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所学校扎堆,高新区这个板块,会成为下一个教育大热门区域吗?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6 19:41 1

摘要:作为城南高新区最受关注的板块,新川片区规划之初的“24所学校”小组团模式堪称豪华,可是几年过去了,小组团模式因为建设未完成迟迟无法实现,整个片区还要以“中和AB片区”的名字,与中和的部分区域一起实行多校划片和二次招生,难免令家长有“名不副实”之感。

作为城南高新区最受关注的板块,新川片区规划之初的“24所学校”小组团模式堪称豪华,可是几年过去了,小组团模式因为建设未完成迟迟无法实现,整个片区还要以“中和AB片区”的名字,与中和的部分区域一起实行多校划片和二次招生,难免令家长有“名不副实”之感。

眼下,随着片区内的24所学校基本完成,多校划片政策规定的过渡日期也有两年就要结束,新川的潜力将要完成释放出来吗?

建设之初,新川创新科技园规划了24所学校,包括13所幼儿园、7所小学,4所中学(含九义校)。

新川创新科技园24所规划学校

截至今年9月,规划中的学校已建成19所,投用14所,2所学校建设中。

今年在建中的就是新川二中和六组团二小。去年,在问政四川平台上,官方就回答这两所学校将在2025年开建,今年年初造价招标通知发布,相信离开建也不远了。

整个24所学校规划图中,仅有五组团一幼和五组团一小、五组团学校还没有开建。

24所学校建设情况

而如果要以“新川片区”来看,还要加上位于劲松南的银都紫藤初中、银都紫藤南区小学、成都高新区中和第十五幼儿园、成都高新区中和第八幼儿园、成都高新区和美实验幼儿园等学校,整个新川片区大致有29所学校,其中有19所学校投用。

新川片区规划图

其中,小学7所,分别为高新区实验小学新川分校、蒙新小学、省教科院附小崇和分校、新川科技园小学、银都紫藤南区小学、海川小学、成都师范银都紫竹小学;

初中3所,分别为省教科院附中、银都紫藤初中、海川中学。

而如果从“中和AB片区”来看,则还要加上中和B片区的银都紫藤北区小学,和中和A片区的省教科院附属实验小学、成都师范银都紫菀小学(原行知小学)、银都紫藤初中东区、银都紫藤初中附属小学,整个中和AB片区小学和初中就达到15所(海川小学初中算两所)。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目前新川片区还没有高中,但已有4所在规划中,明年至少有一到两所投用:省教科院附中高中已确定明年9月投用,校址在现在的初中部内;银都紫藤初中东区高中最快也将于明年投用;新川二中高中部今年列入高新区教体局2025部门预算,已经开始招标;原计划为九义校的五组团学校调整为高中,坊间推测其或许会成为海川学校的高中学校。

作为成都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区域,如何平均区内学区差异、校际差异一直是摆在高新区面前的问题,对此,高新区采用了“集团化办学”以强带弱的方式。

2024年,高新区组建了成都七中初中学校教育集团、成都教科院附中教育集团、成都教科院附校教育集团、中和中学教育集团、银都紫藤初中教育集团5个教育集团,2025年又新成立了成都高新区锦晖小学教育集团、成都师范银都小学教育集团,并对银都紫藤初中教育集团进行优化。

相比去年集团化办学覆盖范围主要在大源、站南片区,本次的变化主要集中在中和AB片区。

2024年中和AB片区多校划片图

首先说说去年就成立的银都紫藤初中教育集团。银都紫藤初中学校是2020年高新区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办学的办学机制创新型学校,位于新川的劲松南片区,去年的集团化主要是加入了银都紫藤初中东区(原新华学校),今年的改变有二:一是东区停止小一招生,并计划开设高中部;二是在陆肖TOD附近开办银都紫藤初中附属小学。如此一来,除了龙头校,银都紫藤初中集团校的范围主要集中在中和A区。

其次是本次集团化的新川“最大赢家”成都师范银都小学教育集团。师范银都教育集团今年成立,龙头校紫荆、紫薇两个校区位于玉林片区,此前曾与高新区合作在新川片区共建了成都师范银都紫藤小学。本次集团化加入了成都师范银都紫竹小学、成都师范银都紫菀小学两个集团校,其中紫竹小学为原新川24所学校规划中的九义校广都站东南侧学校,紫菀小学为原高新区行知小学。加上合作办学的紫藤小学南北两个校区,中和AB区现在有4所师范银都系学校,3所都位于中和B区梓州大道西侧。

成都师范银都紫竹小学

除此之外省教科院附中和今年新增的海川学校也有集团化的趋势。2020年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在高新区领办了4所学校,其中3所位于新川片区。今年省教科院附中表示要增加高中部,最迟明年投用。这所高中或将成为新川片区的首个高中。而高新区与上海师范大学合作的海川学校今年小学和初中投用,未来还将增设高中部。有北师大系的银都紫藤初中集团化先例,海川学校这个上师大系未来或许也会发展成教育集团。

现在影响家长选择新川片区的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配套设置,二是多校划片。

先说配套设置。新川这几年是逐步建设,目前五组团六组团还有大片的荒地,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可能一下子就端上来规划中的小组团社区模式,只能一个区域一个区域“解锁”。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商圈入驻,目前的的“待解锁区域”已经越来越少了,配套的学校也基本完善。

接着是家长们最关心的多校划片。多校划片这个问题其实跟第一个问题一样,也是因为建设进度影响。据官方表示,这个过渡政策要持续到2028年。随着近两年新川建设加快,学校越来越多,其实很多家长在意的已经从能不能上优质学校,变成能不能就近入学了。

等2028年多校划片政策过渡完,新川的潜力才真正体现出来。

官方回复中和AB片区多校划片过渡期

首先是在地区经济上,作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核心区和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核心区,新川创新科技园的产业稳稳踩在了国家风口上,新川电子城(成都)智慧科技创新中心、天府锦城实验室(前沿医学中心)、5G互联科创园、AI创新中心、成都智媒体城等产业园区落地,势必形成高科技人才的集聚效应,类似现在的大源、金融城等区域,未来的学区情况可以预见。

其次是作为正在建设区域的后发优势。对比过主城区学校和高新区学校的人会有一个明显的感受,高新区的学校都非常“高大上”,在硬件配置上拉满。就比如此前家长关心的空调问题,高新区去年就实施了“冬暖夏凉”工程,今年5月更是官宣,实现全区学校教室空调“满负荷、全运转”。

来源:成都儿童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