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TCL科技收获的这份荣誉,既是惠州市近年来持续深化质量提升行动的重要成果,也是“惠州制造”在高质量发展攻坚道路上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惠州紧紧围绕打造广东省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目标,以质量强市建设为核心抓手,全面持续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引导企业实施以质量为基础
9月16日,
第六届中国质量大会在南京开幕,
会上揭晓了第五届中国质量奖的评选结果。
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荣获第五届中国质量奖,
成为广东在本届中国质量奖项目中
唯一的获奖企业,
实现了惠州在中国质量奖领域
“零的突破”。
这不仅为区域质量品牌建设
增添了一枚金灿灿的“质量勋章”,
也为全国制造业企业树立了
以质量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标杆。
图片由TCL提供
TCL科技收获的这份荣誉,既是惠州市近年来持续深化质量提升行动的重要成果,也是“惠州制造”在高质量发展攻坚道路上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惠州紧紧围绕打造广东省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目标,以质量强市建设为核心抓手,全面持续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引导企业实施以质量为基础的品牌战略。在系列政策激励与服务支撑下,惠州各行各业正不断迎来质量变革与效率提升,质量强市建设成效显著,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构建质量奖梯次培育体系
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质量发展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和转型之要。中国质量奖于2012年由中央批准设立,旨在推广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模式和方法,促进质量管理创新,传播先进质量理念,激励引导全社会不断提升质量,推动建设质量强国。
中国质量奖共设置“中国质量奖”和“中国质量奖提名奖”两个奖项,主要表彰在质量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领域取得重大创新成就的组织和为推进质量管理理论、方法和措施创新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第五届中国质量奖共有10个组织获得中国质量奖,78家组织、6名个人获得第五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TCL科技以“极致、领先、协同”的质量管理模式荣获第五届中国质量奖。
“极致是领先的路径,领先是发展的目标,协同是整个产业链质量提升的推手。”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表示,通过极致运营、创新、管理,实现效率、产品、生态的领先,在全产业链多层面协同,驱动企业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获得中国质量奖,是国家对TCL科技多年来坚持高科技、重资产、长周期发展路径的充分肯定。”TCL科技集团首席运营官、首席质量官王成表示,在很多人印象中,TCL科技或许仍是一家以家电和消费电子为主的企业。然而,正是在这一质量管理模式的推动下,TCL科技积极向上游产业拓展,逐步布局半导体显示、新能源光伏与半导体材料等高新领域,现已发展成为一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泛半导体科技制造产业集团,有力支撑了“中国屏”“中国光”和“中国芯”的发展壮大。
TCL惠州总部大厦。图片由TCL科技集团提供
近年来,TCL科技不断加强质量基础设施投入,目前已建成80个质量实验室,其中7个获得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其半导体材料实验室更是国内硅片领域首家获CNAS认可的实验室。
“极致、领先、协同”的质量管理模式有效加速了技术成果转化,持续提升企业创新活力与核心竞争力。例如在量子点电致发光领域,TCL科技专利申请量达到2913项,位列全球第二。凭借卓越的质量管理与技术积累,目前TCL科技已在多个细分领域实现全球领先:如TCL华星电竞显示屏及LTPS笔电、LTPS平板产品市占率全球第一,TCL中环光伏硅片市占率全球第一。
“此次TCL科技荣获第五届中国质量奖,标志着惠州市已形成国家、省、市三级政府质量奖企业的梯次培育体系。”惠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前,TCL王牌、TCL科技、德赛西威先后获得广东省政府质量奖及提名奖,亿纬锂能等5家企业获得第一届惠州市政府质量奖。今年7月,第八届广东省政府质量奖及提名奖获奖建议名单公示,德赛西威入围质量奖建议名单,亿纬锂能则入围提名奖建议名单。
下来,惠州市将不断完善国家、省、市三级政府质量奖企业的梯次培育体系,引导和激励广大企业导入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通过优秀标杆企业分享和推广质量管理成果经验,激发惠州广大企业质量提升的积极性。
打造“标准引领+质量支撑”的“惠州制造”产品
“在多年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质量基础非常过硬,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和对手一竞高下。”王成表示,“极致、领先、协同”质量管理模式中的“协同”,意味着TCL科技不仅自身要严把产品质量关,更需发挥产业链链主作用,带动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提升质量管理水平,营造重视质量、崇尚创新的产业生态。
目前,TCL科技质量管理模式已推广至生态链内2000余家企业,有效赋能并助力跨行业、跨领域的产业升级,覆盖超过20个细分产业和50余家大型科技制造企业。通过推动客户协同、产业链协同和环境协同,TCL以“协同”为抓手,促进产业链上下游高质量发展,引领行业变革与产业升级。
标准决定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惠州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坚持以国际、国内先进标准为标杆,引导企业实施先进标准、追求卓越质量、强化技术创新、建设企业品牌、推行优质服务,打造一批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惠州制造”产品。围绕“2+1”现代产业集群布局,重点推动新型储能、绿色石化、LED照明等产业链的质量协同提升。
日前,惠州市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40条重点举措,在强化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方面,提出了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开展质量标杆培育、推动企业设立首席质量官,提供精准质量技术帮扶,深化推进“粤质贷”质量融资增信服务,以“质量+金融”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支持企业参与制订国际、国家和“湾区”标准等具体措施。“十四五”以来,惠州市已有9类产品的执行标准“领跑”全国并通过认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97项,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337项、行业标准89项,参与制定“湾区标准”33项,居全省前列。通过标准的引领和规范,推动“惠州制造”产品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惠州市大力推进质量基础设施的建设,积极布局大亚湾开发区石化、仲恺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惠东县现代轻工纺织产品和惠城区江北质检等四个检测基地。通过有机融合计量、标准、认证、检验检测等质量管理要素资源,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高质量技术支撑,也为“惠州制造”整体质量升级和品牌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记者:香金群、刘炜炜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