所当然的。农民和工人也有自己的苦痛。囿于、、由于物质条件的限制,他们有时候要忍受痛苦,而到了物质条件丰富的时候,他们虽然可以吃饱穿暖了,但精神并不富足,很多时候被互联网文化洗脑,以为互联网上的信息都是真实可靠的,还以为自己什么都懂,其实已经完全被玩弄了,被误导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苦痛。尤其是知识分子的苦痛,算是“春江水暖鸭先知。”觉醒的比较早,进行社会实践也比较早,倘若没有发动广大的人民群众。就会归于失败。至于那些御用文人,完全为统治阶级说话的反动文人,当然就不在苦痛之列了。人们正视自己生活的时代,正视时代的苦痛,就会具备担当精神,而且要努力改变现状,消除苦痛,但时代的苦痛哪里是那么容易消除的?权力和资本不想解决时代的苦痛,或者说在运作过程中出现了时代的苦痛。人们想要改变,却无法改变,而社会革命的条件已经消失了,人们也就只能随波逐流了。时代的苦痛依然存在,只不过很多人逃避苦痛而已,也就不再出现革命者战胜苦痛的大无畏精神了。

来源:铁剑帮帮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