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海静安嘉里中心的特卖会刚开门,怀孕八个月的史迪就攥着邀请函冲进会场。在堆积如山的包袋中,她眼疾手快抓住一只灰色中号 YSL Niki 包,身后一群人虎视眈眈,直到听见店员说“全场仅此一个”才松了口气。
上海静安嘉里中心的特卖会刚开门,怀孕八个月的史迪就攥着邀请函冲进会场。在堆积如山的包袋中,她眼疾手快抓住一只灰色中号 YSL Niki 包,身后一群人虎视眈眈,直到听见店员说“全场仅此一个”才松了口气。
与之相似的是,北京的艾可收到爱马仕客服的邀约短信,这个只在专柜买过零散小件的普通奢侈品消费者,竟能以五折价格购入心仪单品。当爱马仕的牛皮纸袋里装着半价丝巾,当巴黎世家特卖会严格限定每个区域几十分钟的选购时间,奢侈品特卖正从隐秘的内购会变成中产日常话题。
有人算了笔账:同款Burberry提包在特卖会比专柜省3000元,足够支付孩子半年奶粉钱。数据显示,61%的年轻受访者认同折扣奢侈品代表新风尚,曾经的logo崇拜正在转向价值筛选 ,他们既欣赏工艺品质,又拒绝过度消费,用她们的话说:“我只是有钱,不是傻”。
品牌方也在暗中推动这场消费变革。爱马仕虽在官方语境中否认“配货制”,却通过一定比例的消费积累规则维护核心客户特权,同时又用特卖渠道消化库存。LVMH集团则通过上游收购原料工坊、下游布局分层渠道的垂直整合体系,让旗下多个品牌保持独立性的同时,通过特卖缓解库存积压压力。
而线上消费的崛起,恰好成为连接品牌与消费者的重要桥梁,以特卖电商唯品会为例,它在全球布局10大海外仓,1000多名买手提前 6-12个月锁定品牌款式,通过买断式采购掌握定价权。在平台一场特价活动中,汤丽柏琦酒桶包仅售1999元,比官方旗舰店便宜近一半。
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中,品牌既能快速回笼资金又不损伤格调,消费者则能用更实惠的价格拥抱品质生活。在唯品会上,消费者可参与48小时专属活动,3折的 Burberry热门款往往一上线没多久就售罄。当透明的折扣信息在社交平台流通,当专业买手替消费者筛选品质,特卖早已成为大家的务实之选。
奢侈品特卖的兴起,本质是理性消费的进步。它让品质生活不再遥不可及,又通过规则保持格调。当年轻人为精准需求定闹钟,而非盲目追逐高价时,这种理性与格调的平衡,或许正是奢侈品市场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来源:痞子哥说娱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